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明确了目标受众,文案就能保证至少不浪费钱。这节课将教你如何确定目标受众,让你学会“见人下菜碟”
首先,要描述这个人的基本情况,例如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兴趣。然后根据你的产品选定一些维度,比如你的产品特别适合大四学生,那么你需要定位用户的学历,你的产品特别适合脸上干燥的女性,那么就要定位用户皮肤的干性油性。维度的设定没有太过固定的套路,但一般而言,需要精细到足够在人群中筛选出来,不可以设定为主观维度:想象你面前有100个人,我们需要在其中筛选粗适合学习暖石的人,如果你只说“是需要学习市场营销的人”,这就没法筛选,因为需不需要学习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是每个人自己心里的事情,但如果你说,我要筛选出23-28岁,在传统行业上班的人,就可以筛选出来了。
马老师,你好,目前看着文案的课程,感觉中间都是拆分细分的,虽然也有总结,但感觉很零散,建议后期每节课快结束后,将每节内容做个统一总结,这样看完之后,知道这章节总体内容是什么的,也清晰(其实是感觉自己特别懒,一点点的看,然后去做笔记什么的,不如统一总结来的方便)
同学你好,总结肯定是要你自己去做的,否则知识永远是老师的,而不是你的,你的学习效果不会好,你来到暖石是希望得到提升,并不是来刷视频的,希望你能明白老师的用心。
老师您好,一个小问题望指正
做内容是个比较难的事情,特别像订阅号这种日推文章的,不可保证,其中必然有些流水文,为了增加有效文章,那我根据用户关注的话题来做内容是否可行呢? 那假如我的大批用户都关注“泡脚”这个话题,是不是意味着我可以推送这样的文章呢
同学你好,做内容的目标不同,结果也不同。暖石的目标是让大家熟悉运营、熟悉暖石,那就不可能发一篇泡脚的文章,因为这显得极其不专业,已有的用户不仅不会喜欢,反而会流失。再说了,唯一一个几乎所有用户都关注的话题就是黄段子,难道你可以每天发黄段子吗?
老师您好,在这节课程中我对于产品调性这个词语不是很理解。
文中例1的“ 7000元一克的蓝山咖啡是身份的象征”让我感觉产品调性是指产品的逼格
例2中的“暖石,不忽悠的干货”又让我觉得产品调性是指产品的内容及态度
知乎上有说法如下,但是感觉比较概念化,看了半天没理解
“产品的调性”是指产品各设计要素所体现出来的产品的感知形象。产品调性融入了情感化设计因素,有调性的产品使得用户对产品产生归属感。
可否将产品调性理解为一个产品长期的、稳定的、统一的风格。这种风格最终达到的目的是让消费者能够快速、准确的识别出品牌,并形成认知,进而培养出粉丝经济,产出经济利润。
同学你好,你理解得差不多。在我看来,产品调性就像一个人给人的感受,是通过言谈举止、穿着等综合体现出来的。
你跟10个用户聊过了,就能大概知道用户分为哪几类,跟100个用户聊过之后,就基本上会知道你的用户是什么调性。另外,用户的调性也是跟着产品走的,所以去总结你产品或者产品经理的调性也很有帮助。
你若是一个工具,只是负责把客人拿来的图案画上去,那么确实没有办法细分用户群体。但你如果能够形成自己固定的设计风格,并且这个风格能够突出,那么就有可能找到精准的用户。
我不了解你们这个行业的情况。或许你可以多跟其他已经成名的纹身师交流一下?
老师看完我有个想法就是,营销思维还是内容的核心,而文案是体现内容的一个载体形式对吧?
能考虑到这一点,说明你对营销的本质看得足够清楚,营销思维应该说是贯穿营销工作的一种工作方法,文案只是起到表达作用,或者说是营销思维的一个结果呈现。
马老师,您好!总结下这堂课:
(1)为什么文案要精准定位?
最终目标是为了获得足够高的转化率。文案首先要能够让受众愿意阅读,然后在阅读中刺激转化,最后实现转化,所以只有精准针对目标用户,满足目标用户的调性、需求等,才有可能有足够的阅读数和转化率。
(2)精准定位的标准是什么?
