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节当中举的知乎例子,知乎前期做的是小范围用户,随着用户量增加再把进入的门槛变低,吸引更多用户,但是他的最终目的没有进行改变,所以才导致它用户量变大了,但是口碑却没有降低,那如果如果这个定位方式反过来用会有什么逻辑问题呢?比如一开始大范围涌进非常多的用户,认为这些客户都是潜在客户,等着我转化,然后后期慢慢的转化出一批优质客户,这样的路径有没有一些典型的案例呀?
同学好,我们说一个产品初始的定位要垂直,目标用户也要尽量统一,不能贪大求全,如果同学把知乎的案例反过来,那就可能会出现贪大求全的情况,你会有好多的用户,但是这些用户的需求会分成很多类,你不能开始就满足每一个用户的需求,这样会干扰你的产品发展方向,反而会影响你的前进步伐。
老师好,我忽然迷糊了,产品定位和公司定位是一回事吗?在做实操时说选一公众号做定位分析,我选了【独立鱼】,我认为的他的竞品是【电影最TOP】【第十放映室】这种公众号,然后我又去天眼查上看了这家公司,发现他的竞品是图上这些公司,那我是不是不仅要分析【电影最TOP】还要分析图中那几家公司?
同学好,产品是产品,公司是公司,这是两个维度的概念,比如字节跳动是一家公司,它旗下的产品有很多,有今日头条和抖音等等,当你去面试抖音相关岗位的时候,你要对标的是跟抖音这个【产品】相似的产品,比如快手,而不是要去找一家公司来做分析。只不过有一些公司,它的产品和公司是同名的,这个时候你不要混淆了概念就好,记住自己要分析的是产品还是公司,然后找同等概念的对象进行对标即可。
产品的定位其实是点线面的演化过程吧?
同学可以这么理解,产品定位要从目标人群的核心需求做起,随着市场、用户需求及产品的发展,不断调整、细化、拓展。
所以我们创建的公众号定位到底应该根据自身的特长专业去发展还是先看好自己目标的公司岗位的产品,围绕公司产品去发展自己的公众号好呢?
同学好,自己是否能够持续输出以及这个方向在市面上热度如何,能否确保同学之后可以完成引流,这是最关键的。因为定位再好,你自己输出不了内容,显然是做不成的。自己能输出,但是大家都不需要,都不关注,那么就很难获取用户。所以,建议同学选取定位时,先优先考虑这两个方面,上述条件都能满足的情况下,若还有选择余地,再优先选择与你职业方向相同或相近的定位。
当然,这里需要再提醒同学一下:
如果自己的公众号定位领域正好能跟目标行业相匹配的话,当然是最好的。如果同学现在还没想那么清楚,或者自己的目标行业本身不适合做这类内容输出,也不要紧,这只是一个项目经历,定位本身不是那么重要,更多的是通过这一个项目展现你背后的运营逻辑和做事方法,这才是面试官更关注的。 因此,同学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定位跟目标公司不在一个领域,项目经验就不起作用的问题,不管做什么定位,底层的逻辑方法是共通的。先确保自己的项目能够顺利地完成即可,加油!
老师你好,我想请问一下,独特性上,如何找到产品的竞品。有些定位清晰的产品,可以一下就想到有什么类似的产品,比如B站上的美食家王刚和华农兄弟。但有些很难想象得到竞品是什么,比如papi酱的抖音账号,这个的竞品我找了一圈也找不到,没有竞品或找不到竞品的情况下怎么分析独特性呢?我有些迷惑
同学你好,如果想要了解同类型账号,不妨使用一些工具,比如抖音渠道可以用”抖大大“、”卡司数据“等,里面会对一些较知名的账号进行数据分析,也会给出同类型的其他账号。
如果说有些账号本身看上去就没有类似的其他账号,那么说明这个账号的独特性就已经做得不错了,比如你提到的papi酱。如果说同学想找到一些和papi酱类似的账号,不妨尝试对papi酱这个账号的定位放大一些,比如papi酱做的是剧情类的搞怪视频,你可以尝试找找其他类的剧情类搞怪视频,比如说“维维啊”这个账号,对比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同学你好,找差不多的来分析即可。
1.产品定位是随主流用户需求的变化而适时调整,是否可以说产品定位是用户需求的客观体现?
