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转行运营系统课 > 产品刚刚上线,付费用户调查思维与行动重点
产品刚刚上线的阶段,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调整产品和营销内容的关键时期,调查的重点分为调查付费用户和未付费用户,这节课我们讲的是:如何调查付费用户
1、用户付费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你的产品解决了他们的什么问题,价格是次要的,你需要了解的是他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选择付费吗,他付费的接受度在哪里。这个接受度并不是直接去问用户他觉得多少价格合理,而是通过价格去测试去筛选出来
2、你说的没错,用户永远想的是免费,所以说到价格不是去问用户的,是你把价格订好,然后去看用户反馈就好了
老师,那个问题构成中的“为何选择本产品”和“为什么愿意深入了解本产品”我感觉描述的都是一个问题,老师你怎么看,可以举个具体的例子吗?
同学,我用一个例子来解答你这个疑问:
从前有一个同学小A,他注册了暖石的账号,每天都频繁登录去试听课程,并且浏览各个页面,去看帖子,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后,他选择付费了。我们会对其进行调查——
①为何选择暖石?——答:因为我想要通过学习两个月转行入职新媒体运营。
②为什么愿意深入了解暖石?——答:因为在看到了社区帖子后,对暖石产生了信任感,于是尝试自己试听课程,考察产品、了解产品,从而考虑要不要付费。
同学,首先为你的持续思考点赞。
学习过程中注意一点:所有课中的例子都注重思维,千万不要将其生搬硬套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去,因为不同公司和产品对应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所以绝对没有固定的工作模板可以套用。
课中的例子很适用于暖石这一类转化决策周期>1天的产品,所以这两个问题对于暖石后期工作的改进方向会有不同的指导意义。实际工作中也是一样,我们需要根据我们后期工作的目的来制定每一次调查的重点和话术,怕用户混淆就注意话术设置,这些都不是问题。
是先大概了解用户的情况,做出一些归纳总结,比如用户大概是什么群体,大概是冲着什么来买的产品,这样可以给你的初期调查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你理解得很对。
比如说暖石一开始卖点是帮助即将面临求职的大学生系统掌握互联网营销知识。但是后期调查了我们付费用户群体却发现我们的主流用户是毕业1-3年在在职转行人群。
具体的用户行为以及用户需求是在不断调查中验证的。
价格直接问用户这个是不合适的,用户永远想要的是免费,定价是需要了解用户对你产品以及配套的服务的满意程度综合评判你目前的价格是高了还是低了,如果对你各项服务满意度比较低,那么你的价格就是高了,需要的是提升服务质量,让你的价格和服务相匹配。
1、调查问卷的来源是1v1的问题得来的,你说的这个抽查、普查不是很形象的。2、麦克表单
【1.比如说App需要更新版本,不确定要新增哪些功能,准备做一波用户调查。】产品的迭代需求是从用户反馈的需求来的,你一开始设定问题让用户去回答,这个就是不合理的,比如暖石,假如问用户你是否需要PPT制作的课程,很多同学回答需要,但是课程上线以后却没多少人看,所以产品迭代应该是用户主动反馈给你他需要什么内容,比如现在的营销策划课程就是用户主动反馈的需求。表单中直接放链接给用户也可以给用户填写,数据量不是特别大不需要设置端口。
因为在产品上线之前,你需要更细致的调查,你要知道用户使用产品的神态、原因,每一个细节。当然,不是说付费用户做问卷,就是因为不重视调查。事实上在刚刚开始调查付费用户的时候,也是1v1的人工调查,只不过随着调查经验的积累,调查的内容相对模块化,所以逐渐演变成了问卷,因为问卷足够能解决问题。同时,还在做部分的人工调查,这是持续的工作,会随时修改更新调查问卷。get?我说明白了吗?