就像运营工作不是标准化的,精准定位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通过用户反馈数据来验证文案是否足够精准。
(3)如何精准定位?
四个方面:足够精细立体的用户画像、渠道、价格和调性。首先,用户画像方面,切忌是一些定性描述如“热爱生活”、“喜欢思考”、“有市场营销知识学习需求”等主观描述性的维度;渠道方面,每个渠道获取的用户特性有一定的差异,比如三节课在虎嗅网有个人中心,而暖石则没有,可能是因为三节课的课程是不断进阶的,其高阶的课程更多面向工作3年甚至是经验更丰富的互联网职场人士,而虎嗅网是这类目标用户经常获取信息的网站;相反,暖石针对23-28岁的大学毕业生和转行小白,这群人更多的是希望技能得到提升,看虎嗅网的可能性较小。还有就是调性,还是三节课和暖石举例,暖石给人的总体感觉是“草根”,但是“实在”,“平易近人”,用户体验和服务都做得非常好,比如课后问题回答,班班的关怀,心理的辅导等服务,正契合一个新人小白的需求;但是三节课的调性就比较的“高大上”,偏“冷”,比如,没有课后问答,学生很难直接对话老黄(或者是我还么有找到渠道),班班比较冷漠,作业提交后需要等几天才能知道是不是合格了灯等。
最后,还是用三节课和暖石的微信公众号开头的一段文案来举例消化下吧:
三节课:“这里是三节课,一所互联网人的在线大学,相比于‘获取知识”,我们更关注让你切实获得’能力提升‘”。
暖石:“零基础系统学习互联网市场、运营知识,2-4月入职,起薪5000-11000”
作为一个转行的新人,哪一段文案更能打动你?对我而言,当然是暖石,一句话回答了四个问题“谁可以学?”“学习什么?”“学多长时间?”,“学习成果如何?”。这就是一个新人小白最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再看三节课的文案,针对人群“互联网人”,学习内容“能力提升”,哦,好吧,仅仅是因为价格是599元,而且其强大的饥饿营销,所以我购买了课程。当然,这其中也说明了,价格确实也是定位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学习态度很是认真,总结的内容也很到位,理解得透彻、到位,不错!
关于两个不同产品的文案分析,也有自己的思考总结,这一点也很可贵,希望你在学习和工作中能保持这种态度,加油哈!
老师,我总结一下这节课的重点:
1,不管做什么都要提前梳理思路
2,明确目标受众,从3p和调性四个方面着手
3,对用户了解得越细致,用户画像就越立体。把你所投放的渠道里的用户的画像,描述到最小粒度。
4,对用户的描述不能笼统主观,而是客观细致。
另外,在知乎渠道里,可以从用户的基本信息判断ta的收入,从个人描述、关注的、点赞的、日常想法、语言风格等等,可以知道ta的价值观和调性,然后还可以私信进一步了解……根据产品和营销目标,丰富用户画像
请问小马老师,这样总结是否还有不妥之处?
总结得不错。基本将这节课的“中心思想”说清楚了。
有问题随时提问。
马老师,您这节课讲的明确目标,对目标的定位越准确写出来的文案越易引起用户的共鸣。如果拿“暖石网”公众号举例,现在要写一个为暖石网引流的短文案,目标用户会有很多类型的,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想从事互联网工作;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工作了几年想转行,但是苦于没有目标行业,不知道自己适合干嘛;再比如刚从事互联网行业不久,想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我是不是就可以把他们划分成三类人群,他们的痛点都不一样,在写文案的时候分对这三类写出不同的文案,这样是不是会更容易引流?
你的考虑很正确,不同人群在不同阶段的需求都有差别,对产品的价格承受能力也不同,加上不同的产品特点能够带来的利益点是不一样的,在写文案的时候需要结合用户的自身情况来总结。
OK,有问题再来提问。
老师,您好!“对用户的描述,要直达你这个渠道可以拆解到的最小粒度”,这里我还是不太理解,是指不同的渠道,筛选的维度不一样,根据自己的产品及业务需求,选定一些维度(比如年龄、性别等),把用户了解得足够细致,才能够更精准地写出文案去推广吗?麻烦老师举例子解答,谢谢
你对“最小粒度”的理解没错,例子其实在讲这句话的时候有说过,这里再简单说一个吧:男性(一万人)——爱看电影的男性(3000人)——看国外电影的男性(2000人)——喜欢看漫威电影的男性(800人)……你选择爱看电影的男人跟选择爱看漫威电影的男人,当你的产品是手办(尤其是漫威系列手办),你拆分得越细致,覆盖的用户就越精准。
老师您好。
我这里有个自古以来就有的问题,是有鸡先还是有蛋先?
