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转行运营系统课 > 阶段目标细化——执行投放部分
一场战斗,胜负只是结果,核心的部分是战前准备,现在我们已经把营销内容、渠道、活动都测试完成了,在策划方案的第三阶段,我们需要的是完美的执行
老师,您这节课讲的意思是
当测试出好的内容,好的渠道,好的活动形式之后,就可以常规的进行投放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数据的变化或者用户的反馈,进行优化调整,继续进行新的测试,最终实现效果最大化,是这样理解吗?
完全没错,是这样理解的,即使测试出好的内容和渠道,那么你的用户身份可能在变化,需求在变化,渠道自己本身的热度也在变化,所以我们要持续测试,持续关注数据,才能“动态的工作”
我来解释一下,前面的测试部分,你可以理解为是“定性”过程,也就是通过制作内容和投放测试,从很多个内容里,找到拿到用户需要哪个内容,通过这个环节,我们解决的问题是,清楚的知道,到底哪个内容效果好的问题。到了执行部分,就是从“定性”变成“定量”,如果一个内容好,那么到底这个好内容能给我们带来多少收益呢,我们到底要做哪些事情呢,我们需要执行中,开始增加人力投入、费用投入,来把工作做好。
完全正确。
别客气,有问题来问就好。
君哥说的流量爆发点还是不明白,老师能不能详细说一下
同学好。所谓的流量爆发点就是获取用户最大量的那个点,举个例子,苏宁易购在618举办了活动,从6月1号就开始预热,也陆陆续续有人参加,不断有人来到苏宁易购网站,到了618当天,苏宁易购比之前更优惠,导致了更多用户涌入到网站,这个就是流量爆发点。
1.3月10万流水,其实是说,前2个月的积累工作,在3月31日前,达到10万就行?
2.垂直论坛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找到自己行业的呢?
3.关于跟同事沟通调整着陆页部分,怎么说服他同意呢?怎么证明自己是有效的?感觉运营和美工永远是不在同一频道的
1.【3月10万流水,其实是说,前2个月的积累工作,在3月31日前,达到10万就行】是的。
2.【垂直论坛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找到自己行业的呢】各种搜索引擎搜,各看他50页,一点一点找和筛选
3.【关于跟同事沟通调整着陆页部分,怎么说服他同意呢】拿数据说服,你需要做调查,调查结果是,用户最希望看到的信息是什么,看这个信息是否和着陆页信息匹配。
老师
一个公众号,9W用户
但是头条平均打开率是1.9%
目前三天才回收不到40份的调查问卷。
这34份的调查问卷的结果表面,用户和想象中的目标用户画像不一样。但相对于9W用户这个群体来说,问卷数据太少了。所以数据还不能表面什么
现在问题是打开率低,问卷也少。那么如何进行调查,调查多少个量才合适(正准备1V1调查)。
同学好,以此来说你的问题:
1.做用户调查,具体回收多少样本并没有固定的数据,如果样本真的足够随机的话,那么50、100份也是足够看出趋势的。
2.仅作提醒:调查用户前,建议同学先问清楚,你入职前这个公众号的粉丝是哪里来的,如果都是刷的机器粉,同学的调查可能是无用功。
3.具体如何调查也是没有固定的答案,同学要先做当前工作梳理,你需要获取什么信息来指导你下一步的工作?需要用户哪些反馈来帮助你达成工作目标?这些问题梳理清楚后,自然就会出现你要调查的项目和调查方式了。
如果梳理后还是有疑惑,欢迎描述清楚具体问题再来提问。
别客气,有问题再来问
老师,我们公司目前是通过让用户关注服务号,然后每天不间断输出文章内容最后客户被“养”的开始为我们产品付费了。这个转化路径和转化率该怎么去分析呢?还有如果我要拓展其它渠道方式来增加付费人群,设置目标是关注公众号好,还是直接是让客户填写报名表或者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好?(因为关注服务号后付费时差比较长,真的没法统计出付费转化率)
同学好,针对问题我们一个一个来谈:
1.【转化路径和转化率该怎么去分析呢?】转化路径可以设置监测来跟踪,或者让用户从这里购买的有个什么暗号,这样就能够监测从哪里来的用户,转化率则是实际转化的人数除以所有引流来的人;
2.【还有如果我要拓展其它渠道方式来增加付费人群,设置目标是关注公众号好,还是直接是让客户填写报名表或者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好】这个因为不了解产品和业务,所以我也不好判断,建议同学可以做一下用户调查,从用户那里得出来的结果是最有效的。