我举个例子:小红书初期的主流用户是18~30岁的都市女性,需求是获取美妆、护肤技巧,前期定位就是美妆内容社区。随着越来越多的男性用户加入,对家装、美食、旅行的内容有需求,定位就变成了生活分享内容社区。
所以,我认为产品定位是用户需求的体现。
2.另外,产品功能、广告文案、渠道的重大调整,是否也是产品定位的变化调整?
(1)产品功能不必说,每次增加、删减功能,都是为了满足主流用户需求。如果上面的理论成立,用户需求变化也是产品定位的变化。
(2)广告文案的重大调整,我认为也是产品定位的变化调整。
就像暖石网从“零基础学互联网运营”到“转行互联网,就上暖石网”的文案调整,从用户群体看,不仅包括原有的期望快速入职互联网运营的求职者,也增添了想转行到互联网岗位的职场人,用户规模扩大了。
(3)渠道的调整,我认为也是产品定位的变化调整。
渠道其实是目标用户的部落,用户在哪,就应该用那个渠道。如果暖石网研发并上线app产品,那可能说明用户偏向用手机、ipad听课,学员们更期望碎片化、随时随地学习,课程要短小精干…
3.产品功能、用户群体、渠道、内容、产品定位好像能组成一个闭环。
产品定位是受用户群体影响,产品的成功定位又能扩大影响力,带动相关用户关注。
用户群体决定怎么选渠道,渠道又能强化用户定位,保证定位的正确执行。
产品定位是用户需求的体现,决定了内容方向。渠道会影响内容调性、内容形式。
功能的调整是由内容反馈、用户意见指明方向。产品功能是为更好的实现产品定位,满足用户需求。
同学你好,总体上说同学的思考是没有bug的,保持总结思考的习惯,同学未来可期。
稍微要补充一点是,随着产品的发展或者说公司的发展,其业务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所以针对第一点,与其说是小红书的用户群体变了,变成男生+女生了,不如说小红书是有意而为之的,是出于扩大业务范围的需求。就像支付宝,在国内的业务增长逐渐放缓,它现在已经瞄向了海外、全球,在拓展海外结算的业务。
老师好,我在学习课程中有两个问题:
1.对视频中讲到的知识点也能懂,也记下了笔记,但我已脱离了笔记,脑海中就没有这个思路,做作业时只能按照笔记上的步骤做,怎么能够加深记忆?
2.我看到评论区有的同学已经想好公众号的定位了,我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同学你好,
1.关于如何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其实同学在做实操就是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温习的一个过程;其次是建议同学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去温习自己做的笔记,如有必要,闭卷写出某个知识点的脑图。
2.【我看到评论区有的同学已经想好公众号的定位了,我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这个同学不用去担心,因为每个人的想法和学习能力都不同,也不排除有些同学在没学习的时候就有自己感兴趣的运营方向。另外,我们后面有设置关于选择公众号定位的实操,也有相关课程指导,同学一步一步往下学,跟着课程走就好。
老师,您好,课程最后以抖音和快手为案例。抖音的目标用户是20-35岁的年轻人,但是据我观察,目前一二线的40岁以上的人也会使用这个app,那抖音的目标用户人群更加宽广,它会不会将它的品牌调性变得和快手一样,接地气。毕竟用户是第一,要用不同口味调和不同的人群。
同学好,抖音的目标用户是20-35岁的年轻,是基于足够大的基础而做的调查。
【但是据我观察,目前一二线的40岁以上的人也会使用这个app】,同学的调查样本是多少呢?
要知道的是,每个app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用户,我们要关注的是主要用户群体,即数量比较多的用户群体。
其次要知道在当前渠道,你的定位下,有多少用户/关注者。
知乎随着市场、用户改变定位发生了改变,但他的独特性始终没有发生改变。是不是产品的独特性,在萌芽期确定好了,就很少改变了
同学你好,每一个产品萌芽之初,创始人一定是基于市场的需求以及自己的理解有了一定的倾向性,所以在最开始是有自己的的特性,比如乔布斯创造的苹果手机的理念也是如此。但是随着产品的发展、用户的拓展和进阶是可能发生变化的,甚至应该是要不断精进才对,所以不一定,还是要看具体的产品发展情况。
老师您好,我在分析目标用户的时候,卡在了“用户偏好”上。
(1)用户偏好是指:“目标客户对于解决目标痛点时候,对哪种解决方式和解决过程更能接受?或是接受的效果更加好?”吗?