举个例子:参考你刚购买暖石会员时为了加入会员群而填写的那张调查问卷。
这就是融到了产品中的用户调查。
1、暖石的付费后弹出调查问卷就是把问卷做到产品里面,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就可以把调查做进产品。2、产品上线前的定价是根据用户调查来,看产品能不能解决用户的问题,用户愿不愿意为你的产品付费,用户为你付费的接受程度在哪里,产品上线后的价格同样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来进行调整,用户认为自己的享受的服务超出价值预期就可以考虑提高价格,用户觉得低于预期,就要提升你的服务质量了。总之价格是否合理是需要用户反馈和用户购买的这些行为数据来综合判断的。
调查问卷多久需要迭代或者换一份新的,因为1年前的数据和1年后的数据会在问卷后台重叠
“调查问卷多久需要迭代或者换一份新的”同学很清楚,这个是没有标准的,因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具体业务,不同的人群习惯,都会导致每一个业务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以及每一个业务数据波动的情况也不一样。
我的建议是,在产品有所改动,需要有针对性的看改动后的情况的时候,改。
老师,购买目的和最需要什么,以及为什么吸引?
这三个地方麻烦老师给举个例子说明下
同学好,比如购买目的是给爸妈买个手机,最需要的是声音大,但我可能最终是被外观所吸引。
今天网易严选给我的邮箱发了调查问卷,为了了解问卷内容设置,一口气做完近五十题,体验了一把被调查者的感受。然后又以运营者的角度分析他们的优缺点,并乐在其中。来暖石的小变化就是,不但乐意接销售人员的传单和调研者的问卷,还开始认真研究起来了哈哈。
看起来同学你的状态非常棒,加油,多分析多总结你会进步飞快
别客气,也祝你周末愉快
老师,这个问题我也在社区里面问了,我就想问一下如何高效快速的记课堂笔记呢?我感觉老师讲的每个点都很重要,但是如果都记录下来感觉整堂课都在记笔记了。
同学好,老师的建议是看完课程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能把主要意思复述清楚了就基本掌握了,记笔记的目的也是为了理解课程,不要为了做而做。
不客气,有问题随时来问。
老师,我已经刷完营销思维的课程了,也做了笔记,平常也会去复习一下和重新观看视频,但是经常性的记不住,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同学好,一是多理解和用自己的话复述,第二是在实际中去运用。
不客气,有问题随时来问。
老师,我问一个问题,在产品刚刚上线这个阶段,对已付费用户进行调查,核心卖点和为什么吸引这两个调查关注点我觉得很相似,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同学好,核心卖点就是你自己打算告诉用户的主打卖点,为什么吸引是用户付款的原因,比如你是卖充电宝的,你的核心卖点是电量足,但是用户可能是被你的产品外观吸引过来的。这就是两者的细微差异。
老师您好,关于样本的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呢?我怎么根据自己的业务来判断我需要的样本的数量是多少呢?
同学好,跟你业务相关的样本数越多越好,实际操作中,能接触到多少样本就接触多少,没有统一的标准。
老师,关于针对用户的核心需求进行调优这一条,我有点不太理解,因为用户的需求肯定是多元化的,我们在采纳了貌似占比比较高的一部分需求进行调优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放弃了其它的用户呢
同学好,首先为你的思考点赞,用户的需求是多元的,但是刚开始你不可能什么都做,比如暖石,用户过来是希望学习后能顺利转行的,等到转行成功了衍生出来的其它需求,我们再去满足,庞大如腾讯,刚开始时也是只做qq,等这个社交产品成功后才多元化其它业务。多思考多总结,你的思路会越来越清晰的,加油
老师,产品未上线的调查和上线购买用户的调查这块有点模糊。是否是这么理解:未上线产品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调查产品有没有市场,有没有人愿意买单;产品上线后付费用户的调查,主要目的是:对产品上线内容的目标用户、产品内容、产品优势、渠道选择的进一步验证,好的方面继续加大投入,不好的方面减少投入。对产品上线,购买用户的调查,其实就是相当于我们“测试数据的反馈,调整优化”这两个环节吗?譬如:在这里调查用户从哪里知道我们,我们根据数据量来评测我们应该加大或者减少该渠道的投放;根据已购买用户年龄段的比例来重新定位我们的目标用户画像;根据核心卖点来知道用户的痛点以及用户认为我们的优势点,帮助我们查漏补缺或者引导内容的产生;通过用户产品价格与使用产品后的满意度来对产品价格或者是产品内容进行调整?主要就是这个区别,是吗?