同学你好~
我们一一来看同学的问题
【老师,文中讲到核心卖点和用户核心需求相匹配,核心卖点是不是产品的定位问?,说明我是谁,我有什么特点,我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核心卖点和产品定位不一样,核心卖点可以理解为定位里的一部分。举个例子,我的产品是小学辅导班,我的定位就是小学1-6年级课后辅导,我的核心卖点是24小时的老师答疑。
【核心需求是通过使用产品或者服务,而满足用户的一些痛点?】核心需求是指用户需求里,最重要的那一个。【通过使用产品或者服务,而满足用户的一些痛点?】这是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
【这里我又想到了痛点的问题,抓住痛点,激发需求?然后就有了卖点满足需求了?还有需求是不是痛点的升级?需要激发,才会有需求感觉学到这有点蒙圈呢?】需求和痛点我们可以理解为,有痛点才会有需求。比如我们冬天会冷,冷就是我们的痛点,正是因为有了冷这个痛点,我们才会有穿保暖的衣服这个需求。
【所以核心卖点往往就是跟竞品的差异化?】这是核心卖点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我们的核心卖点除了要做到差异化,更重要的是保证我们的卖点是切实贴合用户痛点的,【24小时的老师答疑”】这就是贴合小学生写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问题,没有人解答这一痛点来说的。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差异化不关注用户需求和痛点,比如说把这个核心卖点改为【帅哥美女老师】,差异化是有了,但是和用户痛点完全不贴合,也是无效的。
1.[然后在第三个工作阶段以确定好的优质内容类型、渠道+活动大量投入进行引爆吗]引爆这个词有点夸张,应该说加大资源进行“量化”的测试,也就是说,看看加大资源,是否可以持续同比带来收益。
2.[多渠道同时运营精力是否会出问题呢]精力问题是相对问题,如果收益大于成本,意味着你付出更多的人力,还是划算的,当然可以做不冲突。
3.[还是只有收益高于一定的比例的渠道才考虑同时运营?]基础条件就是收益大于成本,当然收益越大越好。
老师有个问题,我的公众号是关于影视的,若是从知乎上引流的话,要是给不到用户好处是很难的,电影资源涉及到版权如何解决?要是给其他的书单比如书籍pdf好像和调性不符怎么办呢?
同学好,关于你的问题:
1、【我的公众号是关于影视的,若是从知乎上引流的话,要是给不到用户好处是很难的,电影资源涉及到版权如何解决?】知乎引流重点还是以内容为主,资源部分,同学可以考虑总结盘点一些网站等给用户,但是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内容是否优质,用户来到公众号愿意驻足原因也是公众号提供的内容能符合用户需求,这点同学需要注意。
2、【要是给其他的书单比如书籍pdf好像和调性不符怎么办呢?】相应的资源方法同学可以参考上个小问,既然要提供,最好和定位相关。
老师,在流量爆发点中说,当流量变大,转化率不变的时候,收益会增加,我不是很懂什么意思?转化率不变怎么增加收益呢?
同学你好,着这样的,流量数量*转化率*100%=转化数量,当流量变多是,转化数量也变多了,那么对应的收益也变多了。
做内容和渠道的组合测试的时候是一下子组合好投放还是一个一个来呢
同学好,如果要保证效果,可以先固定渠道,在渠道上测试内容A、B、C,从而进一步确定内容与渠道的匹配度,这样才能保证效果最大化。当然,在初期选择测试渠道时肯定也要经过调研,先确定和自己定位相关,问题/文章数更多的渠道,同时内容ABC也是经过调研之后发现渠道用户较为喜欢的前几类,这样的测试才比较有效。
老师您好,这个网站转化路径这么理解呢?
同学你好,简单点说就是你从最开始来到网站,到最后付费,是要走过一些路的,比如说看首页知道了产品解决什么问题,看什么地方知道了产品带来的效果,经过其他类似的路径后,你产生了想要付费购买的想法,于是点击网页按钮就购买了,这一系列行为就是转化路径。
老师好
我想问一下,其实执行投放部分,是在测试部分之后的吗?还是说测试部分和执行投放部分一起进行的?
同学好,这里所说的“执行投放”指的是开始投入较多的时间、金钱到活动宣传执行上,所以是放在测试之后进行的。同学会有这个疑惑很正常,开始的测试是小范围进行的,其中当然也包含执行部分,但是不会投入太多的成本进去,这点和我么课程提到的执行投放有一定区别。
老师你好,我还是对A/B测试有点疑惑,
假设有内容:图片、文件、视频,渠道:1、2、3.
