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转行运营系统课 > 内容制作思维重点总结
这节课介绍的是内容制作思维的重点,制作内容要遵循的原则都放在这里
我举一个例子,暖石撰写了一篇文章,在文章底部放了一个产品首页的跳转链接,这是第一个转化点,让用户从文章去网站。用户登陆网站后,发现有一个明显的活动banner,这是第二个转化点。参加活动需要联系客服,这是第三个转化点,最终通过和客服的交流,选择产品,这是最重转化。
也就是说,你在制作内容的时候,你就想好,用户是通过这条路径来转化了。
相机的,做拍摄技巧的内容,那么多款相机,有那么多种焦距和快门的组合,有那么多作品可以赏析,可以做的内容非常多;餐厅的,不需要过多的做营销内容,服务号更适合餐厅,每一天有没有特价菜,能不能从微信直接订餐,老客户的优惠,这些属于用户服务,饿了么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就是分享红包,这就是营销。电影同样,那么多经典电影,作品的赏析,新片预告,月度、季度、年度、10年度电影的盘点,可以做的内容很多
公司的人都不具备营销思维这个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恰恰是你的机会。1、暖石教的思维是科学的营销思维,这个方法不能说是唯一正确的,但是却是大家都在用的。2、科学的做事方法在教育的行业适用,换到旅游行业同样适用,所以不存在说换个公司营销思维不能用的一说。3、这个需要分具体的情况,如果公司跟你的观念不和,但是也不限制你验证自己的想法,有机会学习更多的东西,那么留下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公司明令禁止不允许有自己的尝试,那么在你不能学习到更多知识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换一家公司。
老师,关于第三点,我看了您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后还是有点不明白,继续以暖石为例,假如用户通过一篇知乎回答成功点击了暖石首页,进来后看了暖石社区成功转行的帖子很感兴趣,那么作为一个营销人员,我所设置的转化目的不久已经达到了吗?至于之后的引导用户付费,参加活动等工作,不都是运营人员的工作吗
同学好,分几点来说:
1. 我们只做内容的时候就要想好这个内容目的为何,我们希望用这篇内容达到一个什么效果,是让用户直接接触到销售?还是让用户直接来到网站首页?还是让用户来到社区的转行经验案例?设置好目标后,一步一步进行引导,达成目标即可,不一定所有的内容最终都直接作用于转化,就像你说的,很有可能我们的某一篇内容就只是负责整个转化路径中的一个环节——将用户引领到网站上。
2. 千万不要有市场、运营、产品和销售各自分家的思维,很多时候我们完成一个成熟的营销工作是和各个部门的协同离不开的。所以一个完整的转化漏斗,需要我们几个部门的人共同努力,才会让用户从感兴趣到最终付费,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工程……
别客气,有问题随时来找老师
是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营销学好的话,这个并不是问题,《如何让你的提问得到超高的回复》http://www.nuanshi100.com/question/81399862
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收藏优质的课后问答?我发现在看课程的过程中遇到无法理解的问题时总能在课后问题区找到答案。但重复的问题也有很多,我想在复习的时候能高效一点回顾加深印象
同学好,首先非常感谢你的反馈,我们太需要这些了,能麻烦你把反馈同步在这个帖子【http://www.nuanshi100.com/question/32031484】下吗,我们产品负责人会根据这些反馈的响应度来依次调整优化产品,马涛老师也会针对大家的提问一一回复的,再次感谢。
我的产品是荔枝蜂蜜,我的营销目的是为了把蜂蜜卖出去,针对蜂蜜的相关知识进行编辑推送,是这样理解吗?
同学好,你的目的是把蜂蜜卖出去,那么要考虑的是你的目标人群是谁,你的产品卖点是什么,什么样的内容和渠道组合更能有效转化,这些都是需要进行调研和数据反馈来明确的。
老师你好,我对视频里讲到“把免费内容的质量做的比付费内容还要好”的这一点,可以作以下这两种理解吗?