打个比方, 我是根据用户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还是根据我可以做什么就向用户推销什么?
我感觉这个在开始的时候会比较难平衡。不知道老师您是怎么看呢?
营销思维只是方法论,但是战略上的决策该怎么做?(万事都是开头难)这里可能提问得比较广泛。麻烦老师了。
我怎么觉得这个是考清华还是考北大的问题呢?用户需要的东西多了,你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全部需求吧,除非你什么都做(用户想移民火星,好,我来建飞船??做得到吗?很难吧)。我们这节课说的确定目标用户,是建立在产品已经确定的基础上来说的,应该是“我可以做什么”,然后潜在的消费者是哪些,他们可能与这个产品产生的一个需求关系,先去找到他们,然后再根据用户在使用你的产品之后一些反馈,即“他们需要什么”,更好的产品或服务,我再去优化提升,大概是这样。
好的,有什么不懂随时来问。
在听这节课的时候忽然发现淘宝评价,是一个很好的用户调查反馈地啊,脑洞大开的我
想法是正确的,这也是用户调查的方向之一,但需要你具备甄别水军的能力,加油~
譬如8848和小罐茶的定位就特别明确,肯定不是我等屌丝,O(∩_∩)O哈哈哈哈~
是的,但是如果你记住了品牌,等到具备消费能力的时候,你就是产品的用户了……
有消费能力不一定就是企业家,不过有梦想就了不起。
老师,产品的调性要与用户的认知相符合的话,怎么体现产品的调性呢?像新加坡航空公司,我对他的认知就是价格贵但是服务好,全球十佳航空,坐过的人都赞口不绝。这样是不是说明,调性由价格、口碑、评价 、包装等因素来集体体现呢?
“服务好”“坐过的人都赞口不绝”简单来说就是这个产品(航空公司)是比较注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的,如果你也追求服务,那么你就说它的目标用户;价格只是产品筛选用户的一个维度,比如这个航班比国内x航班(这里x没有特指,仅限举例用)贵上一千元,那肯定会筛掉很多人,这个就是课上讲的第二种,即产品价格对用户来说是否能接受。
不不不,产品调性其实比较主观,单纯就是一个产品给用户的直观感受,如果这个产品的气质比较接近使用这个产品的用户的气质,那么用户会更容易认可并产生购买,比如说到手机,小米跟 iPhone给人带来的调性就不一样,不同的人对这两个品牌的认同都不一样;
产品价格不就是我们这节课讲的确定用户的第2种方法吗?价格是一个客观因素,价格多少已经确定,一般来说,奔驰跑车的目标用户不会定为月入三千的小职员。
4P营销理论主要讲产品怎么去建立销售体系,我们这节课讲的这几步是如何选择用户,其实这个等你完成第一个实操练习的时候就知道怎么用了。
能理解就好。有不懂就来问哈。
谢谢。
老师,我有疑惑,我从事的是电商详情页文案的撰写,好比公司现在要推出一款美国进口无糖不含防腐剂蔓越莓果干的,公司给我信息是那款蔓越莓果干就100克价格需要40块钱一包,包装是简单大气的黑蓝色包装,就给我一天时间写出详情页,我都来不及去做用户调查,公司说产品的目标女性生活较为健康有品质的(也是公司根据自己觉得要把这款产品给生活有品质的人士推出的,我觉得他们之前是没有做调查的),我只能按照产品的特点-美国进口、无添加糖,不加防腐剂,产品优点-健康,带来利益-口感不太甜,适合减肥时期零嘴的方向写,可是我总觉得没做用户调查写出的详情页不踏实,总觉得解决不了实际用户的痛点,都是公司觉得,我认为这样写会好一点,那后续我真想了解真实用户的痛点,他们解决了的问题没有?带来了什么好处,我是不是需要检验下我这款产品的销售量,根据销量再找客服留下这些用户,并联系方式,发问卷咨询他们为什么选择这款无糖果干,年龄阶段、地区等用户画像以便后续调整详情页内容更加精准目标用户的需求呢?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来不及给产品的受众做调查的,因此只能根据产品本身最大的优势去写卖点。那么你想到的这个调查用户真正需求的方法,就是营销思维中的根据市场反馈来调整优化,思路是正确的,详情页也不是说一版用到底。
老师你好,有个疑问,如果一款咖啡,她的特色既可以是提神,又可以是香滑,那么我是做2版文案,在同一个渠道做,然后得到2个文案中转化更高的那个文档,接下来就以这个特色的文案进行推广呢?还是提供2个类型的文案,针对不同的客户群进行推广2个不断优化文案和渠道?
