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转行运营系统课 > 产品成熟期,推广渠道应该如何选择
在产品成熟期,选择推广渠道的关键词是:专精+铺面。在这个阶段,不仅要把渠道做好,而且要把渠道铺开
1.萌芽期指的是:确定生意模型。确定好产品为谁,带来什么好处。
2.发展期指的是:业务快速增长,定型生意模型,
3.成熟期指的是:生意模型稳定,用户模型稳定
硬广投放,是可以直接看到数据效果的,你投放了一个banner,带来了3000流量,这些流量有多少付费,你是可以知道的。第二个问题,当你已经知道什么内容用户喜欢,确定这个硬广渠道能带来效果,这些测试出结果之后,再花钱,一定是更划算的。而不是草率的去投放。要把产品打磨的“可以转化用户”,再去投放广告。这个目的是“扩大”
【可回收数据的】是指你可以通过数据监测推广效果的,比如可以设置监测链接的各渠道,或者有后台系统可以查看数据的SEM、微博粉丝通等。
【那什么时候选择不能回收数据的硬广渠道呢】产品的不同阶段营销重点不同,推广渠道也就有所差异,建议你再回看一下这节课《产品的不同阶段,做品牌广告还是效果广告》:http://www.nuanshi100.com/course/285/play
老师您好,怎么理解②中"SEM和banner是建立在已验证产品转化用户的能力上去测试的"这句话呢?
同学你好,你的问题非常好。SEM和banner都是花钱较多的渠道,算下来一个点击成本比较贵,如果产品转化能力不够好,流量过来了转化不了,就会非常浪费。所以必须建立在产品转化能力得到验证的情况下。保持学习和思考,你的进步会很快,加油,有什么问题随时跟老师交流
对的,可以这么理解。保持思考和学习,有什么其它问题随时跟老师交流,加油!周末愉快
客气了,有问题随时问老师
在产品成熟期,要优化旧的精准渠道,同时要挖掘新的渠道,这里的挖新的渠道是跟产品萌芽期一致的工作方式?因为在萌芽期到发展期,已经过滤掉了不合适的渠道,那为什么又还需要重复一次开发渠道呢?
同学的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很多同学会有这样的疑虑——为什么测试了好的渠道后,还要继续测试新渠道?
因为,市场是一直需要扩大的,不存在有一个渠道就一路用到底的情况,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不断测试、不断验证是我们营销人员一直要去做的事情。
听老师讲了很多次渠道这个词语,但是我现在真的好迷茫,我在家装公司工作,家装用户是属于垂直用户,很多人可能一辈子就这么一套,普通人最多三套,那么这样子的用户群体,我不知道有哪些渠道合适,去做渠道测试,总得先要我知道有哪些渠道吧?但是我去百度搜索的时候,很多都直接是一家公司来帮我做推广这样子,我不知道有哪些渠道可以让我去做测试,该怎么办呢?
同学好,不要着急,不知道渠道在哪里,可以调研你的用户来源,看他们是从哪些渠道知道你的,也可以调研一些潜在用户比如刚买房的朋友,亲人,他们一般是在哪里获取家装信息,如果他们是在百度搜索,那么百度就是个渠道,另外也可以去一些家装论坛,社区活跃,潜在用户可能在那里。其实方法很多,多思考和总结,你的能力会提升很快,加油
嗯嗯 只能是自己去不断寻找和测试才能找到最优,这个过程也会成为你宝贵的经验。
产品成熟期测试新的渠道要不要去测试产品在萌芽期时测试过的效果不好的渠道?
如果有数据支撑这个渠道值得测试,那么自然要再测试一次。
比如在后期新来的用户群体中,你发现有的付费用户是来自之前测试失败的A渠道,那么这个就值得去试。
【估计这个渠道会被放弃,也就不会设置数据监测链接,也没有人会去关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是,不是所有用户都来源于你的亲自推广,而你也一定要随时进行用户信息反馈收集,来知道那些自然流量来自何处,所以很多情况都是我们想不到的,所以不要“估计”、不要“我觉得”,时刻用数据有理有据地说话。
【铺面-测试-选择-专精】没错,所有渠道的推广确定流程都是如此。
但是这个模块的课程是为了告诉大家产品不同发展阶段,更加适用于哪类渠道的选择和推广,选择渠道时候偏重的原因等。
老师,营销一直强调用户质量,也就是要有转化。可是有的产品销售,会受到客服因素的影响,这样不是会影响我对渠道和内容的判断吗?比如我的推广,带来了2000个访客,客服销售只转化了100个,那就能说明我的2000个访客不是优质和精准的用户吗?会不会是客服销售技巧不专业导致转化率低呢?