同学好,你的理解没问题。【把免费内容的质量做的比付费内容还要好】意思是,并不是因为我们是免费的,就敷衍用户,而是更加用心这样用户能感受到你的诚意。
1、通过用户反馈制作内容(但是不限于1v1沟通和调查问卷,比如用户的留言、评论等这些也可以成为制作内容的依据之一)
2、根据营销目标,来设置转化路径,每一步都要看看是否能够顺利引导用户成为有效流量。
3、把免费内容做得比付费内容的质量还要高。(就像知乎回答一样,回答质量高,自然能引流。前提是知道目标人群是谁?)
4、稳定的引流内容,找到最佳内容和渠道组合。
萤火虫同学你好,思路很清晰也没什么问题,继续加油
老师好,看完这部分课程结合目标公司产生了一个疑问。
点猫同学好,做儿童在线编程教育的网站,其目标客户是家长,“家长如何与孩子成为朋友”这样的讲座跟编程没什么关系,但是跟家长有关系,可能希望通过这个来引流,再推销编程的课程,但具体效果怎么样需要实际的数据反馈。这跟金融泡脚的例子不太一样,那个是纯粹不相关,这个目标客户是一致的。关于你的理解,分析编程对孩子的影响是属于知识营销,教育与孩子如何成为朋友不属于编程这个产品的知识营销。
默默地觉得,把“用户”换成“老板”同样适用于职场升职;把“用户”换成“员工”则适用于创业者……
同学你好,你的思考角度很有新意!如果有什么其它问题,随时来跟老师交流~
老师,我不太明白微博和微信中的一些搞笑自媒体(例如papi)的转化流程是怎样的,好像把流量吸引来就完成了,没有转化漏斗。从我作为用户的角度,就是点完关注偶尔看看他发的内容。我的问题是:这种搞笑娱乐类产品是不是重点就是吸粉,粉丝到达一定数量后吸引广告商,而不在我们学习范围之内呢?
同学你好,【这种搞笑娱乐类产品是不是重点就是吸粉,粉丝到达一定数量后吸引广告商】同学这部分的理解是对的。但是并不是说就不在我们的学习范围之内。因为像papi酱这样的自媒体,他们的产品就是自己的个人IP,而打造个人IP的过程依旧要遵循我们所讲到的营销思维,而且这类工作室也会进行招聘,如果同学有意向,也是可以入职这类的自媒体工作室的。
根据用户需求制作营销内容,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老师能否举个具体的例子?
同学好,比如用户的需求是转行,那么可以制作这样一些内容:转行去哪些行业比较好,转行有哪些误区,为什么你转行这么困难,转行之前需要做什么准备,等等之类的,在这些营销内容中植入产品信息。这就是根据用户需要制作营销内容。
可以这么理解,根据这个意思去扩充内容,给用户说明白为什么你们这个项目能让鼻子隆完之后跟正常的一样,让用户去信任你们从而选择你们。
老师您好,我的产品是大米,专做批发品种多、价格具备一定的优势,这种刚性需求的产品消费者年龄层在20+至80+,会通过网络购买的年龄层在20+至50+,但是因为是刚性需求,如果针对大米做公众号营销,如何深挖需求,需要根据不同年龄层做不同的内容的吗?内容的兴趣点是否也要经过大量测试来寻找?