(2)如果是分析别人的自媒体账号,应该从什么角度分析用户偏好?是分析用户的行为特点、需求,还是分析该自媒体用来服务用户的内容,从中反推用户的偏好? 其实我觉得可以结合以上两种方式,但是前者需要具体的用户数据,而网上能找到的用户数据不足以支撑我去分析用户偏好。我应该怎么办?
同学好,
一、用户偏好就是在同一件产品/事情下,用户可能更关注什么地方,有些用户更关注空调是否节能,有些用户更关注空调的外观,有些用户关注的是空调的材质是否坚固。
二、如果是分析别人的自媒体账号,应该从什么角度分析用户偏好?是分析用户的行为特点、需求,还是分析该自媒体用来服务用户的内容,从中反推用户的偏好?
这属于竞品分析的课程内容,最基本的调研要素在课程中已经罗列出了:
后面的课程也会给大家讲到的,也会有对应的实操,同学只要按部就班往下学习就会看到的。
三、而网上能找到的用户数据不足以支撑我去分析用户偏好
首先要知道的是,最真实的数据肯定都是保密的,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地去分析总结这些信息,力求给我们的运营做出最真实的指导。针对不同渠道是有第三方分析平台的数据供我们参考的,这个帖子也有介绍:https://www.nuanshi100.com/question/54435452?invite=58634562
在分析产品定位时需要对目标用户进行分析,进行这一步我有些疑问:比如我去分析一个公众号的目标用户,单从文章内容以及评论区内容很难准确的去分析它的目标群体是谁。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其他方法来更准确的进行分析呢?比如可以运用数据抓取工具等
同学你好。
【单从文章内容以及评论区内容很难准确的去分析它的目标群体是谁】这一点老师有不同意见,一般内容产出时,都会先进行选题,而选题就是针对目标用户有针对性的选题,它的内容不会适用于所有人。所以,定位垂直的产品是可以通过内容分析出大致目标用户的。比如一个健身公众号,就不太可能写一些美妆的内容,如果经常发布一些减压的文章,大概率就是针对忙碌的职场人士。这里举得都是一些粗略的例子。其他的方法,比如可以看对方产品的描述,一般都会写出是针对哪些人群;或者发布时间,比如在周末不发布,或者周末的阅读量比较低,一般都是针对上班职场人士。具体的分析,需要同学结合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
不知道是否解决同学的疑问,如果同学还有想探讨的,老师非常愿意和同学一起解决问题到底。如果同学已经没有疑问了,也请同学在下方点击一下问题解决,给老师一个反馈。
同学你好。
那就要看这个产品的盈利模式是怎么样的。比如很多大号都是通过吸引粉丝,然后再通过卖广告位盈利的,这个时候他们的文章基本上就没有太特定的目标人群。
另外,热点事件只是一个吸引人注意的一个噱头,往下阅读通常都会发现它的真正目的或者说是目标人群是哪些。
总之,总会通过一些线索分析出一个大致的目标用户范围。
不知道是否解决同学的疑问,如果同学还有想探讨的,老师非常愿意和同学一起解决问题到底。如果同学已经没有疑问了,也请同学在下方点击一下问题解决,给老师一个反馈。
老师你好,关于【同学好,产品是产品,公司是公司,这是两个维度的概念,比如字节跳动是一家公司,它旗下的产品有很多,有今日头条和抖音等等,当你去面试抖音相关岗位的时候,你要对标的是跟抖音这个【产品】相似的产品,比如快手,而不是要去找一家公司来做分析。只不过有一些公司,它的产品和公司是同名的,这个时候你不要混淆了概念就好,记住自己要分析的是产品还是公司,然后找同等概念的对象进行对标即可。】这个回答我有个问题:
在某招聘网站下面找到的岗位为例,字节跳动的用户运营,岗位介绍并没有细分具体的产品,没有标明抖音的还是今日头条方向的,那么我在分析这个定位的时候是分析公司旗下产品的定位还是分析公司呢?分析竞品的话,是分析竞品“快手”这个产品呢?还是分析竞品公司呢?如果要是需要分析这个公司的话,我需要怎么分析呢。。。
同学你好,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对方提供的工作内容、任职要求去做对应的分析。
都需要,如这家MCN机构旗下签了哪些主播,风格是什么;这家公司的定位是什么,在内容产出者的挖掘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关于怎么调研公司和产品,如何做JD分析,是一个大课题,这部在第三阶段面试求职的课程都有相关内容有详细讲解,老师没有办法在这里一一详述。同学现阶段掌握怎么去找产品定位及分析产品定位的能力就好。
关于抖音和快手各方面对比的那一块,我觉得现下的状况已经发生了改变,抖音也走向了“更多领域,更多用户”的方向,甚至比快手接地气。而反关快手,平台对于内容制作审核上更为克制,反而视频质量整体水准更高。
同学你好,
课程上的结论是基于已有分析报告总结得到的,你能有这部分的考虑很棒,但是结论还是是要有数据或者报告做支撑的,目前同学提供的更多是自己的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分析,可以再根据课程讲的定位方法,运用数据分析工具结合产品本身去做调研,收集信息,观察和对比。有理有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江湖上的说法应该是‘南抖音北快手’
哈哈,没有听过这个观点,能解释得通就行。
关于目标用户的讲解:如果产品还没有得到验证,这个时候又是如何确定目标用户呢?