同学你好,是的,就是这么个意思,好的地方继续挖掘,不好的地方继续改善。
对于询问付费用户价格这里,我看了之前同学提到的,老师答复不能直接问,要提升服务达到自己定的价格。用人话说就是:退钱是不行了,但是你可以跟我说说为啥你觉得不值?我怎么做你觉得这钱花的值?我改到你满意为止!
但是对于设定问题的具体形式或者话术理解的不太到位,我翻了一下暖石的调查问卷,做了个总结,老师麻烦帮我看一下思路对不对。
红色圈:
蓝色圈:
这里验证产品的服务有没有物超所值。没有的话因为什么
绿色圈:
了解同类付费产品
黄色圈:让用户留下信息,为社群运营提供有效流量
*我感觉黑色的圈设定很有深意,请老师指导
同学的思考很积极,整体思路没问题,有一点误区,蓝色圈不是为了验证产品服务,而是帮助优化转化路径。黑色圈是为了说明服务流程,辅助完成社群服务。保持你的思考,继续往下学习吧。
老师,关于这节课的几个问题。
这个阶段的付费用户调查在没有用户调查产品化之前,以什么为判断依据再进行一次用户调查呢?
人工1v1沟通和调查问卷1v1,具体是什么意思,我还是不太懂二者间的区别,为什么调查问卷1v1也需要沟通5-10分钟,我们直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是1v1的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去聊,而不是直接一个问卷发给用户填写的意思吗?
产品上线前和刚刚上线对价格的调查,我们都不能直接问用户多少钱合适,甚至不能把价格拿出来跟用户讨论,而是根据用户对产品的预期而判断我们定的价格是否合适,这样理解正确吗?
物超所值和物低所值怎么理解?
samfung24同学你好,实际上用户调查是需要持续进行的,尤其是在产品初期,最重要的是验证生意模型,验证用户、需求以及产品,卖点、价格等,因此需要持续了解用户反馈。
人工1v1沟通指的是一对一和用户聊天,比如微信上通过文字聊天的方式把你想要了解的信息,想问的问题和用户以朋友的方式进行沟通;
调查问卷1v1指的是一对一发送问卷,比如微信上给用户发送问卷,也需要进行简短的介绍,让用户知道问卷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以及对他有什么好处,如果用户填写问卷之后,还有值得进一步挖掘的信息,可以再次一对一沟通了解。
【产品上线前和刚刚上线对价格的调查,我们都不能直接问用户多少钱合适,甚至不能把价格拿出来跟用户讨论,而是根据用户对产品的预期而判断我们定的价格是否合适,这样理解正确吗?】产品上线前以及刚上线,不需要和用户讨论价格,是因为用户永远想要更低的价格,这时候直接看用户的付费行为更为科学,看付费用户在目标用户的占比,可以询问未付费用户未付费的原因是否有价格因素,付费用户的用户画像等等。
【物超所值和物低所值怎么理解?】物超所值就是虽然3980看起来不便宜,但是由于我觉得产品体验太好了,我很认可某个老师或者我通过学习找到了好工作,薪资比以前高,只要满足了我最关心的点,我就觉得物超所值。物低所值你可以理解为我花5块钱买了一把剪刀,但是剪刀一点都不好用,关键时刻让我抓耳挠腮,即使是1块钱我也觉得不值。
老师,我想问,用户需求能否与用户卖点划等号,如果能,在哪个方面,简述一下,如果不能,说明理由。谢谢老师
同学你好,用户需求是用户想要解决的问题,产品卖点是产品的特点、优点和能给到用户的利益,卖点是用来解决用户需求的。
举个例子:戴森卷发棒官方宣传的卖点之一是“自动卷发”,是基于女性用户自己在家打理头发,无法像发型师一样轻松操作普通的卷发棒,快速打造出好看的卷发这一痛点来设计的,用户的需求是手残党在家也能做出好看的卷发,产品设计的卖点正好解决这个问题。同学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欢迎再来提问。
君哥,你好,有以下几个问题想请教。
一、
暖石在上线前做了1V1的用户调查(面聊),知道自己的产品的用户画像、核心需求、用户活跃的渠道、用户的付费意愿及价格的接受程度,为什么我们在做实操,也就是建立自己的公众号之前只需要市场调研并确定自己的定位就好了?并没有暖石一样做用户调查?我们的市场调研的数据都是某个渠道的表面数据,我一直觉得这种没通过用户调查而得出的数据不准确,针对这种情况,实操课程是不是应该迭代?