同学好,同学的问题太宽泛,从同学的提问中感觉不到同学面对这个问题有做过何种尝试,仅仅是做出了提问,并没有主动去找答案,建议同学先去你想铺设的平台找相关类似产品的账号做一番调研,总结一下你可以借鉴的经验,以及他们的效果,然后再做进一步的思考,对你目前来说会有帮助,加油。
老师,您是更赞成把文章写成一个系列是么。就像36氪一样。但是我怎么觉得其实无所谓呢。还是最后一点我没理解您的意思呢
同学你好
最后一点持续输出稳定引流的内容,一般有2个维度:稳定的内容形式,稳定的内容质量。内容形式更多的是培养用户习惯,包含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收到你推送的内容、稳定的文案风格、稳定的样式排版、稳定的位置等。稳定的内容质量,包含内容的质量水准以及内容类型,根据你的用户的需求和反馈去决定是否做成一个系列,并进行明确的分类,让用户一目了然。
【但是我怎么觉得其实无所谓呢】看用户需求和反馈,不要掉入“你觉得”这个“脑补”的陷阱。
【稳定的文案风格、稳定的样式排版、稳定的位置都是需要做过一定的渠道测试之后总结下来的】是这样的,我们经过一系列测试后,确定了最适合我们目标用户的内容形式和调性等维度,于是确定下来。
但是这一点,和我们说的随时调整优化一点都不冲突。测试后的稳定是前提,不断通过反馈调整和优化是一直要持续去做的事情。用户和市场一直在变,随做随调就好了。
老师,你好:营销内容产品化应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吧,或者说是一种营销内容比较高级的形式?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啊,比如一个婚纱摄影的公众号,它的内容就不可能稳定地带来流量,因为大多数人一生中只拍一次婚纱照,还就只能靠活动和追热点的方式去引流,吸引一茬一茬的“新人”,营销内容产品化是一种让公司长久发展的策略,,但不是唯一的策略,对吗?即我们需要有效流量,最好能稳定地获取。
同学你好,婚纱摄影也可以产品化,比如,假设我们测试发现,大家都喜欢看新人的恋爱故事,搭配拍摄出来的婚纱效果图,从而引起情绪的共鸣,那么这个“模板”就可以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内容板块成为持续引流的好内容。另外,一生只拍摄一次婚纱照,但不代表大家不喜欢看好看的照片,并分享给身边的人。
老师,会不会存在这种现象,就是我把免费的内容做得超棒,但是当客户付费之后,接触到的内容就超烂这是一种欺诈行为吗
同学你好,如果真有这样的情况,当然是不妥当的,根本之计还是要把自己产品的质量做起来,真正为用户解决问题、提供价值,才会形成正常循环,否则再好的营销方式也救不了。
对于最后一项:做稳定的引流内容,举个大一点的例子就是
新闻联播:影音方式呈现新闻事件,每天固定7:30,并且各大卫视也同步,所以感觉就是用户一看表,七点半了,看新闻,随便哪个台都行。
对于之后实操中的公众号,假设我做的是广州美食类,针对22-25岁刚刚工作的职场人,是不是可以理解成这样
每天下午4点推送一条今日美食去处推荐,盘点一下今日价格优惠、好吃不贵并且高逼格,或是有活动的店铺推荐,再相应的推荐一些店里的特色。
直到有一天我的用户反馈给我:“我现在下班之前先看看公众号,然后才决定去哪吃!”或者是用户间口碑传播:“我这有个公众号,每天盘点一些店铺,拍照打卡好去处!还便宜!我推荐给你。”有这样的反馈就算是成功了吧。。。
- -;毫无经验的小白脑补一场大戏……
同学你好,如果同学能做到这个程度,当然是一种成功,但是从可行性来考虑,其实是有难度的,因为广州美食的受众是有限的,下班后能够跟随你的指引找遍整个城市到你指定的地方用餐,也是比较少见的情况,不过口碑传播是可行的,但是互联网时代我们的获客路径还是主要依靠互联网各类渠道的。这部分的内容等到同学运营了自己的公众号就深有感触了,加油往后学习吧。
同学不客气,有问题再来问。
老师,这一节“制作精准内容”是不是就是对营销思维5个步骤中“内容制作”的一个详细解释说明
同学你好,这节课讲的是营销思维5个步骤中“内容制作”的原则,制作精准内容是吸引有效流量的前提,是文案撰写的原则之一,接下来的文案课程还会展开来讲如何运用文案本能制作出精准的内容,同学可以按照课程表的顺序继续往下学习,到时候有问题再来问。
老师,现在想着手写公众号的话,从哪里开始呢
同学的积极性很高哦,同学需要先确定自己的定位,然后围绕定位完善公众号相关信息,搭建相关内容话题,最后才能进入文案撰写阶段。不过建议同学现在不要急于操作,这部分内容我们在第三阶段都已经按照顺序设置了课程和实操指导大家进行操作,理论阶段同学还是先以吸收知识为主,有什么灵感可以先记下来,到时再一起系统操作。
同学好,首先非常感谢你的反馈,我们太需要这些了,能麻烦你把反馈同步在这个帖子【http://www.nuanshi100.com/question/32031484】下吗,我们产品负责人会根据这些反馈的响应度来依次调整优化产品,马涛老师也会针对大家的提问一一回复的,再次感谢。
不记得是第n次看到老师的这个回复了,之前没有什么感觉,不过现在慢慢觉得如果想要收集这些反馈,由自己而不是用户去同步到网站上再@提问的同学不是更好么,因为这就像是一个大漏斗,不是所以同学看到这一句都会跳转到那个页面进行反馈的;还是说暖石是为了培养在指定网址反馈的用户习惯才一次次这么说或者其他原因?