同学好,一个产品在产生的初期,就会有一个最初始的定位,即产品为【谁】解决了【什么问题】,虽然产品在验证过程中,这个【谁】会有一些调整和变化,但是验证之前也还是会有的,可以通过这个产品的内容来确定,它的内容是做给谁看的,谁就是目标用户。
老师,您好。
请问,产品定位和app定位有什么差别吗?
课堂上举例说的抖音和快手都属于app诶
同学好,如果我们的产品是抖音这款app,那么我们的产品定位就等于抖音app的定位。如果我们的产品是个人的抖音账号,那么我们的产品定位就不是app定位,而是我们这个账号的定位。
所以产品定位,不等同于app定位,主要看你的产品是什么。
老师您好:关于竞品我有两点疑i问
1、我们的产品是志愿填报的,主要在公众号和今日头条、搜狐推广,想要对标的企业和产品是比较成熟的,做的相对较好的,哪里去寻找同类型的。
2、如果知道竞品企业,怎么去做对比,有哪些渠道可以对比,需要做哪些维度的分析。麻烦老师解答!
同学你好,那就只能各个渠道搜索了,如果找不出来,那可能不存在成熟的,我觉得也蛮奇怪的,如果你们的产品已经有了,在开发之初就应该知道这个市场有哪些同类产品了啊,网上难以找到,可以问填报志愿的用户,问他们知不知道其他产品。
怎么做对比,对比维度很多了,还是看自己需要什么,比如自己的产品用户量涨不上来,那看的就是别的产品是怎么做增长的,自己的产品用户质量很差,那就看别人的产皮用户质量是怎样的,怎么教育用户的,以及从哪些地方弄来的高质量用户。
老师,关于产品风格/调性有哪些?让我想的话就大脑一片空白了!怎么样才能准确的描述出来呢
同学好,首先我们要客观清楚一点,这些词汇刚开始没有概念是很正常的,只有我们看到了比较多的内容,才能针对不同内容分类,并对其展示出的风格调性等有进一步了解。同时风格与调性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标准,只要我们分析时能够用词汇展示出我们对文章展示的风格总结,那都是可以的,类似于“温暖”“踏实”“接地气”“专业”“有朝气”等等词汇都可以形容调性,只要能反映出自己产品和账号的特点、特色的形容词,都可以用来形容风格与调性。
老师好,公司得定位怎么去分析呢?把公司这个主体当做一种产品,了解它的目标用户、主要业务、品牌形象、品牌独特性?
