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好!我现在在分析抖音账号《日食记》的定位分析,在目标用户定位这一步中,我做了如下步骤:先看抖音账号介绍内容,然后再看抖音视频内容,分析用户留言,最后再看飞瓜数据里的分析分析数据以及网上一些关于日食记的文章。 年龄、性别、居住城市分布是比较好确认的,但是用户的学历身份如何确认呢?以及各占多少比例?在职和自由职业这个我也没法界定。 还有一个问题是在飞瓜数据中25-30岁和18岁这两个年龄占比大概是35%和30%。虽然日食记的主人公中接受采访时表示粉丝主要集中在90后到95后之间,但这一群体和30%的00后在生活追求和痛点以及需求偏好上还是差别挺大的。难道直接忽略00后着重写25-30岁用户的痛点和需求吗? 我不知道如何平衡。 这是我目前实操遇到的问题,希望老师可以指导一下,谢谢!
1.产品定位是随主流用户需求的变化而适时调整,是否可以说产品定位是用户需求的客观体现? 我举个例子:小红书初期的主流用户是18~30岁的都市女性,需求是获取美妆、护肤技巧,前期定位就是美妆内容社区。随着越来越多的男性用户加入,对家装、美食、旅行的内容有需求,定位就变成了生活分享内容社区。 所以,我认为产品定位是用户需求的体现。 2.另外,产品功能、广告文案、渠道的重大调整,是否也是产品定位的变化调整? (1)产品功能不必说,每次增加、删减功能,都是为了满足主流用户需求。如果上面的理论成立,用户需求变化也是产品定位的变化。 (2)广告文案的重大调整,我认为也是产品定位的变化调整。 就像暖石网从“零基础学互联网运营”到“转行互联网,就上暖石网”的文案调整,从用户群体看,不仅包括原有的期望快速入职互联网运营的求职者,也增添了想转行到互联网岗位的职场人,用户规模扩大了。 (3)渠道的调整,我认为也是产品定位的变化调整。 渠道其实是目标用户的部落,用户在哪,就应该用那个渠道。如果暖石网研发并上线app产品,那可能说明用户偏向用手机、ipad听课,学员们更期望碎片化、随时随地学习,课程要短小精干… 3.产品功能、用户群体、渠道、内容、产品定位好像能组成一个闭环。 产品定位是受用户群体影响,产品的成功定位又能扩大影响力,带动相关用户关注。 用户群体决定怎么选渠道,渠道又能强化用户定位,保证定位的正确执行。 产品定位是用户需求的体现,决定了内容方向。渠道会影响内容调性、内容形式。 功能的调整是由内容反馈、用户意见指明方向。产品功能是为更好的实现产品定位,满足用户需求。
老师,你好。 关于用户定位,如果一款产品可以有几种类型的用户。比如我们的课后作业,充电宝。如果我是负责人,我觉得它既适合出去旅游的,也适合商务人士,我想同时兼顾这两种类型的用户。那么产品的利益点就要涉及到这两类人的不同需求,前者侧重于旅游途中的手机使用场景,后者强调手机带来的工作便利。那文案里要同时强调这两个利益点。一、会不会过渡的有些突兀?毕竟是两种场景。二、用户的购买欲望会不会降低?旅游人士可能就只买市场上针对他们的产品?三、有些产品,例如手机,它的文案有某一些侧重点,但是适合于很多通用场景。但是消费者购买,会考虑到自身的需求,例如:功能、价格、身份啥的,所以在消费者心里天然将各自类型做了区分。 所以针对课后练习里的充电宝,如果我想把它做成一个通用场景下的文案,是不是就应该提供更多产品的特点,然后让消费者自己将它和其他类的做对比,再自己决定购买哪一款? 以上是做练习题出现的疑问,希望老师能指点迷津,谢谢~
我自己感觉第一个文案幸福感这个卖点太抽象,没信服度。自嗨,可是想不出别的卖点,是不是我的用户定位不清楚呢?我把文案放到社区里,有热心童鞋说我的文案没清楚表达想传达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