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转行运营系统课 > 正确的营销思维必经的5个环节
营销工作是一个非常系统科学的学科,并不是每天去脑补什么大创意。一个系统的营销工作包括5个环节:用户调查、内容制作、推广渠道、数据反馈、调整优化
【(2)用户调查——在用户聚集地,观察用户的日常行为和状态,提炼出特点; (3)内容制作——针对此种现象,策划一个内容】用户调查除了用户行为数据以外,我们还需要跟用户1V1进行沟通,来进一步的了解用户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的,内容制作是针对用户存在的问题以及喜好,有针对性的制作内容。
有5个山洞,每个山洞都有一只一摸一样的山羊,有一只老虎,径直走向第4个山洞,把羊吃了,请问老虎为什么吃第四只,答:因为总得吃一只吧。所以你要前进,你要得到反馈,才能获得经验。你要做的是,选择一个渠道投放,回首数据,在数据对比中,你就会了解,应该选择什么渠道了。
平均下载成本有的产品是10块钱,有的是1块钱,无论成本是多少,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来到产品的用户,给产品贡献了多少价值,比如,你是一个卖别墅的APP,即使你的平均下载成本是1000块钱,但是你每1000人,就能卖2套别墅,一套别墅售价3000万,盈利1000万,这个下载成本也是划算的。要看收益
1、一个渠道所能承载的用户量是有限的,要对各个渠道的投放进行合理的分配,才能让更多的目标用户接触到你的产品。
2、因为你的目标用户在不同渠道都是同一类人,他们对内容的喜好程度的一样的,所以不需要二次测试。
这两种逻辑,独立来看,都没有问题,他们也没有必要放在一起去对比。2/8原则来举例子,20%的暖石用户创造UGC给80%的人来看。这个没有问题。另一边,我们仍然需要知道,我们80%的付费用户,是什么年龄,是什么需求选择了暖石,这两件事情并不冲突。
【5个环节中的内容制作,是针对产品内容的制作还是广告内容的制作?】都需要,但是这里说的是广告内容
【需不需要把他们获得的用户需求资料在运用到广告制作的同时,也运用到产品本身的改善上?】需要
【通过用户调查获得用户需求并且改善产品,这也是营销人员的任务吗?】营销人员反馈需求给产品,是为了大家把事情做的更好,如果没有要求你做,你做了那你价值也会更大。
1.【对于现今大数据时代。群体性画像已经变得相当容易】你这句话怎么理解。或者你为什么觉得大数据和你的具体业务有关系。2.暖石算是一个小公司,至少暖石在刚刚上线的时候是一个小公司,我们显然需要去做用户调查,我们只访问了50个用户,这算微量么,这个调查对暖石的发展至关重要。3.你举得例子,大家“觉得”会买,但是没买,这就是一个非常正常的验证过程。只要真正付费才能验证用户的需求。4.小数据当然可以做出用户画像
[假设平均有效下载的成本是20元,那么就是划算的]假设。。。假。。。
课程中讲过的,营销就是一道数学函数题,只要盈利大于成本,那意味着可以无限增加投入,你要做的,就是找到利益最大的那个点。如果说参考数据,那就是是否盈利大于成本
针对不同的渠道和产品形态,测试的方式多种多样,一句话概括就是:用小快灵的方式代替大而全,快速测试快速接受回馈,得到验证后再进行大规模扩大。前期的这个小快灵的方式都属于测试。随便举个例子:针对产品卖点和用户痛点的测试,你可以先做一个简易的demo样本给用户试用来取得验证——即小快灵测试思维。
老师,我们做的是互联网金融,只能线上进行交流,如果想做用户调查是不是需要一对一在线上沟通,事先制作好一定的交流课题呢?