同学好,同学的理解没什么问题,一般来说,如果公司旗下会有不同产品或者品牌,那么公司定位会比较复杂,就是这些产品的综合总结概括;但如果公司旗下产品本身就少,比如暖石就只有一套相应的课程,那么按照同学考虑的要点去理解是没有问题的。
是不是通过品牌的宣传语也可以获取品牌的调性:比如:微博: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抖音:抖音,记录你的美好生活;快手:在快手,看见每一种生活;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
同学好,是可以的,这也是了解品牌调性一个很好的角度。
老师好,我想问如果一样产品研发了还没有到市面上供用户使用,要怎么去为这个产品定位,如何知道使用这个产品多的是几线城市的用户,是哪个年龄阶段的什么性别用户呢?还是说是先有了一个模糊定位再去研发这个产品
同学你好~
要先有一个模糊的定位再去研发产品,因为我们的产品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必须是要经过调研确定用户以及用户需求之后,再开始研发产品~
老师好,新氧是一个医美整形机构,它也有自己的小程序和APP,目标人群本来是爱美人士。那么它的公众号的目的不也应该是一样的吗?可事实上新氧公众号的内容几乎是一些明星的资讯八卦,这样的话,公众号的目标人群就是一些喜欢明星八卦的人,与新氧主业务没什么关系。我不是很懂,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同学你好,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对用户画像的分析。医美行业的目标用户大都是爱美的年轻女孩,二来明星是美丽的代表;二来这类群体对潮流、明星是普遍敏感关注的,两个群体之间有重合。
最后,新氧公众号的头条不全是明星八卦,更多的是追热点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之前都会嵌入新氧的产品。当然究竟效果如何只有新氧自己知道了,我们也无从评判这种方法的好坏。
老师,关于独特性的分析,我有些不懂。
比如说我拿产品A和竞品B、C作比较。
A和B比较,风格相似,B提供的服务更多,A的用户特点更加明确集中。
A和C比较,C的风格更加轻松欢乐,提供服务内容相似,C的用户更年轻化
A和B、C相比各有优缺点,那我该怎么分析A的独特性在哪里呢?是综合A跟B、C比较的结果吗?
同学你好。
【A和B、C相比各有优缺点,那我该怎么分析A的独特性在哪里呢?是综合A跟B、C比较的结果吗?】是的,其实在做竞品分析的时候,是有一个swot原则的(详情同学可以自行百度),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如果一个产品相对于其他产品全是劣势没有任何优势的话,那么这个产品也是无法生存的。
老师好,想知道风格和调性都有哪些词汇?
同学你好。
调性类似于“温暖”“踏实”“接地气”“专业”“有朝气”等等词汇都可以形容调性,只要能反映出自己产品和账号的特点、特色的形容词,都可以用来形容调性。
不太能理解老师说的通过评论区的留言去分析目标用户和挖掘用户需求,评论区大多数都是在表示对某一热点事件所持的态度。例如,36氪微信公众号,露华浓宣布破产退市的知乎文章
评论区大多数都是在表示对某一热点事件所持的态度,这个通常是热点类文章,可以看看其他类型的文章评论区去分析~
同学好,老师在上个回答的意思是,观点类文章因为展示的是创作者针对某个热点/事件的看法,评论区肯定会就观点/看法或者热点事件本身说自己的理解,是否同意或者自己的补充,其实这种情况也间接反映了文章的观点是否和用户考虑一致,是否满足了帮助用户梳理思路给予思路的需求。
除了这种类型的内容外,还有很多类似干货文、情节文以及产品文内容,这种内容下方用户是否觉得有用,描述是否让用户心动等,这些评论的总结也能让我们清楚用户的需求大致是怎样的。
同学好,我们说一个产品初始的定位要垂直,目标用户也要尽量统一,不能贪大求全,如果同学把知乎的案例反过来,那就可能会出现贪大求全的情况,你会有好多的用户,但是这些用户的需求会分成很多类,你不能开始就满足每一个用户的需求,这样会干扰你的产品发展方向,反而会影响你的前进步伐。
老师好,我忽然迷糊了,产品定位和公司定位是一回事吗?在做实操时说选一公众号做定位分析,我选了【独立鱼】,我认为的他的竞品是【电影最TOP】【第十放映室】这种公众号,然后我又去天眼查上看了这家公司,发现他的竞品是图上这些公司,那我是不是不仅要分析【电影最TOP】还要分析图中那几家公司?
同学好,产品是产品,公司是公司,这是两个维度的概念,比如字节跳动是一家公司,它旗下的产品有很多,有今日头条和抖音等等,当你去面试抖音相关岗位的时候,你要对标的是跟抖音这个【产品】相似的产品,比如快手,而不是要去找一家公司来做分析。只不过有一些公司,它的产品和公司是同名的,这个时候你不要混淆了概念就好,记住自己要分析的是产品还是公司,然后找同等概念的对象进行对标即可。
产品的定位其实是点线面的演化过程吧?