更倾向你使用第一个方案,资源都是有限的,在你得出调查数据之后,集中精力在一个渠道推广,是比较有效的做法。
你可以理解为产品、公司、用户身上散发出来的价值观。
【明确目标受众,从3p和调性四个方面】着手中的“3p”是什么意思
同学好,讲的是营销4P理论,这个百度一下就能看到详细说明,4P主要说了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你可以去看下,这四点也是本节课所说的,如何确定你的目标用户四个原则。
老师,像我们公司做生鲜水果类的,我们的用户其实并不明确,就是针对全人类的那种类型,那这种应该怎么写文案呢?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群众。
怎么会没有确定的目标人群呢?虽然吃水果的人从几岁小孩到百岁老人都有,但是去购买的人其实还是能概括一下的,并且确定了大致购买的人群以后,文案还是有方向的啊,追求新鲜、方便、健康都是可以写的。
发散思维,然后进行用户调查。
你好老师 我现在有暖石三个版本的课程
我发现文案课程变化很大,似乎没有以往讲的那么多了。
课程在不断优化,有删减也有增加,一成不变才可怕。
同类付费课程其实大部分是对文案细分领域的技巧讲解,而暖石更多是从一个公司的整体去理解运营这个岗位的,所以除了文案,还会有营销思维跟职业发展这一类的课程,从思维和职业观层面去结合,才会学得更稳。
老师,看到这里发现文案很多地方和营销思维是互通的,只是说文案更加细致,针对的目标用户更加垂直,写文案的前提是必须要以一个明确的姿态来进行创作,姿态要摆正,如果一个人对我的文案没有兴趣,只能说这个人并不是我的目标用户,可能他确实有我产品的一定需求,但是我写文案要面对的是更加细致的一个群体,并不是这个细分群体以外的人,对于这篇文案来讲能够吸引到极其具有针对性的目标用户就已经完成了使命,并非拓展用户种类。这样理解正确吗?如果正确的话那么之前课程讲到过产品的纵向发展会延伸出很多细分需求,是不是可以针对不同的细分需求来撰写不同的文案来分别取吸引具体的用户呢?
题外话,我总喜欢想到哪说到哪,包括提问时,在打字的过程中我会产生新的想法,有时主题会很不明确,老师觉得我这毛病严重吗,,,我觉得文案思维我可以用在我个人身上了,明确中心思想。
说的有点多了,看会球睡觉。。
看似随意的提问,但是思路是清晰的呀,多想多写,不懂的东西也会慢慢捋顺;
文案与其说与营销思维相通,不如说就是营销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需要先通过【用户调查】,然后具体的文案内容才能根据调查数据来制作,也就是你说的“写文案的前提是必须要以一个明确的姿态来进行创作”;至于用户对你产品有一定需求,其实就是目标用户了,只不过你的文案需要先满足垂直目标人群的需求,然后再深挖不同用户的痛点,用不同的内容来吸引他们的关注和促进转化。
这一课没有说“我觉得用户需要”,因为这些课程讨论的是文案,这些课程里涉及到的用户、产品、卖点等,默认为已经经历过了营销思维的市场调查。
老师,可以这样理解吧
首先要明白自己的产品特性,再根据自己的产品寻找客户,并且知道自己的客户应该有的特性。调查客户是用已确定的去验证用户是否真实需要,并且收集未知,再做相关优化
是的,你的产品能满足用户什么需求,先说出来,然后再调查深层需求。
只要明确了目标受众,文案就能保证至少不浪费钱。这节课将教你如何确定目标受众,让你学会“见人下菜碟”
