听完这节课,感觉自己思绪很杂乱。 有一些之前考虑过,但是自己又没有考虑出结果的东西,在听完这节课程后,变的更明确一些了。 对比自身:公众号就是我们自己运营的饿一个产品。 那么:我的公众号定位是什么呢? 目前我的公众号定位是【影视向】。 目标用户是:对电影电视作品感兴趣/喜欢影院看片/喜欢追剧找片的人。 提供服务:经典电影、冷门佳作、影评+推广,每月院线电影排雷+新片介绍,优质电视剧推荐。 想要走的风格:走暖心、真诚的评价,真实好看的作品推荐,影视向的作品干货。过于搞笑幽默的画风自己无法驾驭。 独特性:没有。 仔细一想,目前我这样很笼统的定位,甚至可以说,什么都想要做的影视向定位,目前市场上,这样子的公众号少吗?不少,甚至很多大号都是这类定位,并且做得很好。这就注定了,我的公众号,是无法在市场上,做到有足够的吸引力去吸引目标用户的。 之前,微信定位实操阶段,老师曾在某节课讲过,尽量垂直。但是,当时并无理解。 此时想来,想起我调研时候,排名前15的影视向公众号中,有一个娱乐向,但是和影视作品完全无关的公众号,也在列。这个公众号是,一个林俊杰粉丝向的公众号。 当时不觉得什么?现在细细想来,这是一个绝对垂直的公众号,基于林俊杰的庞大粉丝群体,定时输出林俊杰个人的相关活动信息,比如演唱会、粉丝见面会、或者林俊杰的可公开的生活向内容,,完美满足粉丝的一切需求。足够垂直,也就足够的,让有需求的人,一眼就相中。 还想到了:营销思维中曾提过,先纵向挖深,再进行横向拓展。 对于我的启发:个人的影视向公众号,定位没有问题,但是在前期输出内容的时候,完全可以选择影视作品中的某一类作品进行垂直输出,比如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港片,或者是动漫电影,又或者是治愈向的文艺片,等等,直接击中这类作品爱好者,等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后,可以根据用户调查,慢慢再去拓展到其他类型作品。 这样,前期的引流可能会更顺利些,后期的发展也都有理可循,有据可依。
老师 有哪些渠道可以去进一步了解地区行业发展状况呢,类似中国调研网更多的是整个行业的分析,而且好像都是巨额付费的才可以深入了解,老师可不可以结合北京地区的行业做一个渠道了解的案例讲解?自己小白获取渠道信息的能力真是太少了一点,因为自己想尽快做出地区行业分析,然后结合自己的能力优势从一开始就做好公众号的定位,以便后期入职能直接利用上。
老师好,不知道老师有没有关注过《人物》,是杂志,也有自己的公众号:介绍是:最好的中文人物报道。想请问老师:像这种类似采访人物的公众号定位是什么?按照老师讲的需要解决用户问题,他们解决了用户什么问题?这点一直不太明白,因为最近自己要做公众号了,一直有记者经验,想尝试做采访,不知道这种采访类的公号可以做吗?比如采访初入运营岗位5年内的运营人员。谢谢老师
老师好!这节课出现了3个高频词汇——产品定位、用户需求、文案卖点, 这个3个词之间内在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听着听着就蒙圈,分不清他们的区别和联系了, 所以想梳理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不知道对不对。 产品定位:什么产品,为谁,解决什么问题,产品的调性,独特性是什么; 用户需求:是通过我们收集信息做调研后(可能是用户调查或者竞品调查),所得到的有效反馈的结果; 文案卖点:在写文案时需要明确的,文案构成三要素:特点+优点+利益。 产品定位是进行暖石思维5个步骤的前提,即要执行”1.目标导向——2.收集信息做调研——3.精益执行 ——4.得到有效反馈——5.优化迭代”这5个环节前,必须首先明确产品的定位是什么,不然这5个环节都是迷迷糊糊的。所以说,产品的定位是一开始在还没有考虑到“用户需要”和“文案卖点”就已经明确的。 用户需求:这个来自用户自身,是由用户自身确定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问卷调查、1V1、1V多或者用户行为数据, 来不断发现和挖掘出来的。并且随着我们对用户需求越来越了解,用户需要也是会随着时间变化的,那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适当地去调整和修改我们的产品定位了,是这样吧? 文案卖点:是在写文案时必须要明确的产品卖点,其背后逻辑是基于产品定位的;同时文案卖点也必须 要了解客户的需求。这句话可不可以理解为,在写文案卖点时,是参考产品定位输出内容的,同时更要 了解到客户的需求,这样才会写出一个好文案。这理解有问题吗? 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表达清楚,不知道老师能帮忙梳理一下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吗?谢谢老师!
