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转行运营系统课 >一个产品必经的5个运营环节
指引你工作的5个运营环节,是一个筛选用户的漏斗过程,分别是:用户获取、建立联系、促进活跃、提高留存、口碑传播
老师你好,我入职快一个月了,公司做的这个产品目前市场认知度还不高,由于产品的局限,我们的产品只能在当地进行销售,目前产品想要做的就是曝光,除了花钱打广告做品宣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的产品用户画像都不清楚,目前说是要从育婴这块切入,我在各种育婴类渠道申请了号,打广告被封了好几个号,我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该怎样做了,希望老师能指点一下
同学好,首先要明确运营的重点是什么,到底是销售还是曝光,如果是销售,则要侧重有效流量及转化,如果是曝光,曝光除了找渠道,内容也很重要,而且要分析为什么花了钱没效果,申请号直接打广告被封很正常,大家都来发广告平台不是乱了,你要思考的是如何做有价值的有传播的内容提升曝光,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发广告,在营销思维的课程中都讲到过。
我们的业务都开展在微信上这种很难监测的地方,那在这个漏斗图里的模块数据要如何才能回收呢?我最头痛这个了
同学好,重要的是数据思维,即使是公众号也依旧可以进行数据监测的——
1、阅读原文、自定义菜单和自动回复可以设置网站的百度统计或者谷歌分析的监测链接
2、也可以通过关键词回复确定相应人群的基数
3、也可以通过引导加群来获取一个数据
同学可以看一下秋叶大叔的《社群营销》。
就是蓝色的《社群营销》第二版就足够了,其实社群运营底层逻辑就是那些,掌握理论知识和案例之后,其余的还是需要我们将【以目的为导向做事】和【反馈--调整】思维贯穿始终做事才会逐渐有所收获。
别客气,有问题随时来问。
老师,暖石在建立联系和促进活跃两个阶段中,是会有用户付费变成会员的吧,那付费用户还会和未付费用户在一个社群里面吗?还有在这两个环节当中,如果未付费用户只是以解决问题而存在,主要目的并不是付费,那暖石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呢?对于未付费用户的需求,暖石一直在提供免费服务吗?
1.【那付费用户还会和未付费用户在一个社群里面吗?】从暖石角度讲,是不在一个群里的。
2.【如果未付费用户只是以解决问题而存在,主要目的并不是付费,那暖石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呢】暖石就真的帮助同学解决问题。
老师,听你这么一讲。感觉这个还可以先排个顺序,就是以事为主的市场营销先去获取流量。然后再接着就是以人为主的市场运营再去一层层消化这些流量。只是现在可能运营过程中与用户了解更多,同样又可以返回来调整市场营销的工作?
同学好,获取流量和运营都是同时开展的互相作用,只不过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不同,你的理解也没问题。
1.首先要强调的是,不同的业务,不同的目标人群,运营方式是否“通用”,我是非常怀疑的。所以A业务活跃用户的方式,不一定适合B业务。
2.暖石社群在做的事情,都是围绕用户需求来做的,比如会制作一些课后试题,让大家来分析解答。
3.通常刻意“找话题”,用户是不买账的,因为这是你想做,而不是用户的需求,所以你的思路,要围绕用户的需求去做事情。
1.目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活动既可以拉新,又可以留存。这个活动,更偏向于留存一些,拉新的活动通常是折扣和免费。
2.事实上我建议分析别人的产品,但是一定要点到为止,你的目的是为己用,所以你最好看到一些别人做过的事情,尽快想清楚自己的目的,自己尝试、测试、回收数据
老师您好,怎么让热点话题和用户需求结合到一起
给同学举个例子,也许会更好理解,比如有同学的定位是减肥,他的目标用户是想减肥的小白,用户需求是减肥干货分享、减肥励志故事激励,那可以在知乎热榜、微博热搜等渠道多关注减肥、健身、减脂类热点话题,然后将热点作为素材,放进自己的内容输出里。
对于运营的五个环节,举一个例子,老师帮忙看看理解是否正确。
负责一个女装旗舰店,现在在抖音做推广,视频以一周穿搭或一款衣服多种搭配为主题,放上商品链接引导买家进店(用户获取)
这时候建立联系怎么做呢?