二、
当我们开始实操,运营自己的公众号的时候,我们的公众号就是我们的产品。
在经过某个渠道引流了一部分用户到自己的公众号后,我们可以引导用户加好友,做用户调查。
我的疑问是,我是按照产品上线前的阶段做用户调查?还是产品刚上线阶段做用户调查?一般来说,既然公众号都已经上线并运营了一段时间,有了小量粉丝,应该是做产品刚上线阶段的用户调查?但是产品上线前阶段的用户调查我并没有做,只是用市场调研代替了用户调查。
您知道,产品在上线前阶段的用户调查重点和形式与产品刚上线阶段的用户调查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就拿形式来说,前者是1V1的面聊,后者是1V1的线上聊,所以到底应该做产品上线前的用户调查还是产品刚上线的用户调查呢?
三、
我想做用户调查的原因(目的):
我个人觉得发问卷调查就可以解决,但是又没做上产品上线前的1V1面聊,心里不踏实~
同学好。
1、市场调研的目的是让同学对这个定位的市场需求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暖石网做类比,相当于我们要先考虑是否要做互联网线上教育产品。接下来在公众号运营过程中,针对每篇文章要达到什么转化目的、要写什么主题、以什么角度切入、可以提供给用户什么利益、投入产出比怎么样,都是需要不停地调研、制作、投放、收集反馈、优化、再调研的,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号的内容版块才能日渐清晰起来,于暖石网做类比,同样是不停地做调研、做A/B测试,最终决定该做一款什么样的互联网线上教育产品。这个调研其实是要贯穿始终、边做边支持你做调整的事情的,不是按事前做、事后做这么分的。
2、我们的公众号其实也是分成两个部分阶段,我们把公众号做出来了,和它真的上线这其实是两个阶段。公众号刚做出来,做了小幅的内容和渠道测试,这个时候我们的产品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定型和上线,整个过程里我们都在不断的测试调优,直到确定一个稳定的状态才算是正式上线了。所以,这个阶段我们等于完成的是产品上线前的一个测试,真正接触到我们的用户开始对他们进行调查。所以,按什么阶段进行调查,要看公众号到底发展到哪一个阶段,有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风格和卖点了,是由这个去确定的。
3、同上个问题,这个调查在第一步已经可以解决你的大部分问题了,接下来要做的是验证和调优,去稳固自己公众号的定位和卖点,所以同学现在描述的这个阶段,仍然是不停调优和测试产品阶段,正是可以通过面聊or线上1v1验证自己产品的阶段。
同学好,你的思考非常深入,理解到位,为你的思考点赞,把这些思考带到实操中,会有更多问题越想越清楚,继续加油。
老师,关于用户调查这个我有一点疑惑。
就是用户调查问卷的问题来源。是先通过比较简单的与用户1v1沟通,大概了解一些用户的需求以及用户关注点(如产品核心功能、价格、服务等),然后根据这些反馈设计更详细的问题,然后再制作调查问卷。再进行正式的用户调查(或者说是扩大用户调查的规模)。是这样子的吗?
简单来说,就是问卷问题的设计来源于最初的与用户1v1沟通(当然沟通的时候,自己肯定是要围绕产品问几个比较核心的问题,如这个产品是否是用户需要的、是否有帮用户解决某一类问题),而不是自己想当然地认为这个问题一定是与用户需求以及产品相关的。
同学你好,用户调查问卷的问题来源于你的调查目的,你想要获取哪些信息?你想从用户那里了解什么?
