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课上说,将多个内容形式放在同一个渠道上测试效果,再把效果最好的内容放到多个不同的渠道去测试。比如说,我将短视频,图文和漫画放到微信公众号这个渠道去测试,最后发现图文效果最好,然后我再拿图文到微博、头条和简书去做测试,得到最终结果,但是这有可能忽略了,也许我的短视频在微博这个渠道带来的流量会较多,但是我第一轮有可能就会把这个可能性排除了,这会不会造成结果的片面性啊?
老师介绍了四种微信公众号的转化路径,按使用场景区分的话,【回复关键词或关键词对应的数字】在公众号界面;【延伸阅读】和【引导加关注】在文末;而【引导加好友】即可在文末也可以在设置在自定义菜单中,还可以在关注公众号后的第一条信息中! 【延伸阅读】,我的理解是,在你的公众号积累了有一定数量且是优质的,有一定阅读量的文章时,可以考虑设置,不然随意设置一些文章或者公众号才刚开始发布内容,就设置【延伸阅读】,会让新流量(新读者)对你的印象大大下降(因为文章少,延伸阅读与正阅读的文章是相同的,让人觉得你是故意而为之,没有真材实料)。【延伸阅读的意义】是引导新流量去阅读你的文章,增加阅读量,更重要的引导新流量对你的公众号定位及功能做一个概括,知道你是干啥的,能提供什么信息给我。也可以说是给某些关联文章的一个阅读补充。 【回复关键词或关键词对应的数字】,无非是方便用户在关注你之后,获得他(她)想要的资源,即给他好处,先用好处摘取用户的芳心,然后你就得到哪些资源是用户最想得到的,而这些资源所代表的内容方向就是你的收获也是你设置【回复关键词或关键词对应的数字】的目的,找出用户潜在喜欢,感兴趣的内容方向,以方便和指导我们输出内容。【回复关键词或关键词对应的数字】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测试出该用户是不是你的目标群体。 【引导加关注】目的很明显,就是引流,获取更多的粉丝和关注。关于【引导加关注】我觉得可以长期作为转化路径之一,不管是初期需要引流,还是到了发展期,有一定数量的优质内容被人转载,引导路人加关注,积累流量都有用的。 【引导加好友】,因为这个可以放在两个场景中使用,我觉得很百搭。老师说:“要根据自己的转化目标,灵活运用4种转化路径,不同的目标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并非固定的”而且文末一般最多就设置两种,三种会给人一种很拖沓,臃肿的感觉,影响阅读体验。如果按阶段分,起步期(转化的目标就是引流和收集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方向、并积累用户的联系方式为用户调查和开展活动做准备’),我可能会在关注后自动发送的第一条信息中就设置【引导加好友】,自定义菜单中也设置【回复关键词或关键词对用的数字】,文末设置【引导加关注】和【加好友】。到了发展期,我会把【加好友】转移到自定义菜单上,而文末中空出的位置会加上【延伸阅读】,因为到了发展期说明我积累了一批垂直粉丝和有一定数量的优质内容。 简单来说,设置【关键词或关键词对应的数字】、【延伸阅读】、【加好友】更主要增加用户的粘性和活跃度。而【引导加关注】主要是为了引流,四者都很重要,要根据转化目标,灵活组合运用。
老师,您好。第一次向你提问,表示很紧张。是这样子的。 我前两个星期刚入职百度粤东地区分公司,主要服务的是:惠州、潮州、汕头、梅州这些粤东地区的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就是:百度推广以及信息流广告。 现在我入职的是新媒体运营岗位。主要负责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 现在我碰到几个疑惑,想请教你。 第一个,我们公司运营的公众号有1600多个粉丝,但是发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阅读量仅仅30、40。我现在不知道该去写什么类型文章。 第二个:因为我们的用户是B端企业家,不知如何去做用户调查。 第三个:也不知道这个公众号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好处。 上司也不知道这个公众号来干嘛。。。。 先谢谢老师。
亲爱的老师,你好! 我的问题是:一家新成立的留学中介,目前刚刚开始微信公众号推广运营,针对推广的内容和接下来的工作事项,我提出了需要针对用户进行市场调研,以便清晰的知道接下来的内容策划以及内容调整,针对用户痛点和需求制作文案,然后负责人告诉我目前用户基数是100+左右,而且告诉我因为留学是属于一种一次性消费,可能对现有已报名用户无法很好的做调研,那这样的情况下我是否可以理解为用户调研基数为0,先做各种内容的投放,吸引新的用户后再进行调研?
老师好,我想表达下我的困惑,还请老师指点: 1、背景: 我做公众号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关注人数虽然在不断增长,但是每次增长量很小,还是处于100多的低水平。 现在反思,是自己能力不足(每周写一篇文章都需要花很大精力和很多时间,虽然能感觉到进步,但文章确实一般,还是吸引不了很多人来关注)、专业性(我的公众号是关于花儿主题的,写一些生活中使用的花儿常识,写的过程中就明显感觉到自己在花儿知识方面专业度的欠缺,以及图片处理水平等方面的普通)和心态(过于浮躁,没踏实下来践行每个营销思维和步骤)的问题。所以现在决定好好梳理一下,也回过头去学习,把知识点和实际联系,尽力学习透彻。 原来我定的是,每周发1篇文章,但是其实挺吃力,再做别的方面比如用户调查、与理论结合等等思考和实践对我来说确实有些吃力。以后可能会改为每2周1篇,还是多花精力,每篇文章都尽量践行营销的5个环节。每个环节还是多花时间做得深入一些。 2、尽管如此,我还是有如下担忧: (1)就算我尽全力做到了我自己的最好,我很清楚我也很难在几个月内,将公众号的关注人数提升太多。确实是能力有限。 所以我担心这个公众号运营的经验无法在数字上有一个很好的表现,对我转行找工作的帮助不会太大。毕竟我已经工作3年了,如果没有比较好的面试作品,我还是很担心是否真的能够顺利找到新岗位工作。 (2)我目前还定不下来具体做营销的哪个具体岗位,而微信公众号的实践,让我发现我自己做内容真的不合适。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大挫败感,会怀疑是否适合做营销。 我知道自己还是比较心急和没有自信的,还请老师指点。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