选题既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与产品定位相关的关键词或用户成长路径来先确定选题的大方向,接着通过深挖用户需求的办法,来细化出更具体的选题是什么。比如互联网运营是一个选题大方向,这是关键词。下来我通过垂直的社交平台发现有关互联网运营的问题有转行互联网运营、用户运营、社群运营的问题。在问题的下面的用户评论中,多数客观的行为是转行难不难、不知道互联网运营是咋回事,零基础,大龄等等一些评论,那我最终的选题就是,产品相关的关键词或者用户成长路径+用户需求调研+客观行为也就是有哪些表现=具体选题,按照这个公式我的选题就可以是:转行互联网运营的核心是具备底层能力或者人人都具备转行互联网的底层能力,那文章主要围绕互联网运营的底层能力是什么展开撰写,那标题可以是;转行可以没有经验,但不能没有....或者转行运营必须具备的能力! 关于用户成长路径这块,每个路径对应相关的话题,每个话题下面又有细分的选题切入角度:比如互联网运营入门这是路径,对应的话题是互联网运营的概念或者有哪些运营岗位,接着深挖用户需求来细化选题,客观行为有运营一天都干啥,运营是什么,没经验,零基础。那最后具象的选题就是:运营岗位盘点介绍,话题就是罗列出当前热门的岗位,标题是:生活里面处处都是运营,你却没发现! 问题1:细化选题角度的时候做的调研也是要看趋势性的客观行为数据吧,不能单凭一个竞品,一个用户评论来决定,同时调研看到的东西只是参考,还是结合自身能否输出,根据趋势性的行为数据,来看先写什么,就是优先输出的内容,对吧 问题2:选题是中心思想即文章的主旨,对应的话题是具体说什么内容,怎么说,对吧 问题3:调研垂直渠道比知乎,看有哪些问题,哪些评论,找趋势。看竞品也就是看文章标题,
老师介绍了四种微信公众号的转化路径,按使用场景区分的话,【回复关键词或关键词对应的数字】在公众号界面;【延伸阅读】和【引导加关注】在文末;而【引导加好友】即可在文末也可以在设置在自定义菜单中,还可以在关注公众号后的第一条信息中! 【延伸阅读】,我的理解是,在你的公众号积累了有一定数量且是优质的,有一定阅读量的文章时,可以考虑设置,不然随意设置一些文章或者公众号才刚开始发布内容,就设置【延伸阅读】,会让新流量(新读者)对你的印象大大下降(因为文章少,延伸阅读与正阅读的文章是相同的,让人觉得你是故意而为之,没有真材实料)。【延伸阅读的意义】是引导新流量去阅读你的文章,增加阅读量,更重要的引导新流量对你的公众号定位及功能做一个概括,知道你是干啥的,能提供什么信息给我。也可以说是给某些关联文章的一个阅读补充。 【回复关键词或关键词对应的数字】,无非是方便用户在关注你之后,获得他(她)想要的资源,即给他好处,先用好处摘取用户的芳心,然后你就得到哪些资源是用户最想得到的,而这些资源所代表的内容方向就是你的收获也是你设置【回复关键词或关键词对应的数字】的目的,找出用户潜在喜欢,感兴趣的内容方向,以方便和指导我们输出内容。【回复关键词或关键词对应的数字】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测试出该用户是不是你的目标群体。 【引导加关注】目的很明显,就是引流,获取更多的粉丝和关注。关于【引导加关注】我觉得可以长期作为转化路径之一,不管是初期需要引流,还是到了发展期,有一定数量的优质内容被人转载,引导路人加关注,积累流量都有用的。 【引导加好友】,因为这个可以放在两个场景中使用,我觉得很百搭。老师说:“要根据自己的转化目标,灵活运用4种转化路径,不同的目标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并非固定的”而且文末一般最多就设置两种,三种会给人一种很拖沓,臃肿的感觉,影响阅读体验。如果按阶段分,起步期(转化的目标就是引流和收集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方向、并积累用户的联系方式为用户调查和开展活动做准备’),我可能会在关注后自动发送的第一条信息中就设置【引导加好友】,自定义菜单中也设置【回复关键词或关键词对用的数字】,文末设置【引导加关注】和【加好友】。到了发展期,我会把【加好友】转移到自定义菜单上,而文末中空出的位置会加上【延伸阅读】,因为到了发展期说明我积累了一批垂直粉丝和有一定数量的优质内容。 简单来说,设置【关键词或关键词对应的数字】、【延伸阅读】、【加好友】更主要增加用户的粘性和活跃度。而【引导加关注】主要是为了引流,四者都很重要,要根据转化目标,灵活组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