用户调查不是为了调查而做调查,而是由我们的需求推动的。
比如你想知道产品的付费用户是怎样的一类人群,那么在设置调查问卷的时候,可以问,年龄?性别?职业?他的痛点是什么?希望产品能为他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别客气,有问题再来问就好。
老师,我们公司是卖沙发的,我现在筹备做问卷调查。
目的:1.了解用户核心需求
2.问客户需要什么礼品(我们在筹备活动)
现在主要问题是,问用户核心需求这个问题,困住了我。这个问题该以选择题去做,还是问答?但是我找不到选项给客户。
我问了客服,有些客户是孝顺父母,其他还真不了解了……
同学你好,如果我们无法确定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可以把问题设置成开放式回答。
产品刚刚上线的阶段,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调整产品和营销内容的关键时期,调查的重点分为调查付费用户和未付费用户,这节课我们讲的是:如何调查付费用户
1、用户付费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你的产品解决了他们的什么问题,价格是次要的,你需要了解的是他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选择付费吗,他付费的接受度在哪里。这个接受度并不是直接去问用户他觉得多少价格合理,而是通过价格去测试去筛选出来
2、你说的没错,用户永远想的是免费,所以说到价格不是去问用户的,是你把价格订好,然后去看用户反馈就好了
老师,那个问题构成中的“为何选择本产品”和“为什么愿意深入了解本产品”我感觉描述的都是一个问题,老师你怎么看,可以举个具体的例子吗?
同学,我用一个例子来解答你这个疑问:
从前有一个同学小A,他注册了暖石的账号,每天都频繁登录去试听课程,并且浏览各个页面,去看帖子,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后,他选择付费了。我们会对其进行调查——
①为何选择暖石?——答:因为我想要通过学习两个月转行入职新媒体运营。
②为什么愿意深入了解暖石?——答:因为在看到了社区帖子后,对暖石产生了信任感,于是尝试自己试听课程,考察产品、了解产品,从而考虑要不要付费。
同学,首先为你的持续思考点赞。
学习过程中注意一点:所有课中的例子都注重思维,千万不要将其生搬硬套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去,因为不同公司和产品对应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所以绝对没有固定的工作模板可以套用。
课中的例子很适用于暖石这一类转化决策周期>1天的产品,所以这两个问题对于暖石后期工作的改进方向会有不同的指导意义。实际工作中也是一样,我们需要根据我们后期工作的目的来制定每一次调查的重点和话术,怕用户混淆就注意话术设置,这些都不是问题。
是先大概了解用户的情况,做出一些归纳总结,比如用户大概是什么群体,大概是冲着什么来买的产品,这样可以给你的初期调查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你理解得很对。
比如说暖石一开始卖点是帮助即将面临求职的大学生系统掌握互联网营销知识。但是后期调查了我们付费用户群体却发现我们的主流用户是毕业1-3年在在职转行人群。
具体的用户行为以及用户需求是在不断调查中验证的。
价格直接问用户这个是不合适的,用户永远想要的是免费,定价是需要了解用户对你产品以及配套的服务的满意程度综合评判你目前的价格是高了还是低了,如果对你各项服务满意度比较低,那么你的价格就是高了,需要的是提升服务质量,让你的价格和服务相匹配。
1、调查问卷的来源是1v1的问题得来的,你说的这个抽查、普查不是很形象的。2、麦克表单
【1.比如说App需要更新版本,不确定要新增哪些功能,准备做一波用户调查。】产品的迭代需求是从用户反馈的需求来的,你一开始设定问题让用户去回答,这个就是不合理的,比如暖石,假如问用户你是否需要PPT制作的课程,很多同学回答需要,但是课程上线以后却没多少人看,所以产品迭代应该是用户主动反馈给你他需要什么内容,比如现在的营销策划课程就是用户主动反馈的需求。表单中直接放链接给用户也可以给用户填写,数据量不是特别大不需要设置端口。
因为在产品上线之前,你需要更细致的调查,你要知道用户使用产品的神态、原因,每一个细节。当然,不是说付费用户做问卷,就是因为不重视调查。事实上在刚刚开始调查付费用户的时候,也是1v1的人工调查,只不过随着调查经验的积累,调查的内容相对模块化,所以逐渐演变成了问卷,因为问卷足够能解决问题。同时,还在做部分的人工调查,这是持续的工作,会随时修改更新调查问卷。get?我说明白了吗?