对于用户调查这块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具体去执行,之前都是通过网上搜索大数据,但好像没有什么针对性,做出的内容反馈效果也不好。
同学你好,【如果想做用户调查是不是需要一对一在线上沟通,事先制作好一定的交流课题呢?】是的,调查前我们应该做好规划,比如要问哪些问题,怎么调动用户参与调查的意愿,怎么引导用户输出我们想要的信息。这样1.可以确保调查的效果;2.避免过多地打扰用户。
【对于用户调查这块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具体去执行,之前都是通过网上搜索大数据,但好像没有什么针对性,做出的内容反馈效果也不好。】大数据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针对公司的业务,针对我们的产品,还是应该聚焦在我们的用户本身。
没有一个通吃的营销方法,也没有一个通用的测试方法,测试就需要你结合自己的业务去,暖石通过投放内容,在回收到了数据这个是一个测试方法,某个同学做线下活动,通过掏垃圾筒回收传单的数量测试文案,那么我们看到,如果GA的方法放到线下就完全没办法用了,所以并不存在通吃的测试方法,我们的测试是为了给自己的调整提供方向,需要不断的去做测试
老师,我是做语言线上教育的,我目前将课程投放到三方平台上,网易云、搜狐等。在这平台上,我无法监测到用户的行为,针对三方平台,应该如何做?
同学好,你可以通过一些迂回的方式来监测,比如不同的渠道的课程留不同的qq号、微信号,这样就能判断是哪个渠道来的。我们要学的是数据思维,不是数据工具,没有工具直接监测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迂回监测。多思考和学习,你的思路会更清晰,加油
思考,得到app每周邀请开过课的大咖老师来做直播,这背后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能想到的:
1.用户方面:
2.内容方面:直播的内容主要是老师围绕直播的主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内容质量是很高的了,不过,这其中老师也会根据主题,说一些在课上讲过的内容,这一方面是和买过课的用户互动,另一方面,会对不知道课程内容的用户心里留下“到底是什么内容”的疑惑,这就是在进一步转化这些还没有买课的用户;
除了老师分享,期间也会有主持人插播广告,通常是以个人案例和身边同事的案例,说明自己听完课收获了什么什么,有什么什么改变,现身说法,抛出购买课程的二维码,或者其它的购买方式,引导购买;
另外,直播页面中,还有同步记录,同步把直播中的内容用文字的形式发出来,再让用户看到,这样做可能后进来的用户翻翻前面的记录,就知道之前说了什么,增加用户的体验感,记录旁边会有一个闪烁的课程产品图标,点击就可以购买,增加转化节点。
3.数据方面:之前听过几次得到的例会,脱不花说过每次直播之后的数据增长情况,都蛮可观的,说明这种方式是有效果的,可以带来有效的流量,就渐渐成为固定的活动了,就像罗胖每天早上六十秒,产品化了。
4.其它方面:直播期间,有用户讨论的地方,用户可以边看直播边讨论,猜测这里可能会有工作人员带带节奏,买过的用户说一下课程质量不错,那对于新用户来说,就会增加他们购买的动力;
直播中,还会引导用户将直播分享到朋友圈、微博,扩大传播,带来更多的新用户。
总结就是,得到大咖的直播,对老用户是提升他们的使用体验,增加服务,维系和老用户的关系,减少老用户流失;吸引新用户,促成转化。
啰嗦了一大堆,还请老师看看这个分析的思路是否正确,哪里有需要改进或者再深入思考的地方~麻烦老师啦~
喵瑞同学你好,你的总结和分析能力非常好,也能把课中学到了联系到身边的事例,必须给你打call,加油!老师期待你更多的思考
别客气,总结和复盘,进步飞快,加油
语速略快了哈。。。。看完不知道要问啥,是因为我自己都没有思考了吗。。。
谢谢同学你的反馈,我们已经将你的反馈记录在课程迭代日记里,会尽快更新的。学习不是为了问问题,自己理解了就行。
像伟大安妮这些营销案例,有什么网站可以找到相关信息吗? 还是自己看到流行的广告,自己去分析,整理?