同学你好,你的理解是对的,我们是为了培养用户在指定网址反馈的习惯,因为用户通过这个途径才能直接反馈给我们的技术部,有了用户IP和信息,技术部才方便验证信息真伪,或者直接联系当事人进行需求排查。另外一个原因是,将问题集中收拢在一处,也方便我们的信息管理。不过目前这样的信息收集在同学看来可能不是很便利,这也是我们日后会改善的地方。谢谢同学的思考和反馈。
最后补一句,马涛老师确实会在那里对每一次反馈进行认真回复的,同学可以去尝试一下。
1、老师,做稳定引流的内容那里有提到不要盲目追热点,但是我看招聘需求好多都写着能对热点保持敏感快速追那种,这是不是有点矛盾呢?
同学你好,这两者是不矛盾的,因为作为一个合格的运营人,首先你需要了解市面上新近的热点,然后通过合理地筛选从众多热点中选择适合公司产品的热点进行内容制作,这一套流程本身就是一体的。大多数的人都知道追热点的重要性,只是很多运营小编在筛选这一关做得不到位,导致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课程中单拎出了这一点进行强调。
老师,你好,关于本节课内容,我的思考如下:(针对公众号)
1)看重用户的反馈可以理解为,当你推送了一篇文章以后,你可以询问用户看完文章以后的感想以及觉得好和不好的地方在哪里,有什么建议?
2)看重质量在于每天不一定要推送文章,前期其实自我很容易偷懒,应该给自己一个限度,比如:一篇文章的产生至少需要24小时才可发布,由此来让自己保证文章质量,一定要将排版等做到目前自我认为最优化才发布。
3)先设想好转化的路径,我的思考是,当你在写文章时,你就先要想要文章的定位是什么?资源共享?逆袭经验等,然后文末放相应的资源领取方式,就容易让我们写作的思路更清晰,不然很容易乱搭配,造成行文混乱。
4)稳定引流,我的理解,作为公众号,可以将我们的推送时间固定,这样可以慢慢让用户养成看的习惯。
不知道我的思考是否切合主题,希望老师给出意见。
同学你好。
(1)除了推送文章后调查用户感受,也应该在推送前提前调研好用户的喜好。
(2)同学想法是对的。我们应该优先保证内容质量、排版,也应该给自己一个限度,但是速度和内容质量没有必然的关系,保证质量需要多少时间要看同学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了。
(3)正确。
(4)这点没错,同学说的是一个把内容产品化的过程,可以养成用户的习惯。但是稳定引流还应该考虑的是,怎么从外部把用户引流到你的公众号上,比如怎么在知乎上找到一个能解决用户实际问题的回答模式,验证这个模式的引流效果,把从知乎(或其他渠道同理)引流到公众号的这个转化路径稳定下来,保持一个稳定的引流数量。
带来流量之后的 工作 是不是一直都可以用 产品可以为客户解决什么问题 结合用户痛点 描述产品 这个观点 继续做后面的引流工作
同学好,这个问题的思路是这样,没有错。不过在具体操作中,文案写作会有很多的技巧,这个部分我们会在后面的文案课程中具体讲解,同学不要着急,带着这个问题跟随课程前进,学到后面的课程你的思路会更清晰。
突然觉得,到目前为止的这些课程都是授之以渔,并非鱼,而且,竟然我觉得这渔,不仅仅是到互联网营销,套用到生活中,或者其他非指定专业性的工作领域,同样是适用的。请问老师,对吗?还是我已经一团浆糊了?