同学可以这么理解,产品定位要从目标人群的核心需求做起,随着市场、用户需求及产品的发展,不断调整、细化、拓展。
同学好,自己是否能够持续输出以及这个方向在市面上热度如何,能否确保同学之后可以完成引流,这是最关键的。因为定位再好,你自己输出不了内容,显然是做不成的。自己能输出,但是大家都不需要,都不关注,那么就很难获取用户。所以,建议同学选取定位时,先优先考虑这两个方面,上述条件都能满足的情况下,若还有选择余地,再优先选择与你职业方向相同或相近的定位。
当然,这里需要再提醒同学一下:
如果自己的公众号定位领域正好能跟目标行业相匹配的话,当然是最好的。如果同学现在还没想那么清楚,或者自己的目标行业本身不适合做这类内容输出,也不要紧,这只是一个项目经历,定位本身不是那么重要,更多的是通过这一个项目展现你背后的运营逻辑和做事方法,这才是面试官更关注的。 因此,同学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定位跟目标公司不在一个领域,项目经验就不起作用的问题,不管做什么定位,底层的逻辑方法是共通的。先确保自己的项目能够顺利地完成即可,加油!
同学你好,如果想要了解同类型账号,不妨使用一些工具,比如抖音渠道可以用”抖大大“、”卡司数据“等,里面会对一些较知名的账号进行数据分析,也会给出同类型的其他账号。
如果说有些账号本身看上去就没有类似的其他账号,那么说明这个账号的独特性就已经做得不错了,比如你提到的papi酱。如果说同学想找到一些和papi酱类似的账号,不妨尝试对papi酱这个账号的定位放大一些,比如papi酱做的是剧情类的搞怪视频,你可以尝试找找其他类的剧情类搞怪视频,比如说“维维啊”这个账号,对比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同学你好,找差不多的来分析即可。
同学你好,总体上说同学的思考是没有bug的,保持总结思考的习惯,同学未来可期。
稍微要补充一点是,随着产品的发展或者说公司的发展,其业务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所以针对第一点,与其说是小红书的用户群体变了,变成男生+女生了,不如说小红书是有意而为之的,是出于扩大业务范围的需求。就像支付宝,在国内的业务增长逐渐放缓,它现在已经瞄向了海外、全球,在拓展海外结算的业务。
同学你好,
1.关于如何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其实同学在做实操就是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温习的一个过程;其次是建议同学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去温习自己做的笔记,如有必要,闭卷写出某个知识点的脑图。
2.【我看到评论区有的同学已经想好公众号的定位了,我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这个同学不用去担心,因为每个人的想法和学习能力都不同,也不排除有些同学在没学习的时候就有自己感兴趣的运营方向。另外,我们后面有设置关于选择公众号定位的实操,也有相关课程指导,同学一步一步往下学,跟着课程走就好。
同学好,抖音的目标用户是20-35岁的年轻,是基于足够大的基础而做的调查。
【但是据我观察,目前一二线的40岁以上的人也会使用这个app】,同学的调查样本是多少呢?
要知道的是,每个app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用户,我们要关注的是主要用户群体,即数量比较多的用户群体。
其次要知道在当前渠道,你的定位下,有多少用户/关注者。
知乎随着市场、用户改变定位发生了改变,但他的独特性始终没有发生改变。是不是产品的独特性,在萌芽期确定好了,就很少改变了
同学你好,每一个产品萌芽之初,创始人一定是基于市场的需求以及自己的理解有了一定的倾向性,所以在最开始是有自己的的特性,比如乔布斯创造的苹果手机的理念也是如此。但是随着产品的发展、用户的拓展和进阶是可能发生变化的,甚至应该是要不断精进才对,所以不一定,还是要看具体的产品发展情况。
同学好,
一、用户偏好就是在同一件产品/事情下,用户可能更关注什么地方,有些用户更关注空调是否节能,有些用户更关注空调的外观,有些用户关注的是空调的材质是否坚固。
二、如果是分析别人的自媒体账号,应该从什么角度分析用户偏好?是分析用户的行为特点、需求,还是分析该自媒体用来服务用户的内容,从中反推用户的偏好?