首先,要描述这个人的基本情况,例如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兴趣。然后根据你的产品选定一些维度,比如你的产品特别适合大四学生,那么你需要定位用户的学历,你的产品特别适合脸上干燥的女性,那么就要定位用户皮肤的干性油性。维度的设定没有太过固定的套路,但一般而言,需要精细到足够在人群中筛选出来,不可以设定为主观维度:想象你面前有100个人,我们需要在其中筛选粗适合学习暖石的人,如果你只说“是需要学习市场营销的人”,这就没法筛选,因为需不需要学习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是每个人自己心里的事情,但如果你说,我要筛选出23-28岁,在传统行业上班的人,就可以筛选出来了。
马老师,你好,目前看着文案的课程,感觉中间都是拆分细分的,虽然也有总结,但感觉很零散,建议后期每节课快结束后,将每节内容做个统一总结,这样看完之后,知道这章节总体内容是什么的,也清晰(其实是感觉自己特别懒,一点点的看,然后去做笔记什么的,不如统一总结来的方便)
同学你好,总结肯定是要你自己去做的,否则知识永远是老师的,而不是你的,你的学习效果不会好,你来到暖石是希望得到提升,并不是来刷视频的,希望你能明白老师的用心。
老师您好,一个小问题望指正
做内容是个比较难的事情,特别像订阅号这种日推文章的,不可保证,其中必然有些流水文,为了增加有效文章,那我根据用户关注的话题来做内容是否可行呢? 那假如我的大批用户都关注“泡脚”这个话题,是不是意味着我可以推送这样的文章呢
同学你好,做内容的目标不同,结果也不同。暖石的目标是让大家熟悉运营、熟悉暖石,那就不可能发一篇泡脚的文章,因为这显得极其不专业,已有的用户不仅不会喜欢,反而会流失。再说了,唯一一个几乎所有用户都关注的话题就是黄段子,难道你可以每天发黄段子吗?
老师您好,在这节课程中我对于产品调性这个词语不是很理解。
文中例1的“ 7000元一克的蓝山咖啡是身份的象征”让我感觉产品调性是指产品的逼格
例2中的“暖石,不忽悠的干货”又让我觉得产品调性是指产品的内容及态度
知乎上有说法如下,但是感觉比较概念化,看了半天没理解
“产品的调性”是指产品各设计要素所体现出来的产品的感知形象。产品调性融入了情感化设计因素,有调性的产品使得用户对产品产生归属感。
可否将产品调性理解为一个产品长期的、稳定的、统一的风格。这种风格最终达到的目的是让消费者能够快速、准确的识别出品牌,并形成认知,进而培养出粉丝经济,产出经济利润。
同学你好,你理解得差不多。在我看来,产品调性就像一个人给人的感受,是通过言谈举止、穿着等综合体现出来的。
你跟10个用户聊过了,就能大概知道用户分为哪几类,跟100个用户聊过之后,就基本上会知道你的用户是什么调性。另外,用户的调性也是跟着产品走的,所以去总结你产品或者产品经理的调性也很有帮助。
你若是一个工具,只是负责把客人拿来的图案画上去,那么确实没有办法细分用户群体。但你如果能够形成自己固定的设计风格,并且这个风格能够突出,那么就有可能找到精准的用户。
我不了解你们这个行业的情况。或许你可以多跟其他已经成名的纹身师交流一下?
老师看完我有个想法就是,营销思维还是内容的核心,而文案是体现内容的一个载体形式对吧?
能考虑到这一点,说明你对营销的本质看得足够清楚,营销思维应该说是贯穿营销工作的一种工作方法,文案只是起到表达作用,或者说是营销思维的一个结果呈现。
马老师,您好!总结下这堂课:
(1)为什么文案要精准定位?
最终目标是为了获得足够高的转化率。文案首先要能够让受众愿意阅读,然后在阅读中刺激转化,最后实现转化,所以只有精准针对目标用户,满足目标用户的调性、需求等,才有可能有足够的阅读数和转化率。
(2)精准定位的标准是什么?
