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品定位是随主流用户需求的变化而适时调整,是否可以说产品定位是用户需求的客观体现? 我举个例子:小红书初期的主流用户是18~30岁的都市女性,需求是获取美妆、护肤技巧,前期定位就是美妆内容社区。随着越来越多的男性用户加入,对家装、美食、旅行的内容有需求,定位就变成了生活分享内容社区。 所以,我认为产品定位是用户需求的体现。 2.另外,产品功能、广告文案、渠道的重大调整,是否也是产品定位的变化调整? (1)产品功能不必说,每次增加、删减功能,都是为了满足主流用户需求。如果上面的理论成立,用户需求变化也是产品定位的变化。 (2)广告文案的重大调整,我认为也是产品定位的变化调整。 就像暖石网从“零基础学互联网运营”到“转行互联网,就上暖石网”的文案调整,从用户群体看,不仅包括原有的期望快速入职互联网运营的求职者,也增添了想转行到互联网岗位的职场人,用户规模扩大了。 (3)渠道的调整,我认为也是产品定位的变化调整。 渠道其实是目标用户的部落,用户在哪,就应该用那个渠道。如果暖石网研发并上线app产品,那可能说明用户偏向用手机、ipad听课,学员们更期望碎片化、随时随地学习,课程要短小精干… 3.产品功能、用户群体、渠道、内容、产品定位好像能组成一个闭环。 产品定位是受用户群体影响,产品的成功定位又能扩大影响力,带动相关用户关注。 用户群体决定怎么选渠道,渠道又能强化用户定位,保证定位的正确执行。 产品定位是用户需求的体现,决定了内容方向。渠道会影响内容调性、内容形式。 功能的调整是由内容反馈、用户意见指明方向。产品功能是为更好的实现产品定位,满足用户需求。
您好,老师,您多次提到互联网市场岗位,那过去我是做企划工作的,我们过去传统的是分为营销和运营两个工作的。所谓营销就是拉新,就是引流,包括:企划、市场、网络、新媒体。运营其实就是经营部门,就是负责用户谈单,留存,促活的。那现在转到互联网岗位上,那可不可以理解为市场和运营就是营销和运营的意思呢?
和很多加入暖石的年轻血液不同,我有四年传统制造业生产需求计划经验,同时也做过两年城市民宿房东,所以我的短板在于年龄,高龄转行不能不说压力很大,和许多加入暖石的年轻弟弟妹妹们比,找到自身的定位和转行切入点很重要。 老师提到的传统行业经验+能力提炼+培养互联网思维我非常赞同,这是我的一些初步思考,后面有新想法再完善补充。 之前做需求计划这个岗位,是典型的背锅侠,预测多了采购抱怨花冤枉钱,预测少了销售抱怨缺货耽误赚钱,所以我们是拿着人的工资,要求做“神“一般的预测;这时候我就想,通过持续改进,今天的预测比昨天准那么一点,就是进步。所以持续的提升和协同部门沟通效应,减少牛鞭效应,是提升工作考核指标的关键。这份工作让我积累了高效沟通的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准进行需求分析,了解客户的痛点,是互联网岗位的核心需求。 两年的民宿房东经验,我学会事事以客人为先,换位思考,通过分析的客人的出行目标,总结出行需求,是旅游,是出差,还是短期实习求职,是否可提供增值服务(入住前满足个性化需求 入住中提供及时准确的回复和帮助 入住后询问入住经验 如果愿意评价 我们会提供返现或者预定优惠的红包)。提升客户体验,了解客户思维,明白痛点并改善,这是房东生涯给我带来的我认为可以用于互联网岗位的思维方式。 总结的略仓促,还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和帮助。还有关于年龄,我认为如何提炼出自身优势,也希望老师能给些建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