那我要测试哪个渠道好,是不是把图片,分别投放到1、2、3这三个渠道,看哪个渠道好,但不代表文件、视频也是一样效果,是不是也要把文件、视频分别投放这三个渠道上,看每个内容相对应的好渠道是哪个?然后怎么选择哪个是最优渠道和最优内容?
同学你好,不同渠道受欢迎的内容调性不一致,投放之前,我们需要先调研该渠道上效果较好的内容形式有哪些,然后选择适合的形式进行投放,例如,B站上选择视频类内容,简书上选择图文类内容,等等。虽然内容形式不一样,但是内容解决的用户需求是一致的,投放后注意监测对比数据即可。
同学你好,假如有这个需要,可以分开来测,测试的时候,还是遵循A/B测试的思维,注意控制变量,最终还是要找内容和渠道的最佳组合。
是的,同学不客气,有问题再来问。
我梳理一下营销策划方案和阶段目标细化的关系,营销策划方案是关于某个阶段的营销计划所做的思路,然后思路下面会分阶段目标,咱们的阶段目标细化就是在具体化营销策划方案,阶段目标细化中的测试部分和活动部分是定性的过程,确定最合适的内容+渠道,以及最合适的活动形式+渠道,然后执行投放部分就是定量的部分。可以这样理解吗?如有误,请帮忙指正
同学的理解没有问题,说明已经基本理解了课程内容,可以继续往下学习了,加油。
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所谓的“验证生意模型”具体的概念是什么意思呢?
同学好,验证生意模型简单来说就是验证你的产品有没有市场需求,比如你打算把自己的经验做成课程进行售卖,那么你找一些目标用户小范围测试看是否有人购买,就可以说是在验证生意模型了。
老师,我确定一下,这个部分还是归属营销策划方案的流量部分?然后执行是把前面小范围测试的最佳内容与渠道组合、活动与渠道组合加大力度去投放?就是扩大覆盖所测试渠道里的用户数?
是这样理解吗?
同学好,这个属于营销策划案的执行部分,关于执行的理解没问题。
老师,就是针对做不同内容的渠道测试时,是指几个内容完全不一样的还是说同性质的内容换成不同的表达,能以具体事例说一说吗?有些不理解呢~
同学好,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这样去做:将ABC三个内容同时投放到XYZ三个渠道中去,这样就是9组内容&渠道组合。那么对于A、B、C、X、Y、Z 这6个量来说,每个量都进行了对应的单变量测试,没有问题。这时候再回收各个内容&渠道组合的数据,直接对比效果,最终留下效果好的组合即可。
可以这么理解,不客气,有其他问题也随时来问老师。
老师,在第三个月才是正式全面大力度的投放吗?之前的都是小范围的测试,为第三个月做铺垫?另外,如何确定我这个内容受目标用户喜欢,那么加大投放之后的“类似内容”也会同样被喜欢呢?
同学好,依次回答:
1.【之前的都是小范围的测试,为第三个月做铺垫?】是的,不过这个时间周期只是举例子,具体情况根据实际工作安排而定。
2.加大投放后的内容都是之前测试验证过的,测试过程中就会知道哪些内容是被目标用户所喜欢的了。
1.[那么在第三个月我就在公众号持续输出关于营销思维的不同文章吗]是的,是这个逻辑。但在真实工作中,通过数据测试,很可能我们还知道这个好内容,还在其他几个渠道投入,可以盈利大于成本,所以我们会同时做。
2.[如果经过测试活动最优渠道+活动内容为微信+赠送资料。那第三个月也一直在公众号撰写这个活动内容吗?]是。同样,在真实工作中,你关注的重点是“数学题”,即:收益大于成本,就可以做。在这个排序里,优先做收益大的就ok了
渠道指的是获取用户关注这个层面的事情,转化路径指的是获取关注后,一步一步进入转化漏斗,最终成为付费用户的事情。一个是横向的,一个是纵向的。所以这两个工作,事实上并没有重叠。应该这么说,渠道的变化,是转化路径起点的变化。
这里不是活动的转化率,是已有的渠道、营销方式的转化率,转化率=总付费数量/总流量
这是一个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贯穿营销思维。
之前是说需要有投放这个环节,这里又把这个投放展开更详细的讲一次。
一场战斗,胜负只是结果,核心的部分是战前准备,现在我们已经把营销内容、渠道、活动都测试完成了,在策划方案的第三阶段,我们需要的是完美的执行
老师,您这节课讲的意思是
当测试出好的内容,好的渠道,好的活动形式之后,就可以常规的进行投放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数据的变化或者用户的反馈,进行优化调整,继续进行新的测试,最终实现效果最大化,是这样理解吗?