促进活跃是在淘宝平台还是在抖音平台呢;
提高留存:是通过售后服务提高买家的购物体验吗?
口碑传播是买家认可本店商品,及服务等推荐给身边朋友。
这5个运营环节是否可以运用到任何产品?
感谢老师!
同学好,用户获取及口碑传播部分没有什么问题。其他几个环节看同学不是很确定,我们可以一起来梳理一下。
建立联系部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进而去优化你的推广内容也好,优化你们的产品也好。所以,在你通过抖音已经吸引了一部分用户关注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通过社群、小活动让用户留下一些联系方式也好,让用户进一步与你们建立联系,让你们能够更容易地彼此交换信息。至于促进活跃,在哪个平台都可以,具体看你们的活跃方式及促成转化更适合在哪个平台即可。提高留存,不单单指用户购买结束后,通过好的服务让其继续关注你们的店铺,也可以是在一开始建立联系后,就想办法通过社群、活动、公众号等,不断给用户更多有价值信息,让用户持续关注你们的产品,都可以算作是提升了留存。
老师 我有个疑问
这两天我在策划一个诗词大会把他们都拉进了一个群里我准备顺势做一个公众号可在内容制作上有了疑问·,我是应该先做个调查再去制定内容后期再优化反馈 还是先指定内容在根据用户反馈去调整?
比如咱们暖石是先确定好课程还是你们先做市场调查再去精确录制课程?
再或者一个创业公司是应该先确定好公司的内容 资源 还是先市场调查再去确定内容?
同学好,我们是先做市场调查确定了用户需要什么知识,才会制作相应的课程,建议同学也先做调查确定用户兴趣点,再结合兴趣点制定内容,然后再根据反馈做调整,如此反复进行。
同学不客气,有问题再来问。
说道课程,还是要夸奖一下你们。还是很走心的~喜欢清爽的界面和下面的互动版块,关于回复的语言体系把握也不错。加油~
谢谢同学的肯定,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张君老师你好。(话说每次回复我们的是张君老师本人吗,不清楚)
我来向你寻求解惑了。两个事,悲喜交加。
知乎账号被封。1400的粉丝流量正准备2019年好好做,结果他说我打广告(就是公众号引流),封了,不接受申诉。昨天心情很down,知乎我花了很多的心血,重新起来谈何容易。
我的疑问:是否影响我找工作?渠道引流对于新媒体和市场运营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到时候我在拉勾放上我的社交网络账号,别人一看——封号,多少会减少印象分。
这方面,想问一下老师,我要怎么把知乎这个封号圆好。简历上是渠道投放这一模块的写法要怎么更改。
第二件事,接广告。
挺神奇的,我昨天封的号,今天有广告来找我了。《极光单词》他们在咪蒙,十点读书投放过,我的粉丝2000,阅读3天一般300.
我是不是不应该接广告。其实我是清楚现阶段不能接广告的,只是想在你这里获得一些坚定。
我的定位是记录个人成长以及分享英语,算是个人IP。粉丝粘性还不错,一般留言在8-20条。
你在第一阶段的课程里说过,一个产品初期是一定要服务号种子用户的。而我现在这样接广告一定会掉粉。
另外,我的公众号对我而言就是一个产品,我是产品经理,它存在的目的,目前是为了让思维落地。所以我清楚现在不能接广告。
另一个问题:我公众号粉丝2000基本都是知乎引流过来的。由于号封了,这个渠道我已经熟悉,我想的是,我现在放下知乎引流这部分,进下心来看思维类书籍(毕竟还是思维最重要),外加自己投稿写文章锻炼文案可以吗。