同学好,【会不会是客服销售技巧不专业导致转化率低呢?】会有这种情况的,所以你带来了2000个用户,只要是注册了或者对产品有需求,那么都是有效流量。
我们公司是传统的餐饮行业,行业内算得上是前十,可是互联网这块一窍不通,有做百度竞价/快照/大众及美团的推广,最近还加上了今日头条,可是听到这里我也还是不清楚我们公司到底是处于哪种阶段,还请老师讲解一下
同学好,你们公司已经处于行业前十,那应该是有一定的基础了,也有稳定的盈利模式,可以说是成熟期了。关于你说的【可是互联网这块一窍不通】,老师不太了解你们具体的运营状况,所以无法给出判断,有可能你们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只是你看到而已。
通过你这样描述,那确实做得不够好,很多外包公司都不会去优化这些环节的,因为他们不对最终的转化负责,只是拿项目费挣钱的。你可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一些线上的推广尝试,或者能做出一些成绩。
嗯嗯,抓紧去行动吧,加油
老师您好,关于品牌营销有两个小问题:
为了方便提问,就单拎出一种广告形式吧,就是地铁站内的广告投放。上网查了一下,北京地铁站内通道的墙面广告位价格差不多都需要至少百万,而且投放周期最少一个月。(这里提前跟老师道个歉,由于没有互联网相关从业经验,有的情节是自己脑补的,问题可能也有点鸡毛蒜皮,给老师添麻烦了。)
1.在投入成本较高,没法监控数据,也没法根据数据更换不同广告内容的情况下,投放前的用户调查是不是至关重要?如果有几种不同广告内容形式,该怎么做AB测试?是否可以将不同的广告demo体现在用户调查里进行测试?
2.基于前一阵特别火的网易云音乐“2018,照见自己”的地铁广告(它的投放地点是地铁站,但却在网络上有效果特别好的二次传播)。第二个问题:
虽然地铁人流密集,是投放广告的好地点,但是由于场景的特殊性,注定人群的视线停留在周围广告的时间会很短,而且注意力也不会很集中。因此,制作此类广告时,在结合产品特点的前提下,是否应该将形势新颖和文案吸睛放在首位,将有较高的传播属性放在第二位,而将产品卖点描述的优先级放低?这样做会不会有点本末倒置?(好像有点混乱,麻烦老师了!)
同学好,不用道歉,有问题随时来问,千万别憋着:
1.用户调查是一定要的,即使是品牌广告,也是要和用户痛点联系在一起的。测试方式你说的很好,可以尝试。
2.优先级的设立,这个是一定没有固定的答案的,都是需要根据当次品牌推广的目的而定,看你要强化的是什么目标。怎么才能达到目的也是需要一些小测试的,不断测试,不断验证。
是的,轻量级、小快灵地测试和验证,没错。
老师好,请问硬广跟品牌的区别在哪?在地铁投放硬广是不是也是品牌营销的一种?
星月同学好,这个问题很好,其他同学也有相同的疑问,硬广告就是直接阐述和介绍品牌的广告。品牌广告一般情况下都属于硬广告。地铁里投放硬广也是品牌营销的一种,没问题的。保持思考,有什么其他问题随时跟老师交流,加油
通过数据反馈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再进行用户调查确定修改的方向,所以是根据用户调查来修改的。
老师 渠道测试过程中 如果效果好 应该专精或者扩大。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是 第一次投放在这个渠道效果效果非常好。所以加大投放 结果第二次投放就惨败 付出远远大于回报?会有这种可能吗?那如果是这种情况是为什么呢?该怎么办呢?
