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 关于渠道调研,我们要了解用户的活跃渠道,要了解渠道的特性,要知道如何在目标渠道(用户活跃的渠道)上吸引用户注意及引流,最后选择投放的渠道。 这些渠道,老师课程中提及到了知乎、简书、豆瓣、贴吧,但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却没有微信公众号!这是为何呢? 在调研渠道,我们一般首先想到的渠道就是公众号啊。后来,我仔细想了想,应该是这个原因:我们这个阶段课程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如何运营公众号,所以公众号的渠道调研早就做了,只不过老师为了突出它的作用和重要性,给它取了个名字——竞品分析,这在上节课就已经讲过竞品分析了!这节课《市场调研中的渠道调查》是指在公众号竞品分析完了后再紧接着进行其他的渠道调研,应该是这个原因吧?
我的理解是:老师说的6个岗位细分,其实每个之间都有必要的交叉。比如新媒体运营和用户运营的交叉(都需要引流新用户,留存老用户),新媒体侧重通过各种新媒渠道的运营,达到向目标用户传播品牌效应,而用户运营则偏向于通过做社群、策划活动、微信聊天等去促活、留存、转化用户;内容运营基本跟每个岗位都会交叉;社区运营则是围绕社区机制的平台如知乎、贴吧对用户采取的所有活动策划,而用户运营一般使用的渠道不仅限于社区,但在一定程度上社区运营跟用户运营好像没啥区别。用户运营和产品运营都需要对用户有较充分的了解,用户运营通过了解用户去做活动,提高转化,而产品运营则是通过了解用户需求去更新迭代产品。老师,以上理解是否有偏差?还有产品运营,是不是就是大家所说的产品经理一职呢? 运营我理解的基本操作是这样:6个岗位分工,均需要了解用户。比如基于用户的调查沟通分析(去平台做市场调研,分析目标用户需求、去社群跟用户沟通、去后台观察数据),进而产生内容(自己创作的+用户创作的)。内容的持续产出,又需要建立在用户调查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通过高质量的内容实现引流拉新(也包括商务合作、付费推广),促活、留存转化,则依靠后期针对用户进行的活动。当用户数量持续庞大,又要依靠用户调查(确定用户引流是否精准,用户需求是否已经转变。)这里有个小疑问:当你的用户数量增长到足够大,但是发现用户需求or目标用户有所偏移的时候,是更需要进行精准的引流呢?还是通过了解用户去更新重新定位你的产品呢? 岗位分工,个人理解比如刚入职做的是内容分工,但后面如果能力提升到主管、经理位置,那就不存在什么岗位分工了,而更要求你具备用户调研、文案内容、数据分析、活动策划等的全面精通,这样理解正确吗? 问题有点多,辛苦老师,期待老师的回答!
我现在所在的公司,有三个人,一个老板,一个客服,一个新媒体运营。公司是做海淘网站的,我没来做运营之前所有的宣传就是老板发朋友圈,我来之后新媒体渠道开始起步,但是老板的思维很固化,提了一些网站优化的建议以及做了问卷调查,但是老板依然喜欢自嗨,认为他了解用户,他觉得ok的东西就死命推,我在工作上遇到的问题,他也含含糊糊不能给好的建议,每天就是你可以说建议但最后还是听我的,不能给我专业上的指导,想下个月离职,又总觉得自己还没做出来成绩就逃,有点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