就像运营工作不是标准化的,精准定位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通过用户反馈数据来验证文案是否足够精准。
(3)如何精准定位?
四个方面:足够精细立体的用户画像、渠道、价格和调性。首先,用户画像方面,切忌是一些定性描述如“热爱生活”、“喜欢思考”、“有市场营销知识学习需求”等主观描述性的维度;渠道方面,每个渠道获取的用户特性有一定的差异,比如三节课在虎嗅网有个人中心,而暖石则没有,可能是因为三节课的课程是不断进阶的,其高阶的课程更多面向工作3年甚至是经验更丰富的互联网职场人士,而虎嗅网是这类目标用户经常获取信息的网站;相反,暖石针对23-28岁的大学毕业生和转行小白,这群人更多的是希望技能得到提升,看虎嗅网的可能性较小。还有就是调性,还是三节课和暖石举例,暖石给人的总体感觉是“草根”,但是“实在”,“平易近人”,用户体验和服务都做得非常好,比如课后问题回答,班班的关怀,心理的辅导等服务,正契合一个新人小白的需求;但是三节课的调性就比较的“高大上”,偏“冷”,比如,没有课后问答,学生很难直接对话老黄(或者是我还么有找到渠道),班班比较冷漠,作业提交后需要等几天才能知道是不是合格了灯等。
最后,还是用三节课和暖石的微信公众号开头的一段文案来举例消化下吧:
三节课:“这里是三节课,一所互联网人的在线大学,相比于‘获取知识”,我们更关注让你切实获得’能力提升‘”。
暖石:“零基础系统学习互联网市场、运营知识,2-4月入职,起薪5000-11000”
作为一个转行的新人,哪一段文案更能打动你?对我而言,当然是暖石,一句话回答了四个问题“谁可以学?”“学习什么?”“学多长时间?”,“学习成果如何?”。这就是一个新人小白最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再看三节课的文案,针对人群“互联网人”,学习内容“能力提升”,哦,好吧,仅仅是因为价格是599元,而且其强大的饥饿营销,所以我购买了课程。当然,这其中也说明了,价格确实也是定位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学习态度很是认真,总结的内容也很到位,理解得透彻、到位,不错!
关于两个不同产品的文案分析,也有自己的思考总结,这一点也很可贵,希望你在学习和工作中能保持这种态度,加油哈!
老师,我总结一下这节课的重点:
1,不管做什么都要提前梳理思路
2,明确目标受众,从3p和调性四个方面着手
3,对用户了解得越细致,用户画像就越立体。把你所投放的渠道里的用户的画像,描述到最小粒度。
4,对用户的描述不能笼统主观,而是客观细致。
另外,在知乎渠道里,可以从用户的基本信息判断ta的收入,从个人描述、关注的、点赞的、日常想法、语言风格等等,可以知道ta的价值观和调性,然后还可以私信进一步了解……根据产品和营销目标,丰富用户画像
请问小马老师,这样总结是否还有不妥之处?
总结得不错。基本将这节课的“中心思想”说清楚了。
有问题随时提问。
马老师,您这节课讲的明确目标,对目标的定位越准确写出来的文案越易引起用户的共鸣。如果拿“暖石网”公众号举例,现在要写一个为暖石网引流的短文案,目标用户会有很多类型的,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想从事互联网工作;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工作了几年想转行,但是苦于没有目标行业,不知道自己适合干嘛;再比如刚从事互联网行业不久,想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我是不是就可以把他们划分成三类人群,他们的痛点都不一样,在写文案的时候分对这三类写出不同的文案,这样是不是会更容易引流?
你的考虑很正确,不同人群在不同阶段的需求都有差别,对产品的价格承受能力也不同,加上不同的产品特点能够带来的利益点是不一样的,在写文案的时候需要结合用户的自身情况来总结。
OK,有问题再来提问。
老师,您好!“对用户的描述,要直达你这个渠道可以拆解到的最小粒度”,这里我还是不太理解,是指不同的渠道,筛选的维度不一样,根据自己的产品及业务需求,选定一些维度(比如年龄、性别等),把用户了解得足够细致,才能够更精准地写出文案去推广吗?麻烦老师举例子解答,谢谢
你对“最小粒度”的理解没错,例子其实在讲这句话的时候有说过,这里再简单说一个吧:男性(一万人)——爱看电影的男性(3000人)——看国外电影的男性(2000人)——喜欢看漫威电影的男性(800人)……你选择爱看电影的男人跟选择爱看漫威电影的男人,当你的产品是手办(尤其是漫威系列手办),你拆分得越细致,覆盖的用户就越精准。
老师您好。
我这里有个自古以来就有的问题,是有鸡先还是有蛋先?