完全没错,是这样理解的,即使测试出好的内容和渠道,那么你的用户身份可能在变化,需求在变化,渠道自己本身的热度也在变化,所以我们要持续测试,持续关注数据,才能“动态的工作”
我来解释一下,前面的测试部分,你可以理解为是“定性”过程,也就是通过制作内容和投放测试,从很多个内容里,找到拿到用户需要哪个内容,通过这个环节,我们解决的问题是,清楚的知道,到底哪个内容效果好的问题。到了执行部分,就是从“定性”变成“定量”,如果一个内容好,那么到底这个好内容能给我们带来多少收益呢,我们到底要做哪些事情呢,我们需要执行中,开始增加人力投入、费用投入,来把工作做好。
完全正确。
别客气,有问题来问就好。
君哥说的流量爆发点还是不明白,老师能不能详细说一下
同学好。所谓的流量爆发点就是获取用户最大量的那个点,举个例子,苏宁易购在618举办了活动,从6月1号就开始预热,也陆陆续续有人参加,不断有人来到苏宁易购网站,到了618当天,苏宁易购比之前更优惠,导致了更多用户涌入到网站,这个就是流量爆发点。
1.3月10万流水,其实是说,前2个月的积累工作,在3月31日前,达到10万就行?
2.垂直论坛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找到自己行业的呢?
3.关于跟同事沟通调整着陆页部分,怎么说服他同意呢?怎么证明自己是有效的?感觉运营和美工永远是不在同一频道的
1.【3月10万流水,其实是说,前2个月的积累工作,在3月31日前,达到10万就行】是的。
2.【垂直论坛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找到自己行业的呢】各种搜索引擎搜,各看他50页,一点一点找和筛选
3.【关于跟同事沟通调整着陆页部分,怎么说服他同意呢】拿数据说服,你需要做调查,调查结果是,用户最希望看到的信息是什么,看这个信息是否和着陆页信息匹配。
老师
一个公众号,9W用户
但是头条平均打开率是1.9%
目前三天才回收不到40份的调查问卷。
这34份的调查问卷的结果表面,用户和想象中的目标用户画像不一样。但相对于9W用户这个群体来说,问卷数据太少了。所以数据还不能表面什么
现在问题是打开率低,问卷也少。那么如何进行调查,调查多少个量才合适(正准备1V1调查)。
同学好,以此来说你的问题:
1.做用户调查,具体回收多少样本并没有固定的数据,如果样本真的足够随机的话,那么50、100份也是足够看出趋势的。
2.仅作提醒:调查用户前,建议同学先问清楚,你入职前这个公众号的粉丝是哪里来的,如果都是刷的机器粉,同学的调查可能是无用功。
3.具体如何调查也是没有固定的答案,同学要先做当前工作梳理,你需要获取什么信息来指导你下一步的工作?需要用户哪些反馈来帮助你达成工作目标?这些问题梳理清楚后,自然就会出现你要调查的项目和调查方式了。
如果梳理后还是有疑惑,欢迎描述清楚具体问题再来提问。
别客气,有问题再来问
老师,我们公司目前是通过让用户关注服务号,然后每天不间断输出文章内容最后客户被“养”的开始为我们产品付费了。这个转化路径和转化率该怎么去分析呢?还有如果我要拓展其它渠道方式来增加付费人群,设置目标是关注公众号好,还是直接是让客户填写报名表或者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好?(因为关注服务号后付费时差比较长,真的没法统计出付费转化率)
同学好,针对问题我们一个一个来谈:
1.【转化路径和转化率该怎么去分析呢?】转化路径可以设置监测来跟踪,或者让用户从这里购买的有个什么暗号,这样就能够监测从哪里来的用户,转化率则是实际转化的人数除以所有引流来的人;
2.【还有如果我要拓展其它渠道方式来增加付费人群,设置目标是关注公众号好,还是直接是让客户填写报名表或者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好】这个因为不了解产品和业务,所以我也不好判断,建议同学可以做一下用户调查,从用户那里得出来的结果是最有效的。
同学你好~
我们一一来看同学的问题
【老师,文中讲到核心卖点和用户核心需求相匹配,核心卖点是不是产品的定位问?,说明我是谁,我有什么特点,我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核心卖点和产品定位不一样,核心卖点可以理解为定位里的一部分。举个例子,我的产品是小学辅导班,我的定位就是小学1-6年级课后辅导,我的核心卖点是24小时的老师答疑。
