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石网
nuanshi
|
问答 /
搜索
找不到相关问题?直接 提问
33
帮助

老师,假如我的产品并不是个冷门产品,比方是是一款精华液,适合人群是25-35岁的企业白领。然后,我可以关注“护肤”等话题,对这款产品做推广。但我想的是,肯定在这个话题上做同类推广的还有很多竞品,我的不一定显得多有优势。那么,我能不能也做一下连接,脑暴我的用户群体还会关心的话题,比如说:职场、家庭之类,然后写一写软文,植入我的产品。这样不知道可不可行啊

2017-04-08 14:17 用户群 用户群体
17
帮助

老师,我之前的公众号的定位是【健身向】目标用户是健身小白或者健身0-6月的用户。但是我在这方面的内容输出时间要浪费很多,而且效果不好。 所以我打算扩展用户群体。 因为本身对于健身、数码都懂一点,然后也正在学习暖石的运用课程,里面也有很多能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所以我打算写这些方面的内容,定位为【成长类型】,目标用户扩展为学生和职场新人这样。 所以我想问老师,我这样扩展目标人群会不会显得内容过于杂而不精,也就丧失了自己的特点了

16
帮助

听老师讲了很多次渠道这个词语,但是我现在真的好迷茫,我在家装公司工作,家装用户是属于垂直用户,很多人可能一辈子就这么一套,普通人最多三套,那么这样子的用户群体,我不知道有哪些渠道合适,去做渠道测试,总得先要我知道有哪些渠道吧?但是我去百度搜索的时候,很多都直接是一家公司来帮我做推广这样子,我不知道有哪些渠道可以让我去做测试,该怎么办呢?

16
帮助

1.产品定位是随主流用户需求的变化而适时调整,是否可以说产品定位是用户需求的客观体现? 我举个例子:小红书初期的主流用户是18~30岁的都市女性,需求是获取美妆、护肤技巧,前期定位就是美妆内容社区。随着越来越多的男性用户加入,对家装、美食、旅行的内容有需求,定位就变成了生活分享内容社区。 所以,我认为产品定位是用户需求的体现。 2.另外,产品功能、广告文案、渠道的重大调整,是否也是产品定位的变化调整? (1)产品功能不必说,每次增加、删减功能,都是为了满足主流用户需求。如果上面的理论成立,用户需求变化也是产品定位的变化。 (2)广告文案的重大调整,我认为也是产品定位的变化调整。 就像暖石网从“零基础学互联网运营”到“转行互联网,就上暖石网”的文案调整,从用户群体看,不仅包括原有的期望快速入职互联网运营的求职者,也增添了想转行到互联网岗位的职场人,用户规模扩大了。 (3)渠道的调整,我认为也是产品定位的变化调整。 渠道其实是目标用户的部落,用户在哪,就应该用那个渠道。如果暖石网研发并上线app产品,那可能说明用户偏向用手机、ipad听课,学员们更期望碎片化、随时随地学习,课程要短小精干… 3.产品功能、用户群体、渠道、内容、产品定位好像能组成一个闭环。 产品定位是受用户群体影响,产品的成功定位又能扩大影响力,带动相关用户关注。 用户群体决定怎么选渠道,渠道又能强化用户定位,保证定位的正确执行。 产品定位是用户需求的体现,决定了内容方向。渠道会影响内容调性、内容形式。 功能的调整是由内容反馈、用户意见指明方向。产品功能是为更好的实现产品定位,满足用户需求。

15
帮助

这是我分析的最近热点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案例,请老师点评指正。 用户调查:关注职场和个人成长公众号,用户群体为上班族,根据过往公众号内容调查发现,职场励志类受上班族欢迎。目标引导粉丝关注个人公众号,提高个人知名度。 内容制作:打情感牌,追求梦想,根据热点新闻摩拜单车被美团收购作为切入点,利用摩拜电单车创始人的奋斗史,论述观点你的同龄人正在无抛弃你,引起上班族共鸣。 投放渠道:上班族喜欢使用微信,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迅速传播,后在微博继续传播,获得10W+阅读量 数据反馈:4月4日发布,刷爆微信朋友圈,4月6日微博大V韩寒发微博怒怼此文,登上微博热门话题, 内容调优:转化效果好,投入扩大,4月7日王耳朵先生发布致大V韩寒一文,再一次获得10W阅读量。

8
帮助

老师,关于同学们提到的产品定位和文案卖点的关系,您看可以这么理解么: 一个产品的产品定位在一段时间内是不变的,只会随着后期随着市场的不断横向拓展以及产品理念的不断迭代升级而改变;而文案卖点是会根据具体的目标用户而变的,比如A喜欢产品的外观,我们就让他看见更注重产品外观的文案,B觉得产品实惠,我们就让B看见产品便宜、性价比高的文案。总而言之,产品定位在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变的,也不会因为一两个目标用户的习惯去改变的,而文案卖点是可以做到同一个产品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输出不同的文案的 您看这样理解可以么