打个比方, 我是根据用户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还是根据我可以做什么就向用户推销什么?
我感觉这个在开始的时候会比较难平衡。不知道老师您是怎么看呢?
营销思维只是方法论,但是战略上的决策该怎么做?(万事都是开头难)这里可能提问得比较广泛。麻烦老师了。
我怎么觉得这个是考清华还是考北大的问题呢?用户需要的东西多了,你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全部需求吧,除非你什么都做(用户想移民火星,好,我来建飞船??做得到吗?很难吧)。我们这节课说的确定目标用户,是建立在产品已经确定的基础上来说的,应该是“我可以做什么”,然后潜在的消费者是哪些,他们可能与这个产品产生的一个需求关系,先去找到他们,然后再根据用户在使用你的产品之后一些反馈,即“他们需要什么”,更好的产品或服务,我再去优化提升,大概是这样。
好的,有什么不懂随时来问。
在听这节课的时候忽然发现淘宝评价,是一个很好的用户调查反馈地啊,脑洞大开的我
想法是正确的,这也是用户调查的方向之一,但需要你具备甄别水军的能力,加油~
譬如8848和小罐茶的定位就特别明确,肯定不是我等屌丝,O(∩_∩)O哈哈哈哈~
是的,但是如果你记住了品牌,等到具备消费能力的时候,你就是产品的用户了……
有消费能力不一定就是企业家,不过有梦想就了不起。
老师,产品的调性要与用户的认知相符合的话,怎么体现产品的调性呢?像新加坡航空公司,我对他的认知就是价格贵但是服务好,全球十佳航空,坐过的人都赞口不绝。这样是不是说明,调性由价格、口碑、评价 、包装等因素来集体体现呢?
“服务好”“坐过的人都赞口不绝”简单来说就是这个产品(航空公司)是比较注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的,如果你也追求服务,那么你就说它的目标用户;价格只是产品筛选用户的一个维度,比如这个航班比国内x航班(这里x没有特指,仅限举例用)贵上一千元,那肯定会筛掉很多人,这个就是课上讲的第二种,即产品价格对用户来说是否能接受。
不不不,产品调性其实比较主观,单纯就是一个产品给用户的直观感受,如果这个产品的气质比较接近使用这个产品的用户的气质,那么用户会更容易认可并产生购买,比如说到手机,小米跟 iPhone给人带来的调性就不一样,不同的人对这两个品牌的认同都不一样;
产品价格不就是我们这节课讲的确定用户的第2种方法吗?价格是一个客观因素,价格多少已经确定,一般来说,奔驰跑车的目标用户不会定为月入三千的小职员。
4P营销理论主要讲产品怎么去建立销售体系,我们这节课讲的这几步是如何选择用户,其实这个等你完成第一个实操练习的时候就知道怎么用了。
能理解就好。有不懂就来问哈。
老师,我有疑惑,我从事的是电商详情页文案的撰写,好比公司现在要推出一款美国进口无糖不含防腐剂蔓越莓果干的,公司给我信息是那款蔓越莓果干就100克价格需要40块钱一包,包装是简单大气的黑蓝色包装,就给我一天时间写出详情页,我都来不及去做用户调查,公司说产品的目标女性生活较为健康有品质的(也是公司根据自己觉得要把这款产品给生活有品质的人士推出的,我觉得他们之前是没有做调查的),我只能按照产品的特点-美国进口、无添加糖,不加防腐剂,产品优点-健康,带来利益-口感不太甜,适合减肥时期零嘴的方向写,可是我总觉得没做用户调查写出的详情页不踏实,总觉得解决不了实际用户的痛点,都是公司觉得,我认为这样写会好一点,那后续我真想了解真实用户的痛点,他们解决了的问题没有?带来了什么好处,我是不是需要检验下我这款产品的销售量,根据销量再找客服留下这些用户,并联系方式,发问卷咨询他们为什么选择这款无糖果干,年龄阶段、地区等用户画像以便后续调整详情页内容更加精准目标用户的需求呢?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来不及给产品的受众做调查的,因此只能根据产品本身最大的优势去写卖点。那么你想到的这个调查用户真正需求的方法,就是营销思维中的根据市场反馈来调整优化,思路是正确的,详情页也不是说一版用到底。
老师你好,有个疑问,如果一款咖啡,她的特色既可以是提神,又可以是香滑,那么我是做2版文案,在同一个渠道做,然后得到2个文案中转化更高的那个文档,接下来就以这个特色的文案进行推广呢?还是提供2个类型的文案,针对不同的客户群进行推广2个不断优化文案和渠道?