也就是说,我能不能面试的时候就用知乎之前引流作为放入简历,我现在不想做知乎了,想冷静下来写作(投稿方式),主要是因为,时间也不多了,3.4月份就找工作,知乎不做了。
期待你的回复
同学好,老师来一一回答你的问题:
1.知乎不被封了不影响找工作。能否应聘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能力是否跟对方的要求匹配,知乎你成功过,证明你是有能力的。在简历中把你做到的结果体现出来就行,封号的事情如果面试的时候HR问起再详细说,简历中不是必须体现。而且,你的公众号粉丝数不错,可以着重写公众号相关的经验。
2.接广告这这件事其实你已经想得很清楚了,发展初期最好不要。但是你可以把这件事也作为公众号运营成果的体现,因为你运营得不错,才会有广告机会。这一点也可以在简历中提到。
3.把之前的知乎作为案例是可以的,但是你的公众号数据更好,可以侧重公众号。以后做不做知乎就看你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安排了,做不做都可以,因为你成功过,如果重新做也知道怎么做。
作为小白,建议这节课放在我们做完实操后的课程里。的确打通了一些思路。另外可以在本阶段之前,发一篇文章,介绍几部运营的书籍,书籍加上您的课程,大家会更好理解。
同学,首先非常感谢你的反馈,能麻烦你把反馈同步在这个帖子【http://www.nuanshi100.com/question/32031484】下吗,我们产品负责人会根据这些反馈的响应度来依次调整优化产品,马涛老师也会针对大家的提问一一回复的,再次感谢。
老师,我入职的公司做的是:个性化定制产品,就是用手机照片做各种产品,例如:照片书、手机壳、框画、杯子、抱枕等等,渠道引流是用低价产品和各个电商平台(京东、唯品会等)合作,但是引流后的新人很少复购其他产品。对于提高复购这,老师有什么方法吗?
同学好,你首先要做的是调研和分析,找到复购不高的原因,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够对症下药。
老师,我现在所在的公司产品是帮助中小型教培机构招生的小程序。用户并不是熟知的C端用户。现在公司还在起步阶段,基本没有用户,想建立教师、校长聚集的社群,但是这些用户从哪里来,我们并不知道,手中也没有教育机构这种资源。所以刚开始要怎么着手去找用户,让我非常头疼。请老师能帮助分析一下初期运营的思路,谢谢!
同学好,你的产品是面向B端机构的,从你的描述看产品是帮助培训机构解决招生的问题,那么首先要明确怎么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是否真的有效,如果有那么再来看推广的事情,产品始终是第一位,否则推广没用。第二,运营初期要先找到你的目标客户在哪里,然后去那里找到他们想办法让他们用上你们的产品,比如最简单的办法拿着你的产品去教育机构免费试用,只要有效果,能解决他们问题自然就会继续用,然后积累这些种子客户形成最初的口碑。这些在营销思维课程中其实都讲过,产品不同阶段的侧重点。
如果非要线下去做,直接去找B端用户集中地,不是说只有C端用户上网,应该也是有B端用户的线上社区,可能是你还没找到,不用迂回去C端,直接找到你的受众去解决问题。培训机构、校长肯定也会在网上找招生的办法,你找到他们把产品提供给他们就可以。
不客气,加油,有问题随时来找老师。
老师你好,我们公司的产品是卖高端首饰的新零售公司,我也在犹豫这样的类型的实体产品建立群该如何维护?毕竟总是在群里讲产品也不合适。如果讲针对目标群体相关的话题,似乎对转化也没有太大作用。所以不确定这样的产品进行社群、社区(公司官网有垂直交流论坛)运营意义大不大,或者该怎么运营能够更有效的促进转化?
