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好!我现在在分析抖音账号《日食记》的定位分析,在目标用户定位这一步中,我做了如下步骤:先看抖音账号介绍内容,然后再看抖音视频内容,分析用户留言,最后再看飞瓜数据里的分析分析数据以及网上一些关于日食记的文章。 年龄、性别、居住城市分布是比较好确认的,但是用户的学历身份如何确认呢?以及各占多少比例?在职和自由职业这个我也没法界定。 还有一个问题是在飞瓜数据中25-30岁和18岁这两个年龄占比大概是35%和30%。虽然日食记的主人公中接受采访时表示粉丝主要集中在90后到95后之间,但这一群体和30%的00后在生活追求和痛点以及需求偏好上还是差别挺大的。难道直接忽略00后着重写25-30岁用户的痛点和需求吗? 我不知道如何平衡。 这是我目前实操遇到的问题,希望老师可以指导一下,谢谢!
老师,我看很多同学在问营销的定性、定量、以及测试的问题,我认为他们都可以和中学的物理、化学实验进行对比,这样有助于理解。所谓定性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性质、本质方面的研究”,主要在于了解营销产品、用户和目标的本质内容,给他们予以定义。也就是what。而定量就是要“了解数据、分析数据、确定数量的多少”,也就是how many的问题。而测试就是“控制变量”,尽可能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一种因素,就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测试结果。在选择渠道时,将同意内容在同一时间段发布在不同渠道,即可知道哪一渠道效果更好。在某一渠道内,同一时间段发布不同的内容,即可得出哪种类型的内容效果更好。如此不断反复,就能得出相对可靠的结论。 不知道这样想有没有什么问题?有没有忽略其他的?
每次听完课,其实没有那么多问题。没有问题不证明自己不会思考,也不需要硬是逼着自己想个问题出来。我们现在只是在补充理论知识,不管多么浅显的理论知识离开了实践和操作都是虚空的,难以引人深思。 我们应该在理论学习过程里认真做笔记,能够理解老师的核心观点就行,等真正实操的时候肯定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通过回看课程、分析数据、搜索资料、请教朋友之后还是不能解决的话,再向老师提问题。 提问题也不能一味地依赖老师,毕竟往后的人生里,老师并不是一个可以一直陪着我们的人,所以我们也要学会向身边人、向网上大咖(如知乎大V)提问题。
广告系列名称的格式设置,就是为了方便设置方在后期查看、整理和分析数据。如果设置的格式不一致,很乱,后期的工作估计会变成一个超大的工作量,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节省时间和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老师,可以这样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