同学你好,【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是 第一次投放在这个渠道效果效果非常好。所以加大投放 结果第二次投放就惨败 付出远远大于回报?会有这种可能吗?那如果是这种情况是为什么呢?】不排除你说的这种情况,即投入大于回报,亏本,这是因为每个渠道所带来的流量是有限的。
【该怎么办呢?】调整投入,找到投入-收益最大化的那个点就好。
品牌是不是也属于硬广告的一种?总是有些分不清楚。
同学好,品牌广告和硬广是两个不同的维度来划分的,前者是以广告的目的来分的,后者是广告的形式来说的,两者相互有交叉,比如有的硬广属于品牌广告,也有硬广不属于品牌广告,例如SEM是属于效果广告。有的品牌广告是硬广,例如地铁,公交车广告,有的品牌广告是软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两者是不同的维度来说的,没法说谁包含了谁。
我在百度查询了banner的相关信息 banner就是横幅广告的意思 那么运营人员是如何得知用户是根据产品的banner而了解到产品的呢?还是要做用户调查,通过用户反馈的数据得出哪一个横幅推广的效果最好是吗?
billy仔你好,banner位做数据追踪即可,可以用GA分析也可以用百度统计等工具,后面的数据分析课程会具体讲到。
老师,拿淘宝电商来举例,直通车就好比是SEM,按照课程所讲,在开始尝试这种高成本渠道之前先验证产品转化能力,可是在淘宝上如何做未付费用户调查、反馈?针对付费用户是不是根据买家信息做一个回访?目前随着流量获取成本变高,直通车也越来越难做,产品想要更好的发展是应该想办法从站外获取流量吧?
同学好,运营淘宝时,淘宝商家会有自己的后台,就跟运营公众号会有自己的公众号后台一样,数据都是呈现出来的,不一定能接触到未付费用户,但是拿每一个环节的数据去对比,观察哪一个环节的数据落差大,可以初步判断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结合未付费用户对客服的反馈,要去做调整优化,每一次优化都是一个测试,如果数据没涨,说明不是这个原因,如果涨了,说明这时候这个解决办法是有一些效果的。
现在很多淘宝商家会邀请用户在购买后进入一个他们自家的打折群,在群内可以做回访,流量获取成本变高,站外获取流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会在其他平台做推广的,现在公众号、微博这方面的产品推荐文也不少的。
作为运营人员,群的基调、规则、话题讨论方向,应该是你基于用户的需求和想要达到的运营目的来把控的,而不是被动跟着用户走。比如通过发起某个活动,并设置奖励的方式,把你要讨论的内容设置到环节中,再比如现在淘宝店铺可能每周都会有直播互动,可以在这个环节去做一些了解。这只是其中一个方法,同学可以多拓展一些思路,同时去调研一下其他的同类社群是如何做的。
已经在你的另一个追问下回复了。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再提出来交流。
如目前渠道有效流量达到饱和,这个时候可以尝试SEM ??
同学好,什么时候做SEM跟流量饱不饱和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而是跟这个渠道有没有效果有关系,你随时都可以测试SEM转化率,如果投入产出比合适,就可以做。
老师,你好,课程里面讲到费用这块儿,(回报多于付出,可以无限制的花钱获取用户)这个肯定是针对于付费的渠道吧,比如花钱做产品的SEM,用户引流和转化都非常好,既然我已经付钱并且效果很好了,为啥还要无限制的花钱来获取用户呢。
同学好,比如你花100元能带来1000元回报,花1000元能带来10000万回报,那你说你是停留在每天只花100元、1000元吗?你肯定是会花更多的钱,只要带来的回报比投入多就行。正是验证了效果才敢持续投入,没有人是嫌用户少嫌赚钱少的。
老师你好,我在暖石的课程学习到这里,明白了渠道的选择对企业营销的重要性。目前来说我一直做公众号运营但是没有效果,因为所在企业是那种低关注度的产品。今年我打算尝试开发一些新的渠道做一下线上推广,主要是百度SEM和微信今日头条等,但是课程还没学到那里,老师你觉得可以提前试试这些推广吗?