1 2 3 4 5 ···21 下一页
热门问题
点击刷新
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现在泛滥的各种标题党已经让大众迷茫了,那么大众的耐心被磨掉了该怎么办呢? 如何确定选题 老师你好,内容运营在文字功底及语言组织能力上是否需要较高的要求,如在面试过程中 样本数量如何确定收集多少份才能指导作为调整产品的参考 老师关于选题和标题的问题 选题是内容的一个切入点,基于定位下的细分需求,比如定位是健身,选题可以是运动,也可以是健康饮食,也可以是两者结合,但是最终用户都是看到标题点进来的,那我们写标题的时候也就是围绕着产品卖点来写的,卖点三要素:特点、有点、利益,您视频中的那个拉出斩男色的大便到底是把它判定为标题还是选题呢, 看过这节课程,是否可以这么理解? (1)首先有一个目标,对于互联网而言,简单直接的目标,其实就那么几个;(如下载app、新用户注册、活动分享、付费转化、用户活跃等); (2)用户调查——在用户聚集地,观察用户的日常行为和状态,提炼出特点; (3)内容制作——针对此种现象,策划一个内容; (4)投放渠道——同一个内容,可能策划几个版本,找一个或多个渠道,进行测试。若是效果好,就用该版本,通过付费加大多个渠道的深度和广度; (5)数据分析——如果内容有比较好,必然有PV、UV、停留时间、访问路径、转化付费、下载app等,看看这些数据是否达到既定目标的投入产出比。评判活动好与不好,让数据说话; (6)内容优化——针对用户反馈的不满、建议或者自身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改进内容或改进产品; 溜冰场的目标用户有哪些人呢? 是否适合互联网,有一点我觉得自己很需要增强,就是写作能力,课程里面说写作来源于经历以及用户需求调查,用户调查可以有科学方法,那个人经历感觉很平淡,没什么可以分享的怎么办? 公司需要对海外用户进行1v1调研,因为语言的问题,以及两方网络信号不稳定等问题,很多时候以文字交流会比较好。请问,这种文字形式的1v1调研,是否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谢谢~ 老师您好,学到这里,我已经有些迷茫了。 这个问题并不只针对于本课时,而是总结我从定下转行的想法开始到现在,遇到的瓶颈问题。 我今年27岁,现在在一家建筑行业国企工作,于今年4月初决定转行(原因不赘述)。报名咱们暖石班距今已经是第六周,其实从我开始学习运营知识算起已经2个月了。 这两个月以来,我每一天都在紧张的气氛中度过——要兼顾工作和学习。 因无相应工作业绩,为了积累个人业绩,除了上暖石课程,我给自己安排了大量的文案输出任务,其中不乏公众号,知乎,投稿等。 如您所知,公众号从0到1非常艰难,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摸透自己公众好的定位,风格,排版等,也走了不少弯路。我在此期间又花了很长时间开拓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运营交流群,包括互赞,互粉,(这是从0-1必然的过程)。 为了引流,我必须要发展自己的引流渠道——知乎。 而对于单单知乎这一个平台,我又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熟悉,去看,去输出,去揣摩问题和答案的调性。 知乎是个光凭文案输出好也不足以引流的平台,所以我也去了解了很多知乎的一些潜规则,如权重,如启动赞,如找大V帮忙等一些暖石不曾教过的课程。 我花了很长时间去揣摩这些必须要掌握的“技巧”,在我写出一篇高达2000赞的回答,公众号的引流率依然为0,时,我发现,在没有粉丝基数的前提下,光靠知乎去傻乎乎引流是不切实际的。 于是我开始走了第三条路,我开始给其他大流量公众号投稿,因为我的文案能力优秀,也成功签约了一个平台做签约作者,我希望以这个平台上的数据作为自己的业绩,可以跳过从0-1这个艰难苦涩的过程。 目前,第一篇文章阅读量达到了该平台文章历史阅读量的前十。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月以来,我反复修改自己的简历,也通过自己在其他平台学习到的写简历的技巧,不断优化完善自己的简历,也在随着自己的各运营业绩使简历看上去丰满。 但直到今天,仍没有得到一次面试机会。连a轮融资的小公司,6000一个月的岗位都不给面试机会(我现在的年薪近30w,我已经把自己的要求放得很低)。 不用说,这只可能是简历的原因(在求职平台,只有简历这一项评价标准),而对于简历而言,只可能是业绩不够的原因 说实话,我觉得不至于。 当我问到小健老师这样一个问题——今年成功转行的学员到底有多少?其实我想了解的是,出现这种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我简历编写的原因,还是业绩不够的原因,还是大环境不适合转行的原因。 我找不到问题所在的原因 而且,我现在做的事情,已经几乎完全偏离了初衷: 我为了转行,所以要去做公众号 为了公共号引流,所以要去做知乎 发现引流效果不好,我要去投稿…… 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方向沉淀过业绩,我似乎一直都在尝试新的方法,而没有任何数据表明过我尝试的这些方法是正确的。 这让我惶恐,我认为这已经严重偏离了我的初衷,我只是想转行入职而已,现在搞得完全成了一个写文案写回答互粉买赞的。 我很担心自己日以继夜付出的时间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到目前为止,我只是按照暖石给的方向,包括我自己思考的路线在走而已。 暖石的课程我学到现在——社群运营,我一没有积累公众号的粉丝数量(仅600+人,还大部分都是互粉),二没有再多的精力去搞这样一个社群。 况且我本身的目标很明确(内容运营),我的文案能力是我最大的强项。我的性别和年龄已经不允许我再浪费时间做相关性不大的事情。 所以,我希望得到老师您的指导。就目前而言,我的精力已经严重透支(上班。输出大量文案,看数据,投简历,学习课程),而丝毫不见成效。 我是一个极度追求以结果为导向去付出的人,我用光了我所有的时间和热情,两个月的时间我除了工作吃饭睡觉意外,没有进行过任何的娱乐活动。 即便如此,现在没有得到丝毫的反馈,这让我非常沮丧。我二十多年活到现在没有这样痛苦过,付出没有回报的感觉太难受了。 现在,我需要一个一针见血的方向,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和暖石的专业老师微信交流一次,我真的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 这是我这两个月以来实打实做了的事情 这是我最终修改后的简历 感谢得到您的回答,非常重要!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