同学好。
1.首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为了做某事而做某事,不能看到别人做社群我也做,需要清楚做这个社群是为了什么,目的是什么;
2.实体型的产品社群维护,还是以用户为中心,看看大家为什么进群,进群的目的是什么,建立的社群是否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是的,完全可以这样做。
【请问对于付费产品,怎么给产品定价比较科学呢】我的个人建议,是按照能给用户带来的价值定价
也就是能给用户带来的结果/便利,价值多少钱,然后需要投入到市场去验证
别客气,有问题来问就好。
可以把参与人数变成你的绩效的没问题,这是你的工作的效果。
除了人数,如果你有机会知道,这些参与的人,有多少转化那就更好了。
“如果暂时小组长没有安排任务,可以学习自己的东西吗”当然可以学了没问题
其实怎么学不重要,你的领导、你的老板看中的,是最终你帮助公司带来的绩效
1.[究竟什么是竞品调研,竞品调研就是看看其他公司是怎么做的,寻找规律,有没有什么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呢]是的,简单说就是看别人都做了什么,哪些效果好,哪些没效果
2.[所有的沟通协调都是小组长在做,她让我做什么我就去执行。这有什么问题吗? ]如果你的层级是员工,那么就把执行工作做好,但是你有询问组长,事情是怎么运作的,希望得到什么效果,你完全可以跟他沟通的
3.[基本我们每天都加班到9点左右,给我的感觉是公司不重视运营,但运营确是加班最多的]问题其实在于,如何考核绩效,以及考核背后对应的个人收益问题。那你最好可以证明,你的工作是怎么帮到公司的,有了绩效,就有了收益
1.[口碑推荐这块怎么做]从根本上说,是把产品做好,而不是使用什么技巧,别人推荐你,也有自己的信用背书的。
2.[暖石引导用户是通过布置作业锁课程来引导大部分用户分享内容]我们没有这么做,也没有必要这么做
3.[可是人家不会经常去你转发吧]核心问题是,你需要在已经产品足够好的时候,给用户一个分享你的理由,这个理由,根本没有标准化理由,要根据你的目标人群需求,去制定。所以事实上你的这个问题,天仙也回答不了的。
[如果重新申请的话粉丝迁移一定会损失很多粉丝]这句话你自己说的很矛盾。感性的你,要的是粉丝,理性的你,要的是付费。
所以如果粉丝会损失,那么损失的人,也是不会为你付费人,这相当于是一次用户质量的筛选,也许是好事。
1000万粉丝,没有1个转化付费,也不是你要的结果。
别客气,有问题来问。
[知乎文章有1000次点击,可以说,是给网站带来1000个流量吗]是
[我们说流量获取是指有效流量吗?]是,我们工作的前提,都是获取有效流量
[有效流量是指付费用户吗?]指有可能付费的用户、持续使用你产品的用户、分享推荐你产品的用户
不能这么说,因为流量数字仍然是过程。你的评估方法应该是公司的盈利,意思是,1000个流量,到底有没有转化成10万块钱。
ok,有问题随时来问。
不用担心,技术知识是最快可以学会的,看几本书、约几个在行专家即可快速掌握能力。都是小事儿。
指引你工作的5个运营环节,是一个筛选用户的漏斗过程,分别是:用户获取、建立联系、促进活跃、提高留存、口碑传播
老师你好,我入职快一个月了,公司做的这个产品目前市场认知度还不高,由于产品的局限,我们的产品只能在当地进行销售,目前产品想要做的就是曝光,除了花钱打广告做品宣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的产品用户画像都不清楚,目前说是要从育婴这块切入,我在各种育婴类渠道申请了号,打广告被封了好几个号,我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该怎样做了,希望老师能指点一下
同学好,首先要明确运营的重点是什么,到底是销售还是曝光,如果是销售,则要侧重有效流量及转化,如果是曝光,曝光除了找渠道,内容也很重要,而且要分析为什么花了钱没效果,申请号直接打广告被封很正常,大家都来发广告平台不是乱了,你要思考的是如何做有价值的有传播的内容提升曝光,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发广告,在营销思维的课程中都讲到过。
我们的业务都开展在微信上这种很难监测的地方,那在这个漏斗图里的模块数据要如何才能回收呢?我最头痛这个了
同学好,重要的是数据思维,即使是公众号也依旧可以进行数据监测的——
1、阅读原文、自定义菜单和自动回复可以设置网站的百度统计或者谷歌分析的监测链接
2、也可以通过关键词回复确定相应人群的基数
3、也可以通过引导加群来获取一个数据
同学可以看一下秋叶大叔的《社群营销》。
就是蓝色的《社群营销》第二版就足够了,其实社群运营底层逻辑就是那些,掌握理论知识和案例之后,其余的还是需要我们将【以目的为导向做事】和【反馈--调整】思维贯穿始终做事才会逐渐有所收获。
别客气,有问题随时来问。
老师,暖石在建立联系和促进活跃两个阶段中,是会有用户付费变成会员的吧,那付费用户还会和未付费用户在一个社群里面吗?还有在这两个环节当中,如果未付费用户只是以解决问题而存在,主要目的并不是付费,那暖石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呢?对于未付费用户的需求,暖石一直在提供免费服务吗?