举个例子:参考你刚购买暖石会员时为了加入会员群而填写的那张调查问卷。
这就是融到了产品中的用户调查。
1、暖石的付费后弹出调查问卷就是把问卷做到产品里面,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就可以把调查做进产品。2、产品上线前的定价是根据用户调查来,看产品能不能解决用户的问题,用户愿不愿意为你的产品付费,用户为你付费的接受程度在哪里,产品上线后的价格同样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来进行调整,用户认为自己的享受的服务超出价值预期就可以考虑提高价格,用户觉得低于预期,就要提升你的服务质量了。总之价格是否合理是需要用户反馈和用户购买的这些行为数据来综合判断的。
调查问卷多久需要迭代或者换一份新的,因为1年前的数据和1年后的数据会在问卷后台重叠
“调查问卷多久需要迭代或者换一份新的”同学很清楚,这个是没有标准的,因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具体业务,不同的人群习惯,都会导致每一个业务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以及每一个业务数据波动的情况也不一样。
我的建议是,在产品有所改动,需要有针对性的看改动后的情况的时候,改。
老师,购买目的和最需要什么,以及为什么吸引?
这三个地方麻烦老师给举个例子说明下
同学好,比如购买目的是给爸妈买个手机,最需要的是声音大,但我可能最终是被外观所吸引。
今天网易严选给我的邮箱发了调查问卷,为了了解问卷内容设置,一口气做完近五十题,体验了一把被调查者的感受。然后又以运营者的角度分析他们的优缺点,并乐在其中。来暖石的小变化就是,不但乐意接销售人员的传单和调研者的问卷,还开始认真研究起来了哈哈。
看起来同学你的状态非常棒,加油,多分析多总结你会进步飞快
别客气,也祝你周末愉快
老师,这个问题我也在社区里面问了,我就想问一下如何高效快速的记课堂笔记呢?我感觉老师讲的每个点都很重要,但是如果都记录下来感觉整堂课都在记笔记了。
同学好,老师的建议是看完课程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能把主要意思复述清楚了就基本掌握了,记笔记的目的也是为了理解课程,不要为了做而做。
不客气,有问题随时来问。
老师,我已经刷完营销思维的课程了,也做了笔记,平常也会去复习一下和重新观看视频,但是经常性的记不住,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同学好,一是多理解和用自己的话复述,第二是在实际中去运用。
不客气,有问题随时来问。
老师,我问一个问题,在产品刚刚上线这个阶段,对已付费用户进行调查,核心卖点和为什么吸引这两个调查关注点我觉得很相似,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同学好,核心卖点就是你自己打算告诉用户的主打卖点,为什么吸引是用户付款的原因,比如你是卖充电宝的,你的核心卖点是电量足,但是用户可能是被你的产品外观吸引过来的。这就是两者的细微差异。
老师您好,关于样本的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呢?我怎么根据自己的业务来判断我需要的样本的数量是多少呢?
同学好,跟你业务相关的样本数越多越好,实际操作中,能接触到多少样本就接触多少,没有统一的标准。
老师,关于针对用户的核心需求进行调优这一条,我有点不太理解,因为用户的需求肯定是多元化的,我们在采纳了貌似占比比较高的一部分需求进行调优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放弃了其它的用户呢
同学好,首先为你的思考点赞,用户的需求是多元的,但是刚开始你不可能什么都做,比如暖石,用户过来是希望学习后能顺利转行的,等到转行成功了衍生出来的其它需求,我们再去满足,庞大如腾讯,刚开始时也是只做qq,等这个社交产品成功后才多元化其它业务。多思考多总结,你的思路会越来越清晰的,加油
老师,产品未上线的调查和上线购买用户的调查这块有点模糊。是否是这么理解:未上线产品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调查产品有没有市场,有没有人愿意买单;产品上线后付费用户的调查,主要目的是:对产品上线内容的目标用户、产品内容、产品优势、渠道选择的进一步验证,好的方面继续加大投入,不好的方面减少投入。对产品上线,购买用户的调查,其实就是相当于我们“测试数据的反馈,调整优化”这两个环节吗?譬如:在这里调查用户从哪里知道我们,我们根据数据量来评测我们应该加大或者减少该渠道的投放;根据已购买用户年龄段的比例来重新定位我们的目标用户画像;根据核心卖点来知道用户的痛点以及用户认为我们的优势点,帮助我们查漏补缺或者引导内容的产生;通过用户产品价格与使用产品后的满意度来对产品价格或者是产品内容进行调整?主要就是这个区别,是吗?
