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将功能推送给IP地址后两位为01、02、03、04、05的用户】就一定能保证是推送给5%的用户吗?会不会存在后两位数字有重复的情况?比如01的用户就有10个?
用户数越多,就会越趋于平均
您课程里也说了灰度发布用来测试这个功能是否靠谱。是否靠谱的标准是这个功能对于用户的使用度,但是用户使用度这个不完全是功能本身决定的,多多少少还有使用体验等等的其他因素。所以我的问题是:①这个时候灰度发布的其他变量如何控制呢,依然需要利用AB测试吗?②如果收到一定比例的用户反馈要求上线该功能,我做灰度发布的结果是该功能使用率并不高,这个时候思考“是否正式上线该功能“的问题,需要考量的因素通常有哪些?
1.【这个时候灰度发布的其他变量如何控制呢,依然需要利用AB测试吗?】灰度测试和AB测试的区别,灰度测试是找一小部分人做一个测试,AB测试是同时做两部分人的测试,这事情区别。在灰度测试的时候,为了区分出变量,所以看的是,只做出这个调整后的改变,同期不做其他的调整,这样就可以解决变量的问题。至于AB测试如何解决变量问题,AB测试的场景,比如说,看一个按钮改变位置后的点击量,这里只看点击这一个数据,就是可以做到同时看不同点击按钮的效果的,如果你把测试结果放大到,看一个按钮的改变,带来转化的区别,这个路径太远,变量太多,就不靠谱了。
2.【这个时候思考“是否正式上线该功能“的问题,需要考量的因素通常有哪些】如果你还不放心,那么可以扩大测试范围,再看结果有什么区别,如果使用率很低,那么已经验证客观结果就是用户心口不一,或只是小众需求了。
同学好,两个例子都很恰当,没毛病
老师,比如说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询问说公司要推出一款新功能的时候(假设公司是有财力有足够的用户基数的),回答的时候是答在营销思维的五步中哪里呢?是在调整优化的部分吗?
同学你好,肯定是从头开始收集需求,然后再做功能,然后收集反馈去做调整。
是这样的
老师好。想问为什么用户少就没有灰度发布的必要?是因为对于小公司,灰度发布得出的结果没有用户调查来的精确?还是因为灰度发布成本比CRM高?
将功能推给ip后几位01 02 03 ,然后观察用户5天。这里有个疑问,假如用户持续使用产品,这些用户的ip地址会变化吗?
有可能会变化,但是,1,如果更换ip的情况不多,那么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忽略;2,有很多技术手段可以持续跟踪用户,例如用户登录之后,GA等分析工具可以将这些用户与之前的ip对应上。现实工作中,做测试之前,肯定要跟技术充分沟通,把可能的变化和应对方法都想到。
老师这所谓的微信内测是啥意思,到底哪些形式算内测!
同学好,就是某些功能在正式发布之前,先进行小范围的用户测试。内测形式具体看需求和产品,比如有的邀请用户内测,有的是将用户分层展现。
老师,关于只发布给选定ip地址的用户,是不是拜托程序员?运营公众号的话,没法跟腾讯程序员打招呼,那就是只能用种子用户分群的方法么?
同学你好,运营公众号只能用种子用户了。
老师,您好。没有明白为什么用户少的公司就要做CRM,而不做灰度发布。这个是从测试成本考虑?还是从测试的可行性或者准确性来考虑的?
同学你好,因为用户太少,没有灰度发布的必要,直接在用户的QQ群里面挨个问一下就好了。
老师 我有两个问题
1.我们推送的ip最后两位是01 02 03 04 05的人的推送次数应该是可以的到准确数据的,那这里就可以将总的推送次数当做总数,然后收集相关用户的资料,那么“5%”这个数字的意义在哪里?
2.您在课程中提到ip末尾出现的可能是00-99,总共有100种情况,为什么不是001-255,总共255中情况,所有“5%”是不是应该换成“5/255”才对呢
谢谢老师指教
这节课的意义在于告诉大家“灰度发布是什么、灰度发布大概的做法”,只是个扫盲课程,所以我们会用粗略的数据来做比喻,如果要深究,灰度发布本身能讲好几天。你想一想,初中生知道植物有光合作用有几个大的步骤就够了,而硕士生则要知道光合作用所有的细分小步骤,就是这个道理。至于你说应该是5/255,你有没有想过,给我们的大部分同学解释ip为什么只到255,就又要讲好久?
属于测试,也兼有造势的效果。
这种问题就好像在问“一个人有多少钱才可以去找对象”一样。多少用户都可以做灰度测试,样本取多少完全取决于你们,这没有一个定值,还需要你们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定好了之后不断调整就行了。
老师,【将功能推送给IP地址后两位为01、02、03、04、05的用户】就一定能保证是推送给5%的用户吗?会不会存在后两位数字有重复的情况?比如01的用户就有10个?