行业内很少企业做过类似的推广,但是我太需要验证这种方法可不可行了
同学好,在没有数据之前,我也不能推测效果,这样是很不负责任的脑补行为。但是选择渠道这件事,可以通过用户调查来获取信息,会比自己去盲测更高效得多。
效果广告也分付费和免费两种,前期还未验证盈利模式的时候,谨慎花钱。公司要先活下去。
老师,请问“持续测试投放,优化已确定的渠道投放”前一句是不是指持续找新的渠道进行投放测试,后一句是指在已经经过确认的渠道优化进程?
是的,同学的理解没问题。
老师您好,请问在硬广投放效果用季度或年度利润来比较,可是中途也会持续优化其他渠道呀,怎么确定是硬广的功劳呢?还有在高费用渠道投放前要确认能否有收益,都没测试怎么知道呢?难道先投一部分试试水?感谢老师
同学你好,
1.【请问在硬广投放效果用季度或年度利润来比较,可是中途也会持续优化其他渠道呀,怎么确定是硬广的功劳呢?】 其他非硬广渠道通常可以单独监测数据,验证投放效果,那么在预算相当的情况下, 剩下的变量就是硬广投放了。
2.【还有在高费用渠道投放前要确认能否有收益,都没测试怎么知道呢?难道先投一部分试试水?】同学的理解是对的,先用可控预算做小规模验证,如果效果还可以,再考虑扩大投放。
可检测的渠道可以单独计算投入产出比,比如,同比上季度,净收入增加100w,可检测的X个渠道投放带来的总增长是60w,那么剩下的就是硬广投放带来的增长。市场一直都会动态变化,你需要的是根据市场的情况来制定不同的策略进行营销宣传,最终还是看你做了哪些能带来效果的事。
同学你说得对,好比,假设我在地铁广告牌看到了暖石的广告,于是我上知乎看了一下暖石网怎么样,再从知乎的某个帖子跳转到网站着陆页进行了转化。确实无法精准衡量,如果公司还在初创期以及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不建议做硬广,所以只能看总体增长是否大于投入,来衡量是否划算。
这里也可以设置一些可监测的环节的,比如硬广告让大家去打一个电话,而这个电话只对应着硬广这个渠道,这样效果就是可监测的了,同理,也可以放上有针对性的二维码,也可以监测
老师,您好。课程中维度包含免费渠道,付费渠道,和品牌,可能我对品牌的理解比较狭隘哈,只觉得地铁上的广告推广就是品牌推广。那它属于付费渠道吗?可不可以理解它就是个没有监测数据的付费渠道。而付费渠道就是百度竞价,SEM,banner等
同学你好,
1.【可能我对品牌的理解比较狭隘哈,只觉得地铁上的广告推广就是品牌推广。那它属于付费渠道吗?】品牌营销涉及的范围是比较多的,除了同学考虑的地铁广告推广、电视投放、公路标志牌以及电梯的分众广告等都属于这个范畴,我们所说的“付费渠道”是指投入广告是否需要付费,而品牌营销涉及的渠道都是需要付费的,这点没有问题。
2.【可不可以理解它就是个没有监测数据的付费渠道。】可以这么理解。
3.【付费渠道就是百度竞价,SEM,banner等】需要投入费用才能做推广的渠道都是付费渠道,同学这点考虑也没有问题。
品牌营销是不是就是硬广告呢?如果不是,那是以什么形式所呈现的呢?