1.【那付费用户还会和未付费用户在一个社群里面吗?】从暖石角度讲,是不在一个群里的。
2.【如果未付费用户只是以解决问题而存在,主要目的并不是付费,那暖石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呢】暖石就真的帮助同学解决问题。
老师,听你这么一讲。感觉这个还可以先排个顺序,就是以事为主的市场营销先去获取流量。然后再接着就是以人为主的市场运营再去一层层消化这些流量。只是现在可能运营过程中与用户了解更多,同样又可以返回来调整市场营销的工作?
同学好,获取流量和运营都是同时开展的互相作用,只不过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不同,你的理解也没问题。
1.首先要强调的是,不同的业务,不同的目标人群,运营方式是否“通用”,我是非常怀疑的。所以A业务活跃用户的方式,不一定适合B业务。
2.暖石社群在做的事情,都是围绕用户需求来做的,比如会制作一些课后试题,让大家来分析解答。
3.通常刻意“找话题”,用户是不买账的,因为这是你想做,而不是用户的需求,所以你的思路,要围绕用户的需求去做事情。
1.目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活动既可以拉新,又可以留存。这个活动,更偏向于留存一些,拉新的活动通常是折扣和免费。
2.事实上我建议分析别人的产品,但是一定要点到为止,你的目的是为己用,所以你最好看到一些别人做过的事情,尽快想清楚自己的目的,自己尝试、测试、回收数据
老师您好,怎么让热点话题和用户需求结合到一起
给同学举个例子,也许会更好理解,比如有同学的定位是减肥,他的目标用户是想减肥的小白,用户需求是减肥干货分享、减肥励志故事激励,那可以在知乎热榜、微博热搜等渠道多关注减肥、健身、减脂类热点话题,然后将热点作为素材,放进自己的内容输出里。
对于运营的五个环节,举一个例子,老师帮忙看看理解是否正确。
负责一个女装旗舰店,现在在抖音做推广,视频以一周穿搭或一款衣服多种搭配为主题,放上商品链接引导买家进店(用户获取)
这时候建立联系怎么做呢?
促进活跃是在淘宝平台还是在抖音平台呢;
提高留存:是通过售后服务提高买家的购物体验吗?
口碑传播是买家认可本店商品,及服务等推荐给身边朋友。
这5个运营环节是否可以运用到任何产品?
感谢老师!
同学好,用户获取及口碑传播部分没有什么问题。其他几个环节看同学不是很确定,我们可以一起来梳理一下。
建立联系部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进而去优化你的推广内容也好,优化你们的产品也好。所以,在你通过抖音已经吸引了一部分用户关注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通过社群、小活动让用户留下一些联系方式也好,让用户进一步与你们建立联系,让你们能够更容易地彼此交换信息。至于促进活跃,在哪个平台都可以,具体看你们的活跃方式及促成转化更适合在哪个平台即可。提高留存,不单单指用户购买结束后,通过好的服务让其继续关注你们的店铺,也可以是在一开始建立联系后,就想办法通过社群、活动、公众号等,不断给用户更多有价值信息,让用户持续关注你们的产品,都可以算作是提升了留存。
老师 我有个疑问
这两天我在策划一个诗词大会把他们都拉进了一个群里我准备顺势做一个公众号可在内容制作上有了疑问·,我是应该先做个调查再去制定内容后期再优化反馈 还是先指定内容在根据用户反馈去调整?
比如咱们暖石是先确定好课程还是你们先做市场调查再去精确录制课程?
再或者一个创业公司是应该先确定好公司的内容 资源 还是先市场调查再去确定内容?