用户数越多,就会越趋于平均
您课程里也说了灰度发布用来测试这个功能是否靠谱。是否靠谱的标准是这个功能对于用户的使用度,但是用户使用度这个不完全是功能本身决定的,多多少少还有使用体验等等的其他因素。所以我的问题是:①这个时候灰度发布的其他变量如何控制呢,依然需要利用AB测试吗?②如果收到一定比例的用户反馈要求上线该功能,我做灰度发布的结果是该功能使用率并不高,这个时候思考“是否正式上线该功能“的问题,需要考量的因素通常有哪些?
1.【这个时候灰度发布的其他变量如何控制呢,依然需要利用AB测试吗?】灰度测试和AB测试的区别,灰度测试是找一小部分人做一个测试,AB测试是同时做两部分人的测试,这事情区别。在灰度测试的时候,为了区分出变量,所以看的是,只做出这个调整后的改变,同期不做其他的调整,这样就可以解决变量的问题。至于AB测试如何解决变量问题,AB测试的场景,比如说,看一个按钮改变位置后的点击量,这里只看点击这一个数据,就是可以做到同时看不同点击按钮的效果的,如果你把测试结果放大到,看一个按钮的改变,带来转化的区别,这个路径太远,变量太多,就不靠谱了。
2.【这个时候思考“是否正式上线该功能“的问题,需要考量的因素通常有哪些】如果你还不放心,那么可以扩大测试范围,再看结果有什么区别,如果使用率很低,那么已经验证客观结果就是用户心口不一,或只是小众需求了。
同学好,两个例子都很恰当,没毛病
老师,比如说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询问说公司要推出一款新功能的时候(假设公司是有财力有足够的用户基数的),回答的时候是答在营销思维的五步中哪里呢?是在调整优化的部分吗?
同学你好,肯定是从头开始收集需求,然后再做功能,然后收集反馈去做调整。
是这样的
老师好。想问为什么用户少就没有灰度发布的必要?是因为对于小公司,灰度发布得出的结果没有用户调查来的精确?还是因为灰度发布成本比CRM高?
将功能推给ip后几位01 02 03 ,然后观察用户5天。这里有个疑问,假如用户持续使用产品,这些用户的ip地址会变化吗?
有可能会变化,但是,1,如果更换ip的情况不多,那么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忽略;2,有很多技术手段可以持续跟踪用户,例如用户登录之后,GA等分析工具可以将这些用户与之前的ip对应上。现实工作中,做测试之前,肯定要跟技术充分沟通,把可能的变化和应对方法都想到。
老师这所谓的微信内测是啥意思,到底哪些形式算内测!
同学好,就是某些功能在正式发布之前,先进行小范围的用户测试。内测形式具体看需求和产品,比如有的邀请用户内测,有的是将用户分层展现。
老师,关于只发布给选定ip地址的用户,是不是拜托程序员?运营公众号的话,没法跟腾讯程序员打招呼,那就是只能用种子用户分群的方法么?
同学你好,运营公众号只能用种子用户了。
老师,您好。没有明白为什么用户少的公司就要做CRM,而不做灰度发布。这个是从测试成本考虑?还是从测试的可行性或者准确性来考虑的?
同学你好,因为用户太少,没有灰度发布的必要,直接在用户的QQ群里面挨个问一下就好了。
老师 我有两个问题
1.我们推送的ip最后两位是01 02 03 04 05的人的推送次数应该是可以的到准确数据的,那这里就可以将总的推送次数当做总数,然后收集相关用户的资料,那么“5%”这个数字的意义在哪里?
2.您在课程中提到ip末尾出现的可能是00-99,总共有100种情况,为什么不是001-255,总共255中情况,所有“5%”是不是应该换成“5/255”才对呢
谢谢老师指教
这节课的意义在于告诉大家“灰度发布是什么、灰度发布大概的做法”,只是个扫盲课程,所以我们会用粗略的数据来做比喻,如果要深究,灰度发布本身能讲好几天。你想一想,初中生知道植物有光合作用有几个大的步骤就够了,而硕士生则要知道光合作用所有的细分小步骤,就是这个道理。至于你说应该是5/255,你有没有想过,给我们的大部分同学解释ip为什么只到255,就又要讲好久?
这种问题就好像在问“一个人有多少钱才可以去找对象”一样。多少用户都可以做灰度测试,样本取多少完全取决于你们,这没有一个定值,还需要你们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定好了之后不断调整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