同学你好,品牌营销以硬广的形式居多,不过也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做线上营销,举个例子,支付宝的“锦鲤”刷屏事件,也可以算作一种品牌营销手段,再比如说,杜蕾斯的公众号,也可以算作是品牌营销的典范,同学可以去关注一些知名品牌的新媒体账号,观察他们平时发布的内容类型,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
同学你好,品牌营销,是让用户对自己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建立认知的过程,一切有助于树立品牌形象、加深品牌辨识度的营销行为都可以算作品牌营销。举个例子,世界杯期间,马蜂窝、知乎等产品所做的口号式广告,并不涉及某种具体的产品功能或运营活动的推广,只是不断重复产品名称或slogan,加深用户对产品的印象,就可以看作是一种品牌营销。
在产品成熟期,选择推广渠道的关键词是:专精+铺面。在这个阶段,不仅要把渠道做好,而且要把渠道铺开
1.萌芽期指的是:确定生意模型。确定好产品为谁,带来什么好处。
2.发展期指的是:业务快速增长,定型生意模型,
3.成熟期指的是:生意模型稳定,用户模型稳定
硬广投放,是可以直接看到数据效果的,你投放了一个banner,带来了3000流量,这些流量有多少付费,你是可以知道的。第二个问题,当你已经知道什么内容用户喜欢,确定这个硬广渠道能带来效果,这些测试出结果之后,再花钱,一定是更划算的。而不是草率的去投放。要把产品打磨的“可以转化用户”,再去投放广告。这个目的是“扩大”
【可回收数据的】是指你可以通过数据监测推广效果的,比如可以设置监测链接的各渠道,或者有后台系统可以查看数据的SEM、微博粉丝通等。
【那什么时候选择不能回收数据的硬广渠道呢】产品的不同阶段营销重点不同,推广渠道也就有所差异,建议你再回看一下这节课《产品的不同阶段,做品牌广告还是效果广告》:http://www.nuanshi100.com/course/285/play
老师您好,怎么理解②中"SEM和banner是建立在已验证产品转化用户的能力上去测试的"这句话呢?
同学你好,你的问题非常好。SEM和banner都是花钱较多的渠道,算下来一个点击成本比较贵,如果产品转化能力不够好,流量过来了转化不了,就会非常浪费。所以必须建立在产品转化能力得到验证的情况下。保持学习和思考,你的进步会很快,加油,有什么问题随时跟老师交流
对的,可以这么理解。保持思考和学习,有什么其它问题随时跟老师交流,加油!周末愉快
客气了,有问题随时问老师
在产品成熟期,要优化旧的精准渠道,同时要挖掘新的渠道,这里的挖新的渠道是跟产品萌芽期一致的工作方式?因为在萌芽期到发展期,已经过滤掉了不合适的渠道,那为什么又还需要重复一次开发渠道呢?
同学的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很多同学会有这样的疑虑——为什么测试了好的渠道后,还要继续测试新渠道?
因为,市场是一直需要扩大的,不存在有一个渠道就一路用到底的情况,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不断测试、不断验证是我们营销人员一直要去做的事情。
听老师讲了很多次渠道这个词语,但是我现在真的好迷茫,我在家装公司工作,家装用户是属于垂直用户,很多人可能一辈子就这么一套,普通人最多三套,那么这样子的用户群体,我不知道有哪些渠道合适,去做渠道测试,总得先要我知道有哪些渠道吧?但是我去百度搜索的时候,很多都直接是一家公司来帮我做推广这样子,我不知道有哪些渠道可以让我去做测试,该怎么办呢?
同学好,不要着急,不知道渠道在哪里,可以调研你的用户来源,看他们是从哪些渠道知道你的,也可以调研一些潜在用户比如刚买房的朋友,亲人,他们一般是在哪里获取家装信息,如果他们是在百度搜索,那么百度就是个渠道,另外也可以去一些家装论坛,社区活跃,潜在用户可能在那里。其实方法很多,多思考和总结,你的能力会提升很快,加油
嗯嗯 只能是自己去不断寻找和测试才能找到最优,这个过程也会成为你宝贵的经验。
产品成熟期测试新的渠道要不要去测试产品在萌芽期时测试过的效果不好的渠道?
如果有数据支撑这个渠道值得测试,那么自然要再测试一次。
比如在后期新来的用户群体中,你发现有的付费用户是来自之前测试失败的A渠道,那么这个就值得去试。
【估计这个渠道会被放弃,也就不会设置数据监测链接,也没有人会去关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是,不是所有用户都来源于你的亲自推广,而你也一定要随时进行用户信息反馈收集,来知道那些自然流量来自何处,所以很多情况都是我们想不到的,所以不要“估计”、不要“我觉得”,时刻用数据有理有据地说话。
【铺面-测试-选择-专精】没错,所有渠道的推广确定流程都是如此。
但是这个模块的课程是为了告诉大家产品不同发展阶段,更加适用于哪类渠道的选择和推广,选择渠道时候偏重的原因等。
老师,营销一直强调用户质量,也就是要有转化。可是有的产品销售,会受到客服因素的影响,这样不是会影响我对渠道和内容的判断吗?比如我的推广,带来了2000个访客,客服销售只转化了100个,那就能说明我的2000个访客不是优质和精准的用户吗?会不会是客服销售技巧不专业导致转化率低呢?