同学好,可以去socialbeta这个网站看下。
这是我分析的最近热点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案例,请老师点评指正。
用户调查:关注职场和个人成长公众号,用户群体为上班族,根据过往公众号内容调查发现,职场励志类受上班族欢迎。目标引导粉丝关注个人公众号,提高个人知名度。
内容制作:打情感牌,追求梦想,根据热点新闻摩拜单车被美团收购作为切入点,利用摩拜电单车创始人的奋斗史,论述观点你的同龄人正在无抛弃你,引起上班族共鸣。
投放渠道:上班族喜欢使用微信,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迅速传播,后在微博继续传播,获得10W+阅读量
数据反馈:4月4日发布,刷爆微信朋友圈,4月6日微博大V韩寒发微博怒怼此文,登上微博热门话题,
内容调优:转化效果好,投入扩大,4月7日王耳朵先生发布致大V韩寒一文,再一次获得10W阅读量。
同学好,首先为你的思考点赞,分析很好,但有个小问题,要先明确营销的主体,是美团?摩拜公关部?韩寒?某个公众号?营销的目的是什么,是让美团更知名?让摩拜估值更高?大V利用热点赚关注?营销的主体不同,目的也会不同,不能大杂烩的去分析。记住,多思考多实践,你的思路会越来越清晰,加油
嗯嗯,没问题
这节课的重点:了解正确的营销思维过程必经的5个环节是什么?
1,、用户调查
2、内容制作
3、渠道投放
4、数据反馈
5、调整优化
视频中举例来说:推广目标是让大家下载快看漫画,我这里的疑问是:首先快看漫画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他怎么知道这个产品别人是否需要?它前期是怎么调查出来的?怎么知道使用这个产品的目标群体是谁的?目标群体聚集在哪里?(好吧,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是想知道快看漫画是怎么从无到有的?)
1,用户调查需要知道目标群体处于哪个年龄阶段?收入如何?目前状态如何?(包括社会身份状态和此阶段的心理状态)基于这些状态下,他有什么困惑?自己是怎么解决这个困惑的?然后再了解他需要怎样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个解决方案想达到什么目的?(就是深层需求)稍微有点明白批改老师为什么说1v1调查时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了。
2、内容制作,根据用户调查的反馈结果来制作能帮助用户,无论是戳中痛点帮助用户缓解情绪也好(有趣层面)还是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也好(有用层面)
3、投放渠道(也可先筛选出多个渠道),根据基于用户调查结果上制作出的内容,来寻找目标群体聚集的地方进行投放测试。
4、数据反馈,根据投放效果来看哪个渠道的投放效果好。如果都不好那就是内容的问题(疑问:怎么知道内容不好在哪里,该根据什么来衡量呢?)
5、调整优化,根据渠道反馈后来调整优化。筛选出最优投放渠道后,并且也已经验证了结果。这时也可以选择目标群体聚集的次优渠道(比如简书、公众号…)来进行投放来达到目标。
PS:老师,也不知道理解得对不对?我感觉自己理解并提问的很乱,也请老师给我建议些能够更好简明扼要表达方式,便于老师和我可以更高效的沟通。辛苦老师了,感谢!
同学,依次回答你的问题:
1.【其实我是想知道快看漫画是怎么从无到有的】这个作为外部的视角,我们也是无从得知的,但是任何一个成功的产品一定是起源于市场和需求,这个就靠平日的发掘和积累了。
2.【数据反馈,根据投放效果来看哪个渠道的投放效果好。如果都不好那就是内容的问题】这个结论有点过于绝对了同学,效果不好可能的因素会有很多,内容本身,发布时间,渠道属性和机制等等,需要一个一个去测试找出问题所在。
3.其他部分没有问题,遇到问题不要客气,欢迎来提问。
张君老师你好,我入职了混沌大学上海分社,主要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目前对运营方面有点困扰
1.目前公众号的定位为付费用户的服务和非付费用户的引流。主要以后者为主。目前的课程主要为混沌大学的课程复盘+UGC(用户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笔记)+线下活动的宣传。可以看出公众号的内容主要以服务付费用户为主,和定位有偏差,并没有针对潜在用户的内容,也寻找不到潜在用户来做用户调查。
2.混沌大学的课程由于质量很高,目前靠的是口碑传播,并没有有效的数据反馈用户是从哪一个渠道过来的?不知道怎么做有效的数据反馈。
3.今年的目标是让上海的付费用户达到20万,目前为12万。这种比较地域性的公司有没有好的推广方案。微博粉丝通可以进行地域投放。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方式?
4.其实以上三个问题总结来看应该是我对地域性的公司的限制,不知道如何入手?
同学好,老师来一一解答你的问题:
1.潜在用户不是等着你来调研的,要不然怎么是潜在用户呢,既然你们已经有了付费用户,那么根据付费用户的画像特征去寻找类似的人,就是潜在的用户了;
2.都有用户了,怎么做不了调研呢,最简单的就是1V1调研,你是怎么来的?是听了哪个朋友的介绍吗?