【核心需求是通过使用产品或者服务,而满足用户的一些痛点?】核心需求是指用户需求里,最重要的那一个。【通过使用产品或者服务,而满足用户的一些痛点?】这是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
【这里我又想到了痛点的问题,抓住痛点,激发需求?然后就有了卖点满足需求了?还有需求是不是痛点的升级?需要激发,才会有需求感觉学到这有点蒙圈呢?】需求和痛点我们可以理解为,有痛点才会有需求。比如我们冬天会冷,冷就是我们的痛点,正是因为有了冷这个痛点,我们才会有穿保暖的衣服这个需求。
【所以核心卖点往往就是跟竞品的差异化?】这是核心卖点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我们的核心卖点除了要做到差异化,更重要的是保证我们的卖点是切实贴合用户痛点的,【24小时的老师答疑”】这就是贴合小学生写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问题,没有人解答这一痛点来说的。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差异化不关注用户需求和痛点,比如说把这个核心卖点改为【帅哥美女老师】,差异化是有了,但是和用户痛点完全不贴合,也是无效的。
1.[然后在第三个工作阶段以确定好的优质内容类型、渠道+活动大量投入进行引爆吗]引爆这个词有点夸张,应该说加大资源进行“量化”的测试,也就是说,看看加大资源,是否可以持续同比带来收益。
2.[多渠道同时运营精力是否会出问题呢]精力问题是相对问题,如果收益大于成本,意味着你付出更多的人力,还是划算的,当然可以做不冲突。
3.[还是只有收益高于一定的比例的渠道才考虑同时运营?]基础条件就是收益大于成本,当然收益越大越好。
老师有个问题,我的公众号是关于影视的,若是从知乎上引流的话,要是给不到用户好处是很难的,电影资源涉及到版权如何解决?要是给其他的书单比如书籍pdf好像和调性不符怎么办呢?
同学好,关于你的问题:
1、【我的公众号是关于影视的,若是从知乎上引流的话,要是给不到用户好处是很难的,电影资源涉及到版权如何解决?】知乎引流重点还是以内容为主,资源部分,同学可以考虑总结盘点一些网站等给用户,但是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内容是否优质,用户来到公众号愿意驻足原因也是公众号提供的内容能符合用户需求,这点同学需要注意。
2、【要是给其他的书单比如书籍pdf好像和调性不符怎么办呢?】相应的资源方法同学可以参考上个小问,既然要提供,最好和定位相关。
老师,在流量爆发点中说,当流量变大,转化率不变的时候,收益会增加,我不是很懂什么意思?转化率不变怎么增加收益呢?
同学你好,着这样的,流量数量*转化率*100%=转化数量,当流量变多是,转化数量也变多了,那么对应的收益也变多了。
做内容和渠道的组合测试的时候是一下子组合好投放还是一个一个来呢
同学好,如果要保证效果,可以先固定渠道,在渠道上测试内容A、B、C,从而进一步确定内容与渠道的匹配度,这样才能保证效果最大化。当然,在初期选择测试渠道时肯定也要经过调研,先确定和自己定位相关,问题/文章数更多的渠道,同时内容ABC也是经过调研之后发现渠道用户较为喜欢的前几类,这样的测试才比较有效。
老师您好,这个网站转化路径这么理解呢?
同学你好,简单点说就是你从最开始来到网站,到最后付费,是要走过一些路的,比如说看首页知道了产品解决什么问题,看什么地方知道了产品带来的效果,经过其他类似的路径后,你产生了想要付费购买的想法,于是点击网页按钮就购买了,这一系列行为就是转化路径。
老师好
我想问一下,其实执行投放部分,是在测试部分之后的吗?还是说测试部分和执行投放部分一起进行的?
同学好,这里所说的“执行投放”指的是开始投入较多的时间、金钱到活动宣传执行上,所以是放在测试之后进行的。同学会有这个疑惑很正常,开始的测试是小范围进行的,其中当然也包含执行部分,但是不会投入太多的成本进去,这点和我么课程提到的执行投放有一定区别。
老师你好,我还是对A/B测试有点疑惑,
假设有内容:图片、文件、视频,渠道:1、2、3.