同学好,【会不会是客服销售技巧不专业导致转化率低呢?】会有这种情况的,所以你带来了2000个用户,只要是注册了或者对产品有需求,那么都是有效流量。
我们公司是传统的餐饮行业,行业内算得上是前十,可是互联网这块一窍不通,有做百度竞价/快照/大众及美团的推广,最近还加上了今日头条,可是听到这里我也还是不清楚我们公司到底是处于哪种阶段,还请老师讲解一下
同学好,你们公司已经处于行业前十,那应该是有一定的基础了,也有稳定的盈利模式,可以说是成熟期了。关于你说的【可是互联网这块一窍不通】,老师不太了解你们具体的运营状况,所以无法给出判断,有可能你们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只是你看到而已。
通过你这样描述,那确实做得不够好,很多外包公司都不会去优化这些环节的,因为他们不对最终的转化负责,只是拿项目费挣钱的。你可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一些线上的推广尝试,或者能做出一些成绩。
嗯嗯,抓紧去行动吧,加油
老师您好,关于品牌营销有两个小问题:
为了方便提问,就单拎出一种广告形式吧,就是地铁站内的广告投放。上网查了一下,北京地铁站内通道的墙面广告位价格差不多都需要至少百万,而且投放周期最少一个月。(这里提前跟老师道个歉,由于没有互联网相关从业经验,有的情节是自己脑补的,问题可能也有点鸡毛蒜皮,给老师添麻烦了。)
1.在投入成本较高,没法监控数据,也没法根据数据更换不同广告内容的情况下,投放前的用户调查是不是至关重要?如果有几种不同广告内容形式,该怎么做AB测试?是否可以将不同的广告demo体现在用户调查里进行测试?
2.基于前一阵特别火的网易云音乐“2018,照见自己”的地铁广告(它的投放地点是地铁站,但却在网络上有效果特别好的二次传播)。第二个问题:
虽然地铁人流密集,是投放广告的好地点,但是由于场景的特殊性,注定人群的视线停留在周围广告的时间会很短,而且注意力也不会很集中。因此,制作此类广告时,在结合产品特点的前提下,是否应该将形势新颖和文案吸睛放在首位,将有较高的传播属性放在第二位,而将产品卖点描述的优先级放低?这样做会不会有点本末倒置?(好像有点混乱,麻烦老师了!)
同学好,不用道歉,有问题随时来问,千万别憋着:
1.用户调查是一定要的,即使是品牌广告,也是要和用户痛点联系在一起的。测试方式你说的很好,可以尝试。
2.优先级的设立,这个是一定没有固定的答案的,都是需要根据当次品牌推广的目的而定,看你要强化的是什么目标。怎么才能达到目的也是需要一些小测试的,不断测试,不断验证。
是的,轻量级、小快灵地测试和验证,没错。
老师好,请问硬广跟品牌的区别在哪?在地铁投放硬广是不是也是品牌营销的一种?
星月同学好,这个问题很好,其他同学也有相同的疑问,硬广告就是直接阐述和介绍品牌的广告。品牌广告一般情况下都属于硬广告。地铁里投放硬广也是品牌营销的一种,没问题的。保持思考,有什么其他问题随时跟老师交流,加油
通过数据反馈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再进行用户调查确定修改的方向,所以是根据用户调查来修改的。
老师 渠道测试过程中 如果效果好 应该专精或者扩大。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是 第一次投放在这个渠道效果效果非常好。所以加大投放 结果第二次投放就惨败 付出远远大于回报?会有这种可能吗?那如果是这种情况是为什么呢?该怎么办呢?