3.没有一种方案是普适的,也没有投放方式是普适的,只有营销的思维和逻辑是可以适用的,你需要搞清楚你的用户来源以及产品卖点,然后找到合适的渠道用适合的内容去吸引目标用户,这些在后面的课程中都会讲到,
4.很多时候限制都是自己加的,好好学习后面的课程,你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加油
这课程中说的,众多的大号转发了伟大的安妮的微博,但是没有在第一时间转发,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当这条微博发出去的时候,安妮在测试自然状态下能带来多少的下载量?如果划算,就再花钱叫大号一起转发
没错的同学,是你理解的这个意思,在初步验证后,才去找大号转发进行扩大的。
老师,你好。在视频中听你说到微博的特性,能不能说的详细点呢?还有知乎、今日头条、微信这几个平台的特性又是什么?
同学好,这几个都是大平台,用户基数都很大,微博侧重娱乐一些,知乎侧重高质量回答,头条跟微信公众号类似,不过头条是机器算法推荐,微信生态相对封闭一些。这几个平台的用户种类都很多,根据自身业务去结合就好。
不客气,加油
语速有点太快了
get,已收到,已经将你的反馈记录在课程迭代日记里,会尽快更新的,再次感谢,欢迎多多反馈。
老师您好,这节课的疑问比较多,希望得到您的解答。
1.关于用户调查。课程中的例子,用户调查主要是通过对历史内容数据的一个分析而来的吗?用户调查的具体方式有哪些?如果是一个新账号,没有历史数据,怎样做有效的用户调查呢?这一块后面的课程是否会细说?
2.课程提到,在一开始就要定好这次营销的目标--下载漫画。但是,我的理解是,这只是一个笼统的目标,并没有清晰量化的目标,下载一次也算成功,还是必须下载1000次以上才满足成本要求?那这个成本又是怎么算的?
3.关于收益。因为对成本不清楚,所以没有标杆,课程里的后来找大V推广到底划不划算,这个结果怎么来得还是不明白。老师能不能说明一下,文中的案例成本收益都分为哪几部分?如何去评判一个营销事件成功不成功呢?
同学好,老师来一一回答你的问题:
1.有历史数据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来找到一些规律,没有的话就通过调研去测试很分析,积累一段时间就有了。调研可以是问卷也可以是1V1,具体后面的调研课程都会讲到;
2.这只是个大目标,当然会拆分出详细的数据目标,具体是多少,根据自身的预期和实际情况来制定,比如预算10000,平均一个下载假如按50个计算,那么下载200个就是符合预期的;
3.收益就是获得app下载用户,成本就是花的推广费用。评价营销事件成不成功,看有没有完成营销目标就可以。
老师,关于数据反馈和调整优化里面有很多没懂,下载这个app需要付费吗?文中讲到花了1000元挣回了800次下载还有n次测试是什么?还有30个大号转发打包价55000?
我有些不知所措
同学好,下载app是不需要付费的,但是推广app是要花钱的,你做了个app,没人知道,你想让大V帮你推广,那么就需要支付给他们广告费。比如例子中的这些大号,他们不会免费帮你转发广告的,55000是你付给他们的广告费。
嗯嗯,可以这么理解。测试是测试发布后的下载量,这个也没问题。
关于用户调查,采用哪些方式或渠道来获取调查结果会较为稳妥额呢~?关于投放渠道是否是付费的投放,例如顶置头条的方式的效益会较为有效,其成本是否划得来呢~?