陈晶同学好,你理解的没错,营销思维其实是一种科学化的思维方法,是我们做事情的一种底层的逻辑,所以它其实不仅仅限于互联网营销,同样可以套用到生活或其他专业的工作领域。你并没有浆糊,你的理解非常好,希望你一直带着这种思考进行后面的学习和实操,你的思路会越来越清晰,加油。
这节课介绍的是内容制作思维的重点,制作内容要遵循的原则都放在这里
我举一个例子,暖石撰写了一篇文章,在文章底部放了一个产品首页的跳转链接,这是第一个转化点,让用户从文章去网站。用户登陆网站后,发现有一个明显的活动banner,这是第二个转化点。参加活动需要联系客服,这是第三个转化点,最终通过和客服的交流,选择产品,这是最重转化。
也就是说,你在制作内容的时候,你就想好,用户是通过这条路径来转化了。
相机的,做拍摄技巧的内容,那么多款相机,有那么多种焦距和快门的组合,有那么多作品可以赏析,可以做的内容非常多;餐厅的,不需要过多的做营销内容,服务号更适合餐厅,每一天有没有特价菜,能不能从微信直接订餐,老客户的优惠,这些属于用户服务,饿了么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就是分享红包,这就是营销。电影同样,那么多经典电影,作品的赏析,新片预告,月度、季度、年度、10年度电影的盘点,可以做的内容很多
公司的人都不具备营销思维这个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恰恰是你的机会。1、暖石教的思维是科学的营销思维,这个方法不能说是唯一正确的,但是却是大家都在用的。2、科学的做事方法在教育的行业适用,换到旅游行业同样适用,所以不存在说换个公司营销思维不能用的一说。3、这个需要分具体的情况,如果公司跟你的观念不和,但是也不限制你验证自己的想法,有机会学习更多的东西,那么留下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公司明令禁止不允许有自己的尝试,那么在你不能学习到更多知识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换一家公司。
老师,关于第三点,我看了您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后还是有点不明白,继续以暖石为例,假如用户通过一篇知乎回答成功点击了暖石首页,进来后看了暖石社区成功转行的帖子很感兴趣,那么作为一个营销人员,我所设置的转化目的不久已经达到了吗?至于之后的引导用户付费,参加活动等工作,不都是运营人员的工作吗
同学好,分几点来说:
1. 我们只做内容的时候就要想好这个内容目的为何,我们希望用这篇内容达到一个什么效果,是让用户直接接触到销售?还是让用户直接来到网站首页?还是让用户来到社区的转行经验案例?设置好目标后,一步一步进行引导,达成目标即可,不一定所有的内容最终都直接作用于转化,就像你说的,很有可能我们的某一篇内容就只是负责整个转化路径中的一个环节——将用户引领到网站上。
2. 千万不要有市场、运营、产品和销售各自分家的思维,很多时候我们完成一个成熟的营销工作是和各个部门的协同离不开的。所以一个完整的转化漏斗,需要我们几个部门的人共同努力,才会让用户从感兴趣到最终付费,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工程……
别客气,有问题随时来找老师
是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营销学好的话,这个并不是问题,《如何让你的提问得到超高的回复》http://www.nuanshi100.com/question/81399862
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收藏优质的课后问答?我发现在看课程的过程中遇到无法理解的问题时总能在课后问题区找到答案。但重复的问题也有很多,我想在复习的时候能高效一点回顾加深印象
同学好,首先非常感谢你的反馈,我们太需要这些了,能麻烦你把反馈同步在这个帖子【http://www.nuanshi100.com/question/32031484】下吗,我们产品负责人会根据这些反馈的响应度来依次调整优化产品,马涛老师也会针对大家的提问一一回复的,再次感谢。
我的产品是荔枝蜂蜜,我的营销目的是为了把蜂蜜卖出去,针对蜂蜜的相关知识进行编辑推送,是这样理解吗?
同学好,你的目的是把蜂蜜卖出去,那么要考虑的是你的目标人群是谁,你的产品卖点是什么,什么样的内容和渠道组合更能有效转化,这些都是需要进行调研和数据反馈来明确的。
老师你好,我对视频里讲到“把免费内容的质量做的比付费内容还要好”的这一点,可以作以下这两种理解吗?