同学你好,【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是 第一次投放在这个渠道效果效果非常好。所以加大投放 结果第二次投放就惨败 付出远远大于回报?会有这种可能吗?那如果是这种情况是为什么呢?】不排除你说的这种情况,即投入大于回报,亏本,这是因为每个渠道所带来的流量是有限的。
【该怎么办呢?】调整投入,找到投入-收益最大化的那个点就好。
品牌是不是也属于硬广告的一种?总是有些分不清楚。
同学好,品牌广告和硬广是两个不同的维度来划分的,前者是以广告的目的来分的,后者是广告的形式来说的,两者相互有交叉,比如有的硬广属于品牌广告,也有硬广不属于品牌广告,例如SEM是属于效果广告。有的品牌广告是硬广,例如地铁,公交车广告,有的品牌广告是软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两者是不同的维度来说的,没法说谁包含了谁。
我在百度查询了banner的相关信息 banner就是横幅广告的意思 那么运营人员是如何得知用户是根据产品的banner而了解到产品的呢?还是要做用户调查,通过用户反馈的数据得出哪一个横幅推广的效果最好是吗?
billy仔你好,banner位做数据追踪即可,可以用GA分析也可以用百度统计等工具,后面的数据分析课程会具体讲到。
老师,拿淘宝电商来举例,直通车就好比是SEM,按照课程所讲,在开始尝试这种高成本渠道之前先验证产品转化能力,可是在淘宝上如何做未付费用户调查、反馈?针对付费用户是不是根据买家信息做一个回访?目前随着流量获取成本变高,直通车也越来越难做,产品想要更好的发展是应该想办法从站外获取流量吧?
同学好,运营淘宝时,淘宝商家会有自己的后台,就跟运营公众号会有自己的公众号后台一样,数据都是呈现出来的,不一定能接触到未付费用户,但是拿每一个环节的数据去对比,观察哪一个环节的数据落差大,可以初步判断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结合未付费用户对客服的反馈,要去做调整优化,每一次优化都是一个测试,如果数据没涨,说明不是这个原因,如果涨了,说明这时候这个解决办法是有一些效果的。
现在很多淘宝商家会邀请用户在购买后进入一个他们自家的打折群,在群内可以做回访,流量获取成本变高,站外获取流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会在其他平台做推广的,现在公众号、微博这方面的产品推荐文也不少的。
作为运营人员,群的基调、规则、话题讨论方向,应该是你基于用户的需求和想要达到的运营目的来把控的,而不是被动跟着用户走。比如通过发起某个活动,并设置奖励的方式,把你要讨论的内容设置到环节中,再比如现在淘宝店铺可能每周都会有直播互动,可以在这个环节去做一些了解。这只是其中一个方法,同学可以多拓展一些思路,同时去调研一下其他的同类社群是如何做的。
已经在你的另一个追问下回复了。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再提出来交流。
如目前渠道有效流量达到饱和,这个时候可以尝试SEM ??
同学好,什么时候做SEM跟流量饱不饱和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而是跟这个渠道有没有效果有关系,你随时都可以测试SEM转化率,如果投入产出比合适,就可以做。
老师,你好,课程里面讲到费用这块儿,(回报多于付出,可以无限制的花钱获取用户)这个肯定是针对于付费的渠道吧,比如花钱做产品的SEM,用户引流和转化都非常好,既然我已经付钱并且效果很好了,为啥还要无限制的花钱来获取用户呢。
同学好,比如你花100元能带来1000元回报,花1000元能带来10000万回报,那你说你是停留在每天只花100元、1000元吗?你肯定是会花更多的钱,只要带来的回报比投入多就行。正是验证了效果才敢持续投入,没有人是嫌用户少嫌赚钱少的。
老师你好,我在暖石的课程学习到这里,明白了渠道的选择对企业营销的重要性。目前来说我一直做公众号运营但是没有效果,因为所在企业是那种低关注度的产品。今年我打算尝试开发一些新的渠道做一下线上推广,主要是百度SEM和微信今日头条等,但是课程还没学到那里,老师你觉得可以提前试试这些推广吗?