同学好,首先为你的勤于思考点赞,用户调研的方式可是用问卷,也可以1V1调研,根据你的产品和业务,对目标人群所在的圈子、聚集地做调研就行,成本是否划算需要结合实际做评估,比如这个置顶能给你带来30000元转化,费用是3000元,那么就是划算的,如果带来3000的转化,费用是30000,那么就是不划算的。多思考多实践,你会明白得更深刻,加油
整体方向没有问题,为你的思考总结点赞。最后一处调整优化除了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以外,还要学会用更多的资源获取翻倍的收益。
我们会尝试更快地回答大家的问题,随时有问题记得来反馈,欢迎提问和各种吐槽。咱们一起加油。
营销工作是一个非常系统科学的学科,并不是每天去脑补什么大创意。一个系统的营销工作包括5个环节:用户调查、内容制作、推广渠道、数据反馈、调整优化
【(2)用户调查——在用户聚集地,观察用户的日常行为和状态,提炼出特点; (3)内容制作——针对此种现象,策划一个内容】用户调查除了用户行为数据以外,我们还需要跟用户1V1进行沟通,来进一步的了解用户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的,内容制作是针对用户存在的问题以及喜好,有针对性的制作内容。
有5个山洞,每个山洞都有一只一摸一样的山羊,有一只老虎,径直走向第4个山洞,把羊吃了,请问老虎为什么吃第四只,答:因为总得吃一只吧。所以你要前进,你要得到反馈,才能获得经验。你要做的是,选择一个渠道投放,回首数据,在数据对比中,你就会了解,应该选择什么渠道了。
平均下载成本有的产品是10块钱,有的是1块钱,无论成本是多少,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来到产品的用户,给产品贡献了多少价值,比如,你是一个卖别墅的APP,即使你的平均下载成本是1000块钱,但是你每1000人,就能卖2套别墅,一套别墅售价3000万,盈利1000万,这个下载成本也是划算的。要看收益
1、一个渠道所能承载的用户量是有限的,要对各个渠道的投放进行合理的分配,才能让更多的目标用户接触到你的产品。
2、因为你的目标用户在不同渠道都是同一类人,他们对内容的喜好程度的一样的,所以不需要二次测试。
这两种逻辑,独立来看,都没有问题,他们也没有必要放在一起去对比。2/8原则来举例子,20%的暖石用户创造UGC给80%的人来看。这个没有问题。另一边,我们仍然需要知道,我们80%的付费用户,是什么年龄,是什么需求选择了暖石,这两件事情并不冲突。
【5个环节中的内容制作,是针对产品内容的制作还是广告内容的制作?】都需要,但是这里说的是广告内容
【需不需要把他们获得的用户需求资料在运用到广告制作的同时,也运用到产品本身的改善上?】需要
【通过用户调查获得用户需求并且改善产品,这也是营销人员的任务吗?】营销人员反馈需求给产品,是为了大家把事情做的更好,如果没有要求你做,你做了那你价值也会更大。
1.【对于现今大数据时代。群体性画像已经变得相当容易】你这句话怎么理解。或者你为什么觉得大数据和你的具体业务有关系。2.暖石算是一个小公司,至少暖石在刚刚上线的时候是一个小公司,我们显然需要去做用户调查,我们只访问了50个用户,这算微量么,这个调查对暖石的发展至关重要。3.你举得例子,大家“觉得”会买,但是没买,这就是一个非常正常的验证过程。只要真正付费才能验证用户的需求。4.小数据当然可以做出用户画像
[假设平均有效下载的成本是20元,那么就是划算的]假设。。。假。。。
课程中讲过的,营销就是一道数学函数题,只要盈利大于成本,那意味着可以无限增加投入,你要做的,就是找到利益最大的那个点。如果说参考数据,那就是是否盈利大于成本
针对不同的渠道和产品形态,测试的方式多种多样,一句话概括就是:用小快灵的方式代替大而全,快速测试快速接受回馈,得到验证后再进行大规模扩大。前期的这个小快灵的方式都属于测试。随便举个例子:针对产品卖点和用户痛点的测试,你可以先做一个简易的demo样本给用户试用来取得验证——即小快灵测试思维。
老师,我们做的是互联网金融,只能线上进行交流,如果想做用户调查是不是需要一对一在线上沟通,事先制作好一定的交流课题呢?