同学好,你的理解没问题。【把免费内容的质量做的比付费内容还要好】意思是,并不是因为我们是免费的,就敷衍用户,而是更加用心这样用户能感受到你的诚意。
1、通过用户反馈制作内容(但是不限于1v1沟通和调查问卷,比如用户的留言、评论等这些也可以成为制作内容的依据之一)
2、根据营销目标,来设置转化路径,每一步都要看看是否能够顺利引导用户成为有效流量。
3、把免费内容做得比付费内容的质量还要高。(就像知乎回答一样,回答质量高,自然能引流。前提是知道目标人群是谁?)
4、稳定的引流内容,找到最佳内容和渠道组合。
萤火虫同学你好,思路很清晰也没什么问题,继续加油
老师好,看完这部分课程结合目标公司产生了一个疑问。
点猫同学好,做儿童在线编程教育的网站,其目标客户是家长,“家长如何与孩子成为朋友”这样的讲座跟编程没什么关系,但是跟家长有关系,可能希望通过这个来引流,再推销编程的课程,但具体效果怎么样需要实际的数据反馈。这跟金融泡脚的例子不太一样,那个是纯粹不相关,这个目标客户是一致的。关于你的理解,分析编程对孩子的影响是属于知识营销,教育与孩子如何成为朋友不属于编程这个产品的知识营销。
默默地觉得,把“用户”换成“老板”同样适用于职场升职;把“用户”换成“员工”则适用于创业者……
同学你好,你的思考角度很有新意!如果有什么其它问题,随时来跟老师交流~
老师,我不太明白微博和微信中的一些搞笑自媒体(例如papi)的转化流程是怎样的,好像把流量吸引来就完成了,没有转化漏斗。从我作为用户的角度,就是点完关注偶尔看看他发的内容。我的问题是:这种搞笑娱乐类产品是不是重点就是吸粉,粉丝到达一定数量后吸引广告商,而不在我们学习范围之内呢?
同学你好,【这种搞笑娱乐类产品是不是重点就是吸粉,粉丝到达一定数量后吸引广告商】同学这部分的理解是对的。但是并不是说就不在我们的学习范围之内。因为像papi酱这样的自媒体,他们的产品就是自己的个人IP,而打造个人IP的过程依旧要遵循我们所讲到的营销思维,而且这类工作室也会进行招聘,如果同学有意向,也是可以入职这类的自媒体工作室的。
根据用户需求制作营销内容,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老师能否举个具体的例子?
同学好,比如用户的需求是转行,那么可以制作这样一些内容:转行去哪些行业比较好,转行有哪些误区,为什么你转行这么困难,转行之前需要做什么准备,等等之类的,在这些营销内容中植入产品信息。这就是根据用户需要制作营销内容。
可以这么理解,根据这个意思去扩充内容,给用户说明白为什么你们这个项目能让鼻子隆完之后跟正常的一样,让用户去信任你们从而选择你们。
老师您好,我的产品是大米,专做批发品种多、价格具备一定的优势,这种刚性需求的产品消费者年龄层在20+至80+,会通过网络购买的年龄层在20+至50+,但是因为是刚性需求,如果针对大米做公众号营销,如何深挖需求,需要根据不同年龄层做不同的内容的吗?内容的兴趣点是否也要经过大量测试来寻找?