同学好,我们是先做市场调查确定了用户需要什么知识,才会制作相应的课程,建议同学也先做调查确定用户兴趣点,再结合兴趣点制定内容,然后再根据反馈做调整,如此反复进行。
同学不客气,有问题再来问。
说道课程,还是要夸奖一下你们。还是很走心的~喜欢清爽的界面和下面的互动版块,关于回复的语言体系把握也不错。加油~
谢谢同学的肯定,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张君老师你好。(话说每次回复我们的是张君老师本人吗,不清楚)
我来向你寻求解惑了。两个事,悲喜交加。
知乎账号被封。1400的粉丝流量正准备2019年好好做,结果他说我打广告(就是公众号引流),封了,不接受申诉。昨天心情很down,知乎我花了很多的心血,重新起来谈何容易。
我的疑问:是否影响我找工作?渠道引流对于新媒体和市场运营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到时候我在拉勾放上我的社交网络账号,别人一看——封号,多少会减少印象分。
这方面,想问一下老师,我要怎么把知乎这个封号圆好。简历上是渠道投放这一模块的写法要怎么更改。
第二件事,接广告。
挺神奇的,我昨天封的号,今天有广告来找我了。《极光单词》他们在咪蒙,十点读书投放过,我的粉丝2000,阅读3天一般300.
我是不是不应该接广告。其实我是清楚现阶段不能接广告的,只是想在你这里获得一些坚定。
我的定位是记录个人成长以及分享英语,算是个人IP。粉丝粘性还不错,一般留言在8-20条。
你在第一阶段的课程里说过,一个产品初期是一定要服务号种子用户的。而我现在这样接广告一定会掉粉。
另外,我的公众号对我而言就是一个产品,我是产品经理,它存在的目的,目前是为了让思维落地。所以我清楚现在不能接广告。
另一个问题:我公众号粉丝2000基本都是知乎引流过来的。由于号封了,这个渠道我已经熟悉,我想的是,我现在放下知乎引流这部分,进下心来看思维类书籍(毕竟还是思维最重要),外加自己投稿写文章锻炼文案可以吗。
也就是说,我能不能面试的时候就用知乎之前引流作为放入简历,我现在不想做知乎了,想冷静下来写作(投稿方式),主要是因为,时间也不多了,3.4月份就找工作,知乎不做了。
期待你的回复
同学好,老师来一一回答你的问题:
1.知乎不被封了不影响找工作。能否应聘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能力是否跟对方的要求匹配,知乎你成功过,证明你是有能力的。在简历中把你做到的结果体现出来就行,封号的事情如果面试的时候HR问起再详细说,简历中不是必须体现。而且,你的公众号粉丝数不错,可以着重写公众号相关的经验。
2.接广告这这件事其实你已经想得很清楚了,发展初期最好不要。但是你可以把这件事也作为公众号运营成果的体现,因为你运营得不错,才会有广告机会。这一点也可以在简历中提到。
3.把之前的知乎作为案例是可以的,但是你的公众号数据更好,可以侧重公众号。以后做不做知乎就看你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安排了,做不做都可以,因为你成功过,如果重新做也知道怎么做。
作为小白,建议这节课放在我们做完实操后的课程里。的确打通了一些思路。另外可以在本阶段之前,发一篇文章,介绍几部运营的书籍,书籍加上您的课程,大家会更好理解。
同学,首先非常感谢你的反馈,能麻烦你把反馈同步在这个帖子【http://www.nuanshi100.com/question/32031484】下吗,我们产品负责人会根据这些反馈的响应度来依次调整优化产品,马涛老师也会针对大家的提问一一回复的,再次感谢。
老师,我入职的公司做的是:个性化定制产品,就是用手机照片做各种产品,例如:照片书、手机壳、框画、杯子、抱枕等等,渠道引流是用低价产品和各个电商平台(京东、唯品会等)合作,但是引流后的新人很少复购其他产品。对于提高复购这,老师有什么方法吗?
同学好,你首先要做的是调研和分析,找到复购不高的原因,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够对症下药。
老师,我现在所在的公司产品是帮助中小型教培机构招生的小程序。用户并不是熟知的C端用户。现在公司还在起步阶段,基本没有用户,想建立教师、校长聚集的社群,但是这些用户从哪里来,我们并不知道,手中也没有教育机构这种资源。所以刚开始要怎么着手去找用户,让我非常头疼。请老师能帮助分析一下初期运营的思路,谢谢!