对于用户调查这块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具体去执行,之前都是通过网上搜索大数据,但好像没有什么针对性,做出的内容反馈效果也不好。
同学你好,【如果想做用户调查是不是需要一对一在线上沟通,事先制作好一定的交流课题呢?】是的,调查前我们应该做好规划,比如要问哪些问题,怎么调动用户参与调查的意愿,怎么引导用户输出我们想要的信息。这样1.可以确保调查的效果;2.避免过多地打扰用户。
【对于用户调查这块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具体去执行,之前都是通过网上搜索大数据,但好像没有什么针对性,做出的内容反馈效果也不好。】大数据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针对公司的业务,针对我们的产品,还是应该聚焦在我们的用户本身。
没有一个通吃的营销方法,也没有一个通用的测试方法,测试就需要你结合自己的业务去,暖石通过投放内容,在回收到了数据这个是一个测试方法,某个同学做线下活动,通过掏垃圾筒回收传单的数量测试文案,那么我们看到,如果GA的方法放到线下就完全没办法用了,所以并不存在通吃的测试方法,我们的测试是为了给自己的调整提供方向,需要不断的去做测试
老师,我是做语言线上教育的,我目前将课程投放到三方平台上,网易云、搜狐等。在这平台上,我无法监测到用户的行为,针对三方平台,应该如何做?
同学好,你可以通过一些迂回的方式来监测,比如不同的渠道的课程留不同的qq号、微信号,这样就能判断是哪个渠道来的。我们要学的是数据思维,不是数据工具,没有工具直接监测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迂回监测。多思考和学习,你的思路会更清晰,加油
思考,得到app每周邀请开过课的大咖老师来做直播,这背后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能想到的:
1.用户方面:
2.内容方面:直播的内容主要是老师围绕直播的主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内容质量是很高的了,不过,这其中老师也会根据主题,说一些在课上讲过的内容,这一方面是和买过课的用户互动,另一方面,会对不知道课程内容的用户心里留下“到底是什么内容”的疑惑,这就是在进一步转化这些还没有买课的用户;
除了老师分享,期间也会有主持人插播广告,通常是以个人案例和身边同事的案例,说明自己听完课收获了什么什么,有什么什么改变,现身说法,抛出购买课程的二维码,或者其它的购买方式,引导购买;
另外,直播页面中,还有同步记录,同步把直播中的内容用文字的形式发出来,再让用户看到,这样做可能后进来的用户翻翻前面的记录,就知道之前说了什么,增加用户的体验感,记录旁边会有一个闪烁的课程产品图标,点击就可以购买,增加转化节点。
3.数据方面:之前听过几次得到的例会,脱不花说过每次直播之后的数据增长情况,都蛮可观的,说明这种方式是有效果的,可以带来有效的流量,就渐渐成为固定的活动了,就像罗胖每天早上六十秒,产品化了。
4.其它方面:直播期间,有用户讨论的地方,用户可以边看直播边讨论,猜测这里可能会有工作人员带带节奏,买过的用户说一下课程质量不错,那对于新用户来说,就会增加他们购买的动力;
直播中,还会引导用户将直播分享到朋友圈、微博,扩大传播,带来更多的新用户。
总结就是,得到大咖的直播,对老用户是提升他们的使用体验,增加服务,维系和老用户的关系,减少老用户流失;吸引新用户,促成转化。
啰嗦了一大堆,还请老师看看这个分析的思路是否正确,哪里有需要改进或者再深入思考的地方~麻烦老师啦~
喵瑞同学你好,你的总结和分析能力非常好,也能把课中学到了联系到身边的事例,必须给你打call,加油!老师期待你更多的思考
别客气,总结和复盘,进步飞快,加油
语速略快了哈。。。。看完不知道要问啥,是因为我自己都没有思考了吗。。。
谢谢同学你的反馈,我们已经将你的反馈记录在课程迭代日记里,会尽快更新的。学习不是为了问问题,自己理解了就行。
像伟大安妮这些营销案例,有什么网站可以找到相关信息吗? 还是自己看到流行的广告,自己去分析,整理?