这属于竞品分析的课程内容,最基本的调研要素在课程中已经罗列出了:
后面的课程也会给大家讲到的,也会有对应的实操,同学只要按部就班往下学习就会看到的。
三、而网上能找到的用户数据不足以支撑我去分析用户偏好
首先要知道的是,最真实的数据肯定都是保密的,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地去分析总结这些信息,力求给我们的运营做出最真实的指导。针对不同渠道是有第三方分析平台的数据供我们参考的,这个帖子也有介绍:https://www.nuanshi100.com/question/54435452?invite=58634562
在分析产品定位时需要对目标用户进行分析,进行这一步我有些疑问:比如我去分析一个公众号的目标用户,单从文章内容以及评论区内容很难准确的去分析它的目标群体是谁。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其他方法来更准确的进行分析呢?比如可以运用数据抓取工具等
同学你好。
【单从文章内容以及评论区内容很难准确的去分析它的目标群体是谁】这一点老师有不同意见,一般内容产出时,都会先进行选题,而选题就是针对目标用户有针对性的选题,它的内容不会适用于所有人。所以,定位垂直的产品是可以通过内容分析出大致目标用户的。比如一个健身公众号,就不太可能写一些美妆的内容,如果经常发布一些减压的文章,大概率就是针对忙碌的职场人士。这里举得都是一些粗略的例子。其他的方法,比如可以看对方产品的描述,一般都会写出是针对哪些人群;或者发布时间,比如在周末不发布,或者周末的阅读量比较低,一般都是针对上班职场人士。具体的分析,需要同学结合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
不知道是否解决同学的疑问,如果同学还有想探讨的,老师非常愿意和同学一起解决问题到底。如果同学已经没有疑问了,也请同学在下方点击一下问题解决,给老师一个反馈。
同学你好。
那就要看这个产品的盈利模式是怎么样的。比如很多大号都是通过吸引粉丝,然后再通过卖广告位盈利的,这个时候他们的文章基本上就没有太特定的目标人群。
另外,热点事件只是一个吸引人注意的一个噱头,往下阅读通常都会发现它的真正目的或者说是目标人群是哪些。
总之,总会通过一些线索分析出一个大致的目标用户范围。
不知道是否解决同学的疑问,如果同学还有想探讨的,老师非常愿意和同学一起解决问题到底。如果同学已经没有疑问了,也请同学在下方点击一下问题解决,给老师一个反馈。
同学你好,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对方提供的工作内容、任职要求去做对应的分析。
都需要,如这家MCN机构旗下签了哪些主播,风格是什么;这家公司的定位是什么,在内容产出者的挖掘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关于怎么调研公司和产品,如何做JD分析,是一个大课题,这部在第三阶段面试求职的课程都有相关内容有详细讲解,老师没有办法在这里一一详述。同学现阶段掌握怎么去找产品定位及分析产品定位的能力就好。
同学你好,
课程上的结论是基于已有分析报告总结得到的,你能有这部分的考虑很棒,但是结论还是是要有数据或者报告做支撑的,目前同学提供的更多是自己的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分析,可以再根据课程讲的定位方法,运用数据分析工具结合产品本身去做调研,收集信息,观察和对比。有理有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关于目标用户的讲解:如果产品还没有得到验证,这个时候又是如何确定目标用户呢?
同学好,一个产品在产生的初期,就会有一个最初始的定位,即产品为【谁】解决了【什么问题】,虽然产品在验证过程中,这个【谁】会有一些调整和变化,但是验证之前也还是会有的,可以通过这个产品的内容来确定,它的内容是做给谁看的,谁就是目标用户。
同学好,如果我们的产品是抖音这款app,那么我们的产品定位就等于抖音app的定位。如果我们的产品是个人的抖音账号,那么我们的产品定位就不是app定位,而是我们这个账号的定位。
所以产品定位,不等同于app定位,主要看你的产品是什么。
同学你好,那就只能各个渠道搜索了,如果找不出来,那可能不存在成熟的,我觉得也蛮奇怪的,如果你们的产品已经有了,在开发之初就应该知道这个市场有哪些同类产品了啊,网上难以找到,可以问填报志愿的用户,问他们知不知道其他产品。
怎么做对比,对比维度很多了,还是看自己需要什么,比如自己的产品用户量涨不上来,那看的就是别的产品是怎么做增长的,自己的产品用户质量很差,那就看别人的产皮用户质量是怎样的,怎么教育用户的,以及从哪些地方弄来的高质量用户。
老师,关于产品风格/调性有哪些?让我想的话就大脑一片空白了!怎么样才能准确的描述出来呢
同学好,首先我们要客观清楚一点,这些词汇刚开始没有概念是很正常的,只有我们看到了比较多的内容,才能针对不同内容分类,并对其展示出的风格调性等有进一步了解。同时风格与调性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标准,只要我们分析时能够用词汇展示出我们对文章展示的风格总结,那都是可以的,类似于“温暖”“踏实”“接地气”“专业”“有朝气”等等词汇都可以形容调性,只要能反映出自己产品和账号的特点、特色的形容词,都可以用来形容风格与调性。
老师好,公司得定位怎么去分析呢?把公司这个主体当做一种产品,了解它的目标用户、主要业务、品牌形象、品牌独特性?