同学你好,是的,就是这么个意思,好的地方继续挖掘,不好的地方继续改善。
对于询问付费用户价格这里,我看了之前同学提到的,老师答复不能直接问,要提升服务达到自己定的价格。用人话说就是:退钱是不行了,但是你可以跟我说说为啥你觉得不值?我怎么做你觉得这钱花的值?我改到你满意为止!
但是对于设定问题的具体形式或者话术理解的不太到位,我翻了一下暖石的调查问卷,做了个总结,老师麻烦帮我看一下思路对不对。
红色圈:
蓝色圈:
这里验证产品的服务有没有物超所值。没有的话因为什么
绿色圈:
了解同类付费产品
黄色圈:让用户留下信息,为社群运营提供有效流量
*我感觉黑色的圈设定很有深意,请老师指导
同学的思考很积极,整体思路没问题,有一点误区,蓝色圈不是为了验证产品服务,而是帮助优化转化路径。黑色圈是为了说明服务流程,辅助完成社群服务。保持你的思考,继续往下学习吧。
老师,关于这节课的几个问题。
这个阶段的付费用户调查在没有用户调查产品化之前,以什么为判断依据再进行一次用户调查呢?
人工1v1沟通和调查问卷1v1,具体是什么意思,我还是不太懂二者间的区别,为什么调查问卷1v1也需要沟通5-10分钟,我们直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是1v1的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去聊,而不是直接一个问卷发给用户填写的意思吗?
产品上线前和刚刚上线对价格的调查,我们都不能直接问用户多少钱合适,甚至不能把价格拿出来跟用户讨论,而是根据用户对产品的预期而判断我们定的价格是否合适,这样理解正确吗?
物超所值和物低所值怎么理解?
samfung24同学你好,实际上用户调查是需要持续进行的,尤其是在产品初期,最重要的是验证生意模型,验证用户、需求以及产品,卖点、价格等,因此需要持续了解用户反馈。
人工1v1沟通指的是一对一和用户聊天,比如微信上通过文字聊天的方式把你想要了解的信息,想问的问题和用户以朋友的方式进行沟通;
调查问卷1v1指的是一对一发送问卷,比如微信上给用户发送问卷,也需要进行简短的介绍,让用户知道问卷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以及对他有什么好处,如果用户填写问卷之后,还有值得进一步挖掘的信息,可以再次一对一沟通了解。
【产品上线前和刚刚上线对价格的调查,我们都不能直接问用户多少钱合适,甚至不能把价格拿出来跟用户讨论,而是根据用户对产品的预期而判断我们定的价格是否合适,这样理解正确吗?】产品上线前以及刚上线,不需要和用户讨论价格,是因为用户永远想要更低的价格,这时候直接看用户的付费行为更为科学,看付费用户在目标用户的占比,可以询问未付费用户未付费的原因是否有价格因素,付费用户的用户画像等等。
【物超所值和物低所值怎么理解?】物超所值就是虽然3980看起来不便宜,但是由于我觉得产品体验太好了,我很认可某个老师或者我通过学习找到了好工作,薪资比以前高,只要满足了我最关心的点,我就觉得物超所值。物低所值你可以理解为我花5块钱买了一把剪刀,但是剪刀一点都不好用,关键时刻让我抓耳挠腮,即使是1块钱我也觉得不值。
老师,我想问,用户需求能否与用户卖点划等号,如果能,在哪个方面,简述一下,如果不能,说明理由。谢谢老师
同学你好,用户需求是用户想要解决的问题,产品卖点是产品的特点、优点和能给到用户的利益,卖点是用来解决用户需求的。
举个例子:戴森卷发棒官方宣传的卖点之一是“自动卷发”,是基于女性用户自己在家打理头发,无法像发型师一样轻松操作普通的卷发棒,快速打造出好看的卷发这一痛点来设计的,用户的需求是手残党在家也能做出好看的卷发,产品设计的卖点正好解决这个问题。同学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欢迎再来提问。
君哥,你好,有以下几个问题想请教。
一、
暖石在上线前做了1V1的用户调查(面聊),知道自己的产品的用户画像、核心需求、用户活跃的渠道、用户的付费意愿及价格的接受程度,为什么我们在做实操,也就是建立自己的公众号之前只需要市场调研并确定自己的定位就好了?并没有暖石一样做用户调查?我们的市场调研的数据都是某个渠道的表面数据,我一直觉得这种没通过用户调查而得出的数据不准确,针对这种情况,实操课程是不是应该迭代?