同学好,可以去socialbeta这个网站看下。
这是我分析的最近热点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案例,请老师点评指正。
用户调查:关注职场和个人成长公众号,用户群体为上班族,根据过往公众号内容调查发现,职场励志类受上班族欢迎。目标引导粉丝关注个人公众号,提高个人知名度。
内容制作:打情感牌,追求梦想,根据热点新闻摩拜单车被美团收购作为切入点,利用摩拜电单车创始人的奋斗史,论述观点你的同龄人正在无抛弃你,引起上班族共鸣。
投放渠道:上班族喜欢使用微信,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迅速传播,后在微博继续传播,获得10W+阅读量
数据反馈:4月4日发布,刷爆微信朋友圈,4月6日微博大V韩寒发微博怒怼此文,登上微博热门话题,
内容调优:转化效果好,投入扩大,4月7日王耳朵先生发布致大V韩寒一文,再一次获得10W阅读量。
同学好,首先为你的思考点赞,分析很好,但有个小问题,要先明确营销的主体,是美团?摩拜公关部?韩寒?某个公众号?营销的目的是什么,是让美团更知名?让摩拜估值更高?大V利用热点赚关注?营销的主体不同,目的也会不同,不能大杂烩的去分析。记住,多思考多实践,你的思路会越来越清晰,加油
嗯嗯,没问题
这节课的重点:了解正确的营销思维过程必经的5个环节是什么?
1,、用户调查
2、内容制作
3、渠道投放
4、数据反馈
5、调整优化
视频中举例来说:推广目标是让大家下载快看漫画,我这里的疑问是:首先快看漫画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他怎么知道这个产品别人是否需要?它前期是怎么调查出来的?怎么知道使用这个产品的目标群体是谁的?目标群体聚集在哪里?(好吧,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是想知道快看漫画是怎么从无到有的?)
1,用户调查需要知道目标群体处于哪个年龄阶段?收入如何?目前状态如何?(包括社会身份状态和此阶段的心理状态)基于这些状态下,他有什么困惑?自己是怎么解决这个困惑的?然后再了解他需要怎样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个解决方案想达到什么目的?(就是深层需求)稍微有点明白批改老师为什么说1v1调查时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了。
2、内容制作,根据用户调查的反馈结果来制作能帮助用户,无论是戳中痛点帮助用户缓解情绪也好(有趣层面)还是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也好(有用层面)
3、投放渠道(也可先筛选出多个渠道),根据基于用户调查结果上制作出的内容,来寻找目标群体聚集的地方进行投放测试。
4、数据反馈,根据投放效果来看哪个渠道的投放效果好。如果都不好那就是内容的问题(疑问:怎么知道内容不好在哪里,该根据什么来衡量呢?)
5、调整优化,根据渠道反馈后来调整优化。筛选出最优投放渠道后,并且也已经验证了结果。这时也可以选择目标群体聚集的次优渠道(比如简书、公众号…)来进行投放来达到目标。
PS:老师,也不知道理解得对不对?我感觉自己理解并提问的很乱,也请老师给我建议些能够更好简明扼要表达方式,便于老师和我可以更高效的沟通。辛苦老师了,感谢!
同学,依次回答你的问题:
1.【其实我是想知道快看漫画是怎么从无到有的】这个作为外部的视角,我们也是无从得知的,但是任何一个成功的产品一定是起源于市场和需求,这个就靠平日的发掘和积累了。
2.【数据反馈,根据投放效果来看哪个渠道的投放效果好。如果都不好那就是内容的问题】这个结论有点过于绝对了同学,效果不好可能的因素会有很多,内容本身,发布时间,渠道属性和机制等等,需要一个一个去测试找出问题所在。
3.其他部分没有问题,遇到问题不要客气,欢迎来提问。
张君老师你好,我入职了混沌大学上海分社,主要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目前对运营方面有点困扰
1.目前公众号的定位为付费用户的服务和非付费用户的引流。主要以后者为主。目前的课程主要为混沌大学的课程复盘+UGC(用户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笔记)+线下活动的宣传。可以看出公众号的内容主要以服务付费用户为主,和定位有偏差,并没有针对潜在用户的内容,也寻找不到潜在用户来做用户调查。
2.混沌大学的课程由于质量很高,目前靠的是口碑传播,并没有有效的数据反馈用户是从哪一个渠道过来的?不知道怎么做有效的数据反馈。
3.今年的目标是让上海的付费用户达到20万,目前为12万。这种比较地域性的公司有没有好的推广方案。微博粉丝通可以进行地域投放。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方式?
4.其实以上三个问题总结来看应该是我对地域性的公司的限制,不知道如何入手?
同学好,老师来一一解答你的问题:
1.潜在用户不是等着你来调研的,要不然怎么是潜在用户呢,既然你们已经有了付费用户,那么根据付费用户的画像特征去寻找类似的人,就是潜在的用户了;
2.都有用户了,怎么做不了调研呢,最简单的就是1V1调研,你是怎么来的?是听了哪个朋友的介绍吗?