行业内很少企业做过类似的推广,但是我太需要验证这种方法可不可行了
同学好,在没有数据之前,我也不能推测效果,这样是很不负责任的脑补行为。但是选择渠道这件事,可以通过用户调查来获取信息,会比自己去盲测更高效得多。
效果广告也分付费和免费两种,前期还未验证盈利模式的时候,谨慎花钱。公司要先活下去。
老师,请问“持续测试投放,优化已确定的渠道投放”前一句是不是指持续找新的渠道进行投放测试,后一句是指在已经经过确认的渠道优化进程?
是的,同学的理解没问题。
老师您好,请问在硬广投放效果用季度或年度利润来比较,可是中途也会持续优化其他渠道呀,怎么确定是硬广的功劳呢?还有在高费用渠道投放前要确认能否有收益,都没测试怎么知道呢?难道先投一部分试试水?感谢老师
同学你好,
1.【请问在硬广投放效果用季度或年度利润来比较,可是中途也会持续优化其他渠道呀,怎么确定是硬广的功劳呢?】 其他非硬广渠道通常可以单独监测数据,验证投放效果,那么在预算相当的情况下, 剩下的变量就是硬广投放了。
2.【还有在高费用渠道投放前要确认能否有收益,都没测试怎么知道呢?难道先投一部分试试水?】同学的理解是对的,先用可控预算做小规模验证,如果效果还可以,再考虑扩大投放。
可检测的渠道可以单独计算投入产出比,比如,同比上季度,净收入增加100w,可检测的X个渠道投放带来的总增长是60w,那么剩下的就是硬广投放带来的增长。市场一直都会动态变化,你需要的是根据市场的情况来制定不同的策略进行营销宣传,最终还是看你做了哪些能带来效果的事。
同学你说得对,好比,假设我在地铁广告牌看到了暖石的广告,于是我上知乎看了一下暖石网怎么样,再从知乎的某个帖子跳转到网站着陆页进行了转化。确实无法精准衡量,如果公司还在初创期以及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不建议做硬广,所以只能看总体增长是否大于投入,来衡量是否划算。
这里也可以设置一些可监测的环节的,比如硬广告让大家去打一个电话,而这个电话只对应着硬广这个渠道,这样效果就是可监测的了,同理,也可以放上有针对性的二维码,也可以监测
老师,您好。课程中维度包含免费渠道,付费渠道,和品牌,可能我对品牌的理解比较狭隘哈,只觉得地铁上的广告推广就是品牌推广。那它属于付费渠道吗?可不可以理解它就是个没有监测数据的付费渠道。而付费渠道就是百度竞价,SEM,banner等
同学你好,
1.【可能我对品牌的理解比较狭隘哈,只觉得地铁上的广告推广就是品牌推广。那它属于付费渠道吗?】品牌营销涉及的范围是比较多的,除了同学考虑的地铁广告推广、电视投放、公路标志牌以及电梯的分众广告等都属于这个范畴,我们所说的“付费渠道”是指投入广告是否需要付费,而品牌营销涉及的渠道都是需要付费的,这点没有问题。
2.【可不可以理解它就是个没有监测数据的付费渠道。】可以这么理解。
3.【付费渠道就是百度竞价,SEM,banner等】需要投入费用才能做推广的渠道都是付费渠道,同学这点考虑也没有问题。
品牌营销是不是就是硬广告呢?如果不是,那是以什么形式所呈现的呢?
同学你好,品牌营销以硬广的形式居多,不过也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做线上营销,举个例子,支付宝的“锦鲤”刷屏事件,也可以算作一种品牌营销手段,再比如说,杜蕾斯的公众号,也可以算作是品牌营销的典范,同学可以去关注一些知名品牌的新媒体账号,观察他们平时发布的内容类型,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
同学你好,品牌营销,是让用户对自己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建立认知的过程,一切有助于树立品牌形象、加深品牌辨识度的营销行为都可以算作品牌营销。举个例子,世界杯期间,马蜂窝、知乎等产品所做的口号式广告,并不涉及某种具体的产品功能或运营活动的推广,只是不断重复产品名称或slogan,加深用户对产品的印象,就可以看作是一种品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