二、
当我们开始实操,运营自己的公众号的时候,我们的公众号就是我们的产品。
在经过某个渠道引流了一部分用户到自己的公众号后,我们可以引导用户加好友,做用户调查。
我的疑问是,我是按照产品上线前的阶段做用户调查?还是产品刚上线阶段做用户调查?一般来说,既然公众号都已经上线并运营了一段时间,有了小量粉丝,应该是做产品刚上线阶段的用户调查?但是产品上线前阶段的用户调查我并没有做,只是用市场调研代替了用户调查。
您知道,产品在上线前阶段的用户调查重点和形式与产品刚上线阶段的用户调查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就拿形式来说,前者是1V1的面聊,后者是1V1的线上聊,所以到底应该做产品上线前的用户调查还是产品刚上线的用户调查呢?
三、
我想做用户调查的原因(目的):
我个人觉得发问卷调查就可以解决,但是又没做上产品上线前的1V1面聊,心里不踏实~
同学好。
1、市场调研的目的是让同学对这个定位的市场需求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暖石网做类比,相当于我们要先考虑是否要做互联网线上教育产品。接下来在公众号运营过程中,针对每篇文章要达到什么转化目的、要写什么主题、以什么角度切入、可以提供给用户什么利益、投入产出比怎么样,都是需要不停地调研、制作、投放、收集反馈、优化、再调研的,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号的内容版块才能日渐清晰起来,于暖石网做类比,同样是不停地做调研、做A/B测试,最终决定该做一款什么样的互联网线上教育产品。这个调研其实是要贯穿始终、边做边支持你做调整的事情的,不是按事前做、事后做这么分的。
2、我们的公众号其实也是分成两个部分阶段,我们把公众号做出来了,和它真的上线这其实是两个阶段。公众号刚做出来,做了小幅的内容和渠道测试,这个时候我们的产品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定型和上线,整个过程里我们都在不断的测试调优,直到确定一个稳定的状态才算是正式上线了。所以,这个阶段我们等于完成的是产品上线前的一个测试,真正接触到我们的用户开始对他们进行调查。所以,按什么阶段进行调查,要看公众号到底发展到哪一个阶段,有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风格和卖点了,是由这个去确定的。
3、同上个问题,这个调查在第一步已经可以解决你的大部分问题了,接下来要做的是验证和调优,去稳固自己公众号的定位和卖点,所以同学现在描述的这个阶段,仍然是不停调优和测试产品阶段,正是可以通过面聊or线上1v1验证自己产品的阶段。
同学好,你的思考非常深入,理解到位,为你的思考点赞,把这些思考带到实操中,会有更多问题越想越清楚,继续加油。
老师,关于用户调查这个我有一点疑惑。
就是用户调查问卷的问题来源。是先通过比较简单的与用户1v1沟通,大概了解一些用户的需求以及用户关注点(如产品核心功能、价格、服务等),然后根据这些反馈设计更详细的问题,然后再制作调查问卷。再进行正式的用户调查(或者说是扩大用户调查的规模)。是这样子的吗?
简单来说,就是问卷问题的设计来源于最初的与用户1v1沟通(当然沟通的时候,自己肯定是要围绕产品问几个比较核心的问题,如这个产品是否是用户需要的、是否有帮用户解决某一类问题),而不是自己想当然地认为这个问题一定是与用户需求以及产品相关的。
同学你好,用户调查问卷的问题来源于你的调查目的,你想要获取哪些信息?你想从用户那里了解什么?
用户调查不是为了调查而做调查,而是由我们的需求推动的。
比如你想知道产品的付费用户是怎样的一类人群,那么在设置调查问卷的时候,可以问,年龄?性别?职业?他的痛点是什么?希望产品能为他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别客气,有问题再来问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