那我要测试哪个渠道好,是不是把图片,分别投放到1、2、3这三个渠道,看哪个渠道好,但不代表文件、视频也是一样效果,是不是也要把文件、视频分别投放这三个渠道上,看每个内容相对应的好渠道是哪个?然后怎么选择哪个是最优渠道和最优内容?
同学你好,不同渠道受欢迎的内容调性不一致,投放之前,我们需要先调研该渠道上效果较好的内容形式有哪些,然后选择适合的形式进行投放,例如,B站上选择视频类内容,简书上选择图文类内容,等等。虽然内容形式不一样,但是内容解决的用户需求是一致的,投放后注意监测对比数据即可。
同学你好,假如有这个需要,可以分开来测,测试的时候,还是遵循A/B测试的思维,注意控制变量,最终还是要找内容和渠道的最佳组合。
是的,同学不客气,有问题再来问。
我梳理一下营销策划方案和阶段目标细化的关系,营销策划方案是关于某个阶段的营销计划所做的思路,然后思路下面会分阶段目标,咱们的阶段目标细化就是在具体化营销策划方案,阶段目标细化中的测试部分和活动部分是定性的过程,确定最合适的内容+渠道,以及最合适的活动形式+渠道,然后执行投放部分就是定量的部分。可以这样理解吗?如有误,请帮忙指正
同学的理解没有问题,说明已经基本理解了课程内容,可以继续往下学习了,加油。
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所谓的“验证生意模型”具体的概念是什么意思呢?
同学好,验证生意模型简单来说就是验证你的产品有没有市场需求,比如你打算把自己的经验做成课程进行售卖,那么你找一些目标用户小范围测试看是否有人购买,就可以说是在验证生意模型了。
老师,我确定一下,这个部分还是归属营销策划方案的流量部分?然后执行是把前面小范围测试的最佳内容与渠道组合、活动与渠道组合加大力度去投放?就是扩大覆盖所测试渠道里的用户数?
是这样理解吗?
同学好,这个属于营销策划案的执行部分,关于执行的理解没问题。
老师,就是针对做不同内容的渠道测试时,是指几个内容完全不一样的还是说同性质的内容换成不同的表达,能以具体事例说一说吗?有些不理解呢~
同学好,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这样去做:将ABC三个内容同时投放到XYZ三个渠道中去,这样就是9组内容&渠道组合。那么对于A、B、C、X、Y、Z 这6个量来说,每个量都进行了对应的单变量测试,没有问题。这时候再回收各个内容&渠道组合的数据,直接对比效果,最终留下效果好的组合即可。
可以这么理解,不客气,有其他问题也随时来问老师。
老师,在第三个月才是正式全面大力度的投放吗?之前的都是小范围的测试,为第三个月做铺垫?另外,如何确定我这个内容受目标用户喜欢,那么加大投放之后的“类似内容”也会同样被喜欢呢?
同学好,依次回答:
1.【之前的都是小范围的测试,为第三个月做铺垫?】是的,不过这个时间周期只是举例子,具体情况根据实际工作安排而定。
2.加大投放后的内容都是之前测试验证过的,测试过程中就会知道哪些内容是被目标用户所喜欢的了。
1.[那么在第三个月我就在公众号持续输出关于营销思维的不同文章吗]是的,是这个逻辑。但在真实工作中,通过数据测试,很可能我们还知道这个好内容,还在其他几个渠道投入,可以盈利大于成本,所以我们会同时做。
2.[如果经过测试活动最优渠道+活动内容为微信+赠送资料。那第三个月也一直在公众号撰写这个活动内容吗?]是。同样,在真实工作中,你关注的重点是“数学题”,即:收益大于成本,就可以做。在这个排序里,优先做收益大的就ok了
渠道指的是获取用户关注这个层面的事情,转化路径指的是获取关注后,一步一步进入转化漏斗,最终成为付费用户的事情。一个是横向的,一个是纵向的。所以这两个工作,事实上并没有重叠。应该这么说,渠道的变化,是转化路径起点的变化。
这里不是活动的转化率,是已有的渠道、营销方式的转化率,转化率=总付费数量/总流量
这是一个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贯穿营销思维。
之前是说需要有投放这个环节,这里又把这个投放展开更详细的讲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