同学好,你的产品是面向B端机构的,从你的描述看产品是帮助培训机构解决招生的问题,那么首先要明确怎么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是否真的有效,如果有那么再来看推广的事情,产品始终是第一位,否则推广没用。第二,运营初期要先找到你的目标客户在哪里,然后去那里找到他们想办法让他们用上你们的产品,比如最简单的办法拿着你的产品去教育机构免费试用,只要有效果,能解决他们问题自然就会继续用,然后积累这些种子客户形成最初的口碑。这些在营销思维课程中其实都讲过,产品不同阶段的侧重点。
如果非要线下去做,直接去找B端用户集中地,不是说只有C端用户上网,应该也是有B端用户的线上社区,可能是你还没找到,不用迂回去C端,直接找到你的受众去解决问题。培训机构、校长肯定也会在网上找招生的办法,你找到他们把产品提供给他们就可以。
不客气,加油,有问题随时来找老师。
老师你好,我们公司的产品是卖高端首饰的新零售公司,我也在犹豫这样的类型的实体产品建立群该如何维护?毕竟总是在群里讲产品也不合适。如果讲针对目标群体相关的话题,似乎对转化也没有太大作用。所以不确定这样的产品进行社群、社区(公司官网有垂直交流论坛)运营意义大不大,或者该怎么运营能够更有效的促进转化?
同学好。
1.首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为了做某事而做某事,不能看到别人做社群我也做,需要清楚做这个社群是为了什么,目的是什么;
2.实体型的产品社群维护,还是以用户为中心,看看大家为什么进群,进群的目的是什么,建立的社群是否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是的,完全可以这样做。
【请问对于付费产品,怎么给产品定价比较科学呢】我的个人建议,是按照能给用户带来的价值定价
也就是能给用户带来的结果/便利,价值多少钱,然后需要投入到市场去验证
别客气,有问题来问就好。
可以把参与人数变成你的绩效的没问题,这是你的工作的效果。
除了人数,如果你有机会知道,这些参与的人,有多少转化那就更好了。
“如果暂时小组长没有安排任务,可以学习自己的东西吗”当然可以学了没问题
其实怎么学不重要,你的领导、你的老板看中的,是最终你帮助公司带来的绩效
1.[究竟什么是竞品调研,竞品调研就是看看其他公司是怎么做的,寻找规律,有没有什么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呢]是的,简单说就是看别人都做了什么,哪些效果好,哪些没效果
2.[所有的沟通协调都是小组长在做,她让我做什么我就去执行。这有什么问题吗? ]如果你的层级是员工,那么就把执行工作做好,但是你有询问组长,事情是怎么运作的,希望得到什么效果,你完全可以跟他沟通的
3.[基本我们每天都加班到9点左右,给我的感觉是公司不重视运营,但运营确是加班最多的]问题其实在于,如何考核绩效,以及考核背后对应的个人收益问题。那你最好可以证明,你的工作是怎么帮到公司的,有了绩效,就有了收益
1.[口碑推荐这块怎么做]从根本上说,是把产品做好,而不是使用什么技巧,别人推荐你,也有自己的信用背书的。
2.[暖石引导用户是通过布置作业锁课程来引导大部分用户分享内容]我们没有这么做,也没有必要这么做
3.[可是人家不会经常去你转发吧]核心问题是,你需要在已经产品足够好的时候,给用户一个分享你的理由,这个理由,根本没有标准化理由,要根据你的目标人群需求,去制定。所以事实上你的这个问题,天仙也回答不了的。
[如果重新申请的话粉丝迁移一定会损失很多粉丝]这句话你自己说的很矛盾。感性的你,要的是粉丝,理性的你,要的是付费。
所以如果粉丝会损失,那么损失的人,也是不会为你付费人,这相当于是一次用户质量的筛选,也许是好事。
1000万粉丝,没有1个转化付费,也不是你要的结果。
别客气,有问题来问。
[知乎文章有1000次点击,可以说,是给网站带来1000个流量吗]是
[我们说流量获取是指有效流量吗?]是,我们工作的前提,都是获取有效流量
[有效流量是指付费用户吗?]指有可能付费的用户、持续使用你产品的用户、分享推荐你产品的用户
不能这么说,因为流量数字仍然是过程。你的评估方法应该是公司的盈利,意思是,1000个流量,到底有没有转化成10万块钱。
ok,有问题随时来问。
不用担心,技术知识是最快可以学会的,看几本书、约几个在行专家即可快速掌握能力。都是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