同学好,同学的问题太宽泛,从同学的提问中感觉不到同学面对这个问题有做过何种尝试,仅仅是做出了提问,并没有主动去找答案,建议同学先去你想铺设的平台找相关类似产品的账号做一番调研,总结一下你可以借鉴的经验,以及他们的效果,然后再做进一步的思考,对你目前来说会有帮助,加油。
老师,您是更赞成把文章写成一个系列是么。就像36氪一样。但是我怎么觉得其实无所谓呢。还是最后一点我没理解您的意思呢
同学你好
最后一点持续输出稳定引流的内容,一般有2个维度:稳定的内容形式,稳定的内容质量。内容形式更多的是培养用户习惯,包含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收到你推送的内容、稳定的文案风格、稳定的样式排版、稳定的位置等。稳定的内容质量,包含内容的质量水准以及内容类型,根据你的用户的需求和反馈去决定是否做成一个系列,并进行明确的分类,让用户一目了然。
【但是我怎么觉得其实无所谓呢】看用户需求和反馈,不要掉入“你觉得”这个“脑补”的陷阱。
【稳定的文案风格、稳定的样式排版、稳定的位置都是需要做过一定的渠道测试之后总结下来的】是这样的,我们经过一系列测试后,确定了最适合我们目标用户的内容形式和调性等维度,于是确定下来。
但是这一点,和我们说的随时调整优化一点都不冲突。测试后的稳定是前提,不断通过反馈调整和优化是一直要持续去做的事情。用户和市场一直在变,随做随调就好了。
老师,你好:营销内容产品化应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吧,或者说是一种营销内容比较高级的形式?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啊,比如一个婚纱摄影的公众号,它的内容就不可能稳定地带来流量,因为大多数人一生中只拍一次婚纱照,还就只能靠活动和追热点的方式去引流,吸引一茬一茬的“新人”,营销内容产品化是一种让公司长久发展的策略,,但不是唯一的策略,对吗?即我们需要有效流量,最好能稳定地获取。
同学你好,婚纱摄影也可以产品化,比如,假设我们测试发现,大家都喜欢看新人的恋爱故事,搭配拍摄出来的婚纱效果图,从而引起情绪的共鸣,那么这个“模板”就可以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内容板块成为持续引流的好内容。另外,一生只拍摄一次婚纱照,但不代表大家不喜欢看好看的照片,并分享给身边的人。
老师,会不会存在这种现象,就是我把免费的内容做得超棒,但是当客户付费之后,接触到的内容就超烂这是一种欺诈行为吗
同学你好,如果真有这样的情况,当然是不妥当的,根本之计还是要把自己产品的质量做起来,真正为用户解决问题、提供价值,才会形成正常循环,否则再好的营销方式也救不了。
对于最后一项:做稳定的引流内容,举个大一点的例子就是
新闻联播:影音方式呈现新闻事件,每天固定7:30,并且各大卫视也同步,所以感觉就是用户一看表,七点半了,看新闻,随便哪个台都行。
对于之后实操中的公众号,假设我做的是广州美食类,针对22-25岁刚刚工作的职场人,是不是可以理解成这样
每天下午4点推送一条今日美食去处推荐,盘点一下今日价格优惠、好吃不贵并且高逼格,或是有活动的店铺推荐,再相应的推荐一些店里的特色。
直到有一天我的用户反馈给我:“我现在下班之前先看看公众号,然后才决定去哪吃!”或者是用户间口碑传播:“我这有个公众号,每天盘点一些店铺,拍照打卡好去处!还便宜!我推荐给你。”有这样的反馈就算是成功了吧。。。
- -;毫无经验的小白脑补一场大戏……
同学你好,如果同学能做到这个程度,当然是一种成功,但是从可行性来考虑,其实是有难度的,因为广州美食的受众是有限的,下班后能够跟随你的指引找遍整个城市到你指定的地方用餐,也是比较少见的情况,不过口碑传播是可行的,但是互联网时代我们的获客路径还是主要依靠互联网各类渠道的。这部分的内容等到同学运营了自己的公众号就深有感触了,加油往后学习吧。
同学不客气,有问题再来问。
老师,这一节“制作精准内容”是不是就是对营销思维5个步骤中“内容制作”的一个详细解释说明
同学你好,这节课讲的是营销思维5个步骤中“内容制作”的原则,制作精准内容是吸引有效流量的前提,是文案撰写的原则之一,接下来的文案课程还会展开来讲如何运用文案本能制作出精准的内容,同学可以按照课程表的顺序继续往下学习,到时候有问题再来问。
老师,现在想着手写公众号的话,从哪里开始呢
同学的积极性很高哦,同学需要先确定自己的定位,然后围绕定位完善公众号相关信息,搭建相关内容话题,最后才能进入文案撰写阶段。不过建议同学现在不要急于操作,这部分内容我们在第三阶段都已经按照顺序设置了课程和实操指导大家进行操作,理论阶段同学还是先以吸收知识为主,有什么灵感可以先记下来,到时再一起系统操作。
同学好,首先非常感谢你的反馈,我们太需要这些了,能麻烦你把反馈同步在这个帖子【http://www.nuanshi100.com/question/32031484】下吗,我们产品负责人会根据这些反馈的响应度来依次调整优化产品,马涛老师也会针对大家的提问一一回复的,再次感谢。
不记得是第n次看到老师的这个回复了,之前没有什么感觉,不过现在慢慢觉得如果想要收集这些反馈,由自己而不是用户去同步到网站上再@提问的同学不是更好么,因为这就像是一个大漏斗,不是所以同学看到这一句都会跳转到那个页面进行反馈的;还是说暖石是为了培养在指定网址反馈的用户习惯才一次次这么说或者其他原因?