同学好,同学的理解没什么问题,一般来说,如果公司旗下会有不同产品或者品牌,那么公司定位会比较复杂,就是这些产品的综合总结概括;但如果公司旗下产品本身就少,比如暖石就只有一套相应的课程,那么按照同学考虑的要点去理解是没有问题的。
老师好,我想问如果一样产品研发了还没有到市面上供用户使用,要怎么去为这个产品定位,如何知道使用这个产品多的是几线城市的用户,是哪个年龄阶段的什么性别用户呢?还是说是先有了一个模糊定位再去研发这个产品
同学你好~
要先有一个模糊的定位再去研发产品,因为我们的产品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必须是要经过调研确定用户以及用户需求之后,再开始研发产品~
老师好,新氧是一个医美整形机构,它也有自己的小程序和APP,目标人群本来是爱美人士。那么它的公众号的目的不也应该是一样的吗?可事实上新氧公众号的内容几乎是一些明星的资讯八卦,这样的话,公众号的目标人群就是一些喜欢明星八卦的人,与新氧主业务没什么关系。我不是很懂,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同学你好,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对用户画像的分析。医美行业的目标用户大都是爱美的年轻女孩,二来明星是美丽的代表;二来这类群体对潮流、明星是普遍敏感关注的,两个群体之间有重合。
最后,新氧公众号的头条不全是明星八卦,更多的是追热点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之前都会嵌入新氧的产品。当然究竟效果如何只有新氧自己知道了,我们也无从评判这种方法的好坏。
老师,关于独特性的分析,我有些不懂。
比如说我拿产品A和竞品B、C作比较。
A和B比较,风格相似,B提供的服务更多,A的用户特点更加明确集中。
A和C比较,C的风格更加轻松欢乐,提供服务内容相似,C的用户更年轻化
A和B、C相比各有优缺点,那我该怎么分析A的独特性在哪里呢?是综合A跟B、C比较的结果吗?
同学你好。
【A和B、C相比各有优缺点,那我该怎么分析A的独特性在哪里呢?是综合A跟B、C比较的结果吗?】是的,其实在做竞品分析的时候,是有一个swot原则的(详情同学可以自行百度),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如果一个产品相对于其他产品全是劣势没有任何优势的话,那么这个产品也是无法生存的。
老师好,想知道风格和调性都有哪些词汇?
同学你好。
调性类似于“温暖”“踏实”“接地气”“专业”“有朝气”等等词汇都可以形容调性,只要能反映出自己产品和账号的特点、特色的形容词,都可以用来形容调性。
不太能理解老师说的通过评论区的留言去分析目标用户和挖掘用户需求,评论区大多数都是在表示对某一热点事件所持的态度。例如,36氪微信公众号,露华浓宣布破产退市的知乎文章
评论区大多数都是在表示对某一热点事件所持的态度,这个通常是热点类文章,可以看看其他类型的文章评论区去分析~
同学好,老师在上个回答的意思是,观点类文章因为展示的是创作者针对某个热点/事件的看法,评论区肯定会就观点/看法或者热点事件本身说自己的理解,是否同意或者自己的补充,其实这种情况也间接反映了文章的观点是否和用户考虑一致,是否满足了帮助用户梳理思路给予思路的需求。
除了这种类型的内容外,还有很多类似干货文、情节文以及产品文内容,这种内容下方用户是否觉得有用,描述是否让用户心动等,这些评论的总结也能让我们清楚用户的需求大致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