3.没有一种方案是普适的,也没有投放方式是普适的,只有营销的思维和逻辑是可以适用的,你需要搞清楚你的用户来源以及产品卖点,然后找到合适的渠道用适合的内容去吸引目标用户,这些在后面的课程中都会讲到,
4.很多时候限制都是自己加的,好好学习后面的课程,你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加油
这课程中说的,众多的大号转发了伟大的安妮的微博,但是没有在第一时间转发,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当这条微博发出去的时候,安妮在测试自然状态下能带来多少的下载量?如果划算,就再花钱叫大号一起转发
没错的同学,是你理解的这个意思,在初步验证后,才去找大号转发进行扩大的。
老师,你好。在视频中听你说到微博的特性,能不能说的详细点呢?还有知乎、今日头条、微信这几个平台的特性又是什么?
同学好,这几个都是大平台,用户基数都很大,微博侧重娱乐一些,知乎侧重高质量回答,头条跟微信公众号类似,不过头条是机器算法推荐,微信生态相对封闭一些。这几个平台的用户种类都很多,根据自身业务去结合就好。
不客气,加油
语速有点太快了
get,已收到,已经将你的反馈记录在课程迭代日记里,会尽快更新的,再次感谢,欢迎多多反馈。
老师您好,这节课的疑问比较多,希望得到您的解答。
1.关于用户调查。课程中的例子,用户调查主要是通过对历史内容数据的一个分析而来的吗?用户调查的具体方式有哪些?如果是一个新账号,没有历史数据,怎样做有效的用户调查呢?这一块后面的课程是否会细说?
2.课程提到,在一开始就要定好这次营销的目标--下载漫画。但是,我的理解是,这只是一个笼统的目标,并没有清晰量化的目标,下载一次也算成功,还是必须下载1000次以上才满足成本要求?那这个成本又是怎么算的?
3.关于收益。因为对成本不清楚,所以没有标杆,课程里的后来找大V推广到底划不划算,这个结果怎么来得还是不明白。老师能不能说明一下,文中的案例成本收益都分为哪几部分?如何去评判一个营销事件成功不成功呢?
同学好,老师来一一回答你的问题:
1.有历史数据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来找到一些规律,没有的话就通过调研去测试很分析,积累一段时间就有了。调研可以是问卷也可以是1V1,具体后面的调研课程都会讲到;
2.这只是个大目标,当然会拆分出详细的数据目标,具体是多少,根据自身的预期和实际情况来制定,比如预算10000,平均一个下载假如按50个计算,那么下载200个就是符合预期的;
3.收益就是获得app下载用户,成本就是花的推广费用。评价营销事件成不成功,看有没有完成营销目标就可以。
老师,关于数据反馈和调整优化里面有很多没懂,下载这个app需要付费吗?文中讲到花了1000元挣回了800次下载还有n次测试是什么?还有30个大号转发打包价55000?
我有些不知所措
同学好,下载app是不需要付费的,但是推广app是要花钱的,你做了个app,没人知道,你想让大V帮你推广,那么就需要支付给他们广告费。比如例子中的这些大号,他们不会免费帮你转发广告的,55000是你付给他们的广告费。
嗯嗯,可以这么理解。测试是测试发布后的下载量,这个也没问题。
关于用户调查,采用哪些方式或渠道来获取调查结果会较为稳妥额呢~?关于投放渠道是否是付费的投放,例如顶置头条的方式的效益会较为有效,其成本是否划得来呢~?
同学好,首先为你的勤于思考点赞,用户调研的方式可是用问卷,也可以1V1调研,根据你的产品和业务,对目标人群所在的圈子、聚集地做调研就行,成本是否划算需要结合实际做评估,比如这个置顶能给你带来30000元转化,费用是3000元,那么就是划算的,如果带来3000的转化,费用是30000,那么就是不划算的。多思考多实践,你会明白得更深刻,加油
整体方向没有问题,为你的思考总结点赞。最后一处调整优化除了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以外,还要学会用更多的资源获取翻倍的收益。
我们会尝试更快地回答大家的问题,随时有问题记得来反馈,欢迎提问和各种吐槽。咱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