同学你好,你的理解是对的,我们是为了培养用户在指定网址反馈的习惯,因为用户通过这个途径才能直接反馈给我们的技术部,有了用户IP和信息,技术部才方便验证信息真伪,或者直接联系当事人进行需求排查。另外一个原因是,将问题集中收拢在一处,也方便我们的信息管理。不过目前这样的信息收集在同学看来可能不是很便利,这也是我们日后会改善的地方。谢谢同学的思考和反馈。
最后补一句,马涛老师确实会在那里对每一次反馈进行认真回复的,同学可以去尝试一下。
1、老师,做稳定引流的内容那里有提到不要盲目追热点,但是我看招聘需求好多都写着能对热点保持敏感快速追那种,这是不是有点矛盾呢?
同学你好,这两者是不矛盾的,因为作为一个合格的运营人,首先你需要了解市面上新近的热点,然后通过合理地筛选从众多热点中选择适合公司产品的热点进行内容制作,这一套流程本身就是一体的。大多数的人都知道追热点的重要性,只是很多运营小编在筛选这一关做得不到位,导致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课程中单拎出了这一点进行强调。
老师,你好,关于本节课内容,我的思考如下:(针对公众号)
1)看重用户的反馈可以理解为,当你推送了一篇文章以后,你可以询问用户看完文章以后的感想以及觉得好和不好的地方在哪里,有什么建议?
2)看重质量在于每天不一定要推送文章,前期其实自我很容易偷懒,应该给自己一个限度,比如:一篇文章的产生至少需要24小时才可发布,由此来让自己保证文章质量,一定要将排版等做到目前自我认为最优化才发布。
3)先设想好转化的路径,我的思考是,当你在写文章时,你就先要想要文章的定位是什么?资源共享?逆袭经验等,然后文末放相应的资源领取方式,就容易让我们写作的思路更清晰,不然很容易乱搭配,造成行文混乱。
4)稳定引流,我的理解,作为公众号,可以将我们的推送时间固定,这样可以慢慢让用户养成看的习惯。
不知道我的思考是否切合主题,希望老师给出意见。
同学你好。
(1)除了推送文章后调查用户感受,也应该在推送前提前调研好用户的喜好。
(2)同学想法是对的。我们应该优先保证内容质量、排版,也应该给自己一个限度,但是速度和内容质量没有必然的关系,保证质量需要多少时间要看同学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了。
(3)正确。
(4)这点没错,同学说的是一个把内容产品化的过程,可以养成用户的习惯。但是稳定引流还应该考虑的是,怎么从外部把用户引流到你的公众号上,比如怎么在知乎上找到一个能解决用户实际问题的回答模式,验证这个模式的引流效果,把从知乎(或其他渠道同理)引流到公众号的这个转化路径稳定下来,保持一个稳定的引流数量。
带来流量之后的 工作 是不是一直都可以用 产品可以为客户解决什么问题 结合用户痛点 描述产品 这个观点 继续做后面的引流工作
同学好,这个问题的思路是这样,没有错。不过在具体操作中,文案写作会有很多的技巧,这个部分我们会在后面的文案课程中具体讲解,同学不要着急,带着这个问题跟随课程前进,学到后面的课程你的思路会更清晰。
突然觉得,到目前为止的这些课程都是授之以渔,并非鱼,而且,竟然我觉得这渔,不仅仅是到互联网营销,套用到生活中,或者其他非指定专业性的工作领域,同样是适用的。请问老师,对吗?还是我已经一团浆糊了?
陈晶同学好,你理解的没错,营销思维其实是一种科学化的思维方法,是我们做事情的一种底层的逻辑,所以它其实不仅仅限于互联网营销,同样可以套用到生活或其他专业的工作领域。你并没有浆糊,你的理解非常好,希望你一直带着这种思考进行后面的学习和实操,你的思路会越来越清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