更倾向你使用第一个方案,资源都是有限的,在你得出调查数据之后,集中精力在一个渠道推广,是比较有效的做法。
【明确目标受众,从3p和调性四个方面】着手中的“3p”是什么意思
同学好,讲的是营销4P理论,这个百度一下就能看到详细说明,4P主要说了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你可以去看下,这四点也是本节课所说的,如何确定你的目标用户四个原则。
老师,像我们公司做生鲜水果类的,我们的用户其实并不明确,就是针对全人类的那种类型,那这种应该怎么写文案呢?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群众。
怎么会没有确定的目标人群呢?虽然吃水果的人从几岁小孩到百岁老人都有,但是去购买的人其实还是能概括一下的,并且确定了大致购买的人群以后,文案还是有方向的啊,追求新鲜、方便、健康都是可以写的。
发散思维,然后进行用户调查。
你好老师 我现在有暖石三个版本的课程
我发现文案课程变化很大,似乎没有以往讲的那么多了。
课程在不断优化,有删减也有增加,一成不变才可怕。
同类付费课程其实大部分是对文案细分领域的技巧讲解,而暖石更多是从一个公司的整体去理解运营这个岗位的,所以除了文案,还会有营销思维跟职业发展这一类的课程,从思维和职业观层面去结合,才会学得更稳。
老师,看到这里发现文案很多地方和营销思维是互通的,只是说文案更加细致,针对的目标用户更加垂直,写文案的前提是必须要以一个明确的姿态来进行创作,姿态要摆正,如果一个人对我的文案没有兴趣,只能说这个人并不是我的目标用户,可能他确实有我产品的一定需求,但是我写文案要面对的是更加细致的一个群体,并不是这个细分群体以外的人,对于这篇文案来讲能够吸引到极其具有针对性的目标用户就已经完成了使命,并非拓展用户种类。这样理解正确吗?如果正确的话那么之前课程讲到过产品的纵向发展会延伸出很多细分需求,是不是可以针对不同的细分需求来撰写不同的文案来分别取吸引具体的用户呢?
题外话,我总喜欢想到哪说到哪,包括提问时,在打字的过程中我会产生新的想法,有时主题会很不明确,老师觉得我这毛病严重吗,,,我觉得文案思维我可以用在我个人身上了,明确中心思想。
说的有点多了,看会球睡觉。。
看似随意的提问,但是思路是清晰的呀,多想多写,不懂的东西也会慢慢捋顺;
文案与其说与营销思维相通,不如说就是营销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需要先通过【用户调查】,然后具体的文案内容才能根据调查数据来制作,也就是你说的“写文案的前提是必须要以一个明确的姿态来进行创作”;至于用户对你产品有一定需求,其实就是目标用户了,只不过你的文案需要先满足垂直目标人群的需求,然后再深挖不同用户的痛点,用不同的内容来吸引他们的关注和促进转化。
这一课没有说“我觉得用户需要”,因为这些课程讨论的是文案,这些课程里涉及到的用户、产品、卖点等,默认为已经经历过了营销思维的市场调查。
老师,可以这样理解吧
首先要明白自己的产品特性,再根据自己的产品寻找客户,并且知道自己的客户应该有的特性。调查客户是用已确定的去验证用户是否真实需要,并且收集未知,再做相关优化
是的,你的产品能满足用户什么需求,先说出来,然后再调查深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