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用户调查,第一步就需要确定目的,明确调查目的,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老师,用户画像是啥呀,能详细说说吗
用户画像:能形容一类人群,群体特征的各个因素。
您在课堂上讲的,什么类型的用户可以为产品带来好处,能具体举个例子说明么,有点模糊这个概念
比如暖石需要看哪类用户给产品带来更多的转化。针对付费用户就是了解用户为什么付费,他在看到什么内容的时候决定要付费的,那这个就要强化这部分用户关注的部分;而针对未付费用户,了解哪些他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果这类问题比较集中,那这个就是可以作为改进产品的依据,增加内容解决这部分用户的问题。
老师,你在下面回答的问题中,说找没有关注的潜在用户,在我们公众号发展初期,如何去找潜在用户?
潜在目标用户是指可能成为你的用户的人,这部分人可能聚集在哪里,活跃在哪里,他们聚集、活跃的渠道,就是你可以去找到他们的地方。
老师,如何理解用户调查是要解决用户的问题,而不单单是调查?比如我是帮客户做引流的渠道,调查客户为什么注册没有付费,没有付费的原因如果是担心引流的转化效果,那设置什么类型的问卷来解决问题呢?
用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我的产品,而不是仅仅为了问用户问题而调查。了解用户没有付费要了解用户为什么没有付费,可以尝试了解用户是觉得产品不满意,还是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从而通过对用户的了解优化我们的产品
老师,产品运营和用户运营以及产品三个工作,哪个的学习和发挥空间更大呢?
这个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因为没有标准化答案,这几个岗位,任何一个岗位做好了,都会有足够的学习和发挥空间。所以这个问题,是因人而异的。就像你不能说,现在微信公众号火,你自己的生意做公号就一定好。
从两个角度看
1.仍然可以去尝试面试,算是积累一次面试经验,看看自己会出现哪些问题,这也是不错的经历
2.我仍然建议你把知识学扎实,再去更好的面试
老师您好,我准备做一个旅行类的公众号,那么在开号的初期我该怎么去确认调查目的呢?并且也在初期也不会有付费的用户,所以面对刚开设号要发内容时我有点找不到方向。以下是我遇到的难点:
1.因为旅行类的公号很难框定某一类用户,热爱旅行的人?好像太杂太笼统,在旅游渠道蚂蜂窝上存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收入的人,所以目前我很难找到用户画像
2.做旅行公众号的内容方面大多为某一类地点,分享美食等自身经历,那么我该如何才能找到用户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制作内容呢?
老师我可能问的有点多但我现在比较没有方向感,希望能得到些许指点。谢谢老师
同学好,同学说的这些问题确实是旅行公众号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所以这个定位的公众号其实很难运营下去,它对号主个人的旅游经验丰富程度、对旅游人士的了解程度有非常高的要求,因为如果没有亲自见识过那些地方,没有非常了解旅游地的亮点,就很难写出吸引用户的文章,这是肯定的,而旅游的目标用户不是没有针对性的需求,而是他们的需求就是比较分散的,因为他们本来这次去了一个地方后下一次就想去另一个地方,不定向,从收入角度还好框定一点,比如说哪些景点的花费大概在哪个价位,适合白领一族等等,但是依旧需要你对各类景点都有所了解才行,因此很多旅游号往往不是一篇两篇就找到了目标用户,而是积累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景点文章才拥有了用户,因为用户可以挑选了。所以同学选旅游的话,还是需要客观对待这些难点,慎重考虑一下。
什么人给产品带来最多好处?这句话有点拗口,搞不懂什么意思,容易产生歧义,是这两方面的意思吗?1、产品什么方面怎样给用户带来最多的好处 2、哪些用户的建议给产品最多的改进空间?
同学好,这里举一个例子,购买暖石会员的人,我们需要知道这些同学的身份画像,调查到最需要暖石产品的用户身份,就知道到底哪些同学是核心用户,最能给暖石带来经济利益。【哪些用户的建议给产品最多的改进空间?】这个并不准确,因为很多时候让你改进产品的可能是未付费用户。
举个例子,比如暖石需要看哪类用户给产品带来更多的转化。针对付费用户就是了解用户为什么付费,他在看到什么内容的时候决定要付费的,那这个就要强化这部分用户关注的部分;而针对未付费用户,了解哪些他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果这类问题比较集中,那这个就是可以作为改进产品的依据,增加内容解决这部分用户的问题。
老师,确定 用户身份;产品目标用户是谁:是什么人给产品带来最多好处?还是产品给什么 人带来更多好处?你视频的意思?
我们说的更多的是后者,因为我们产品首先要关注用户,解决用户的需求
目前有的工作岗位,岗位名称是“产品运营”就是同学提到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就是收集用户的产品反馈,整理反馈,为产品修改提供依据。
如果工作仅限于收集信息,那么岗位就是产品运营;如果也涉及到根据反馈画产品图、做功能设计等等,就是产品工作了
这件事情,不管对于电商平台来说,还是网站、APP都是一样的
别客气,有问题随时来问
老师您好,我目前刚走到公众号定位这里,根据您的课程,我大概理一下第一份调查问卷的调查目的,您看是否合理;
主要目的:了解潜在用户画像,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分解如下
用户身份:是谁,是否与我预判的用户画像相同,这里提出一些我预判的用户特点;
用户需求:痛点,是否感兴趣我公众号输出的相关内容,是否有关注其他类似的公众号等,判断一下我公众号预期的定位能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产品功能设置:关于内容形式,可接受的阅读时长等进行提问,为后期输出做准备
第一份调查问卷主要是想了解我对潜在用户的预判是否准确,所以问题会以我个人的推测为主,比如用户的年龄、职业、皮肤状态、对这类知识是否有兴趣等,以此在前期调整一些个人定位的细节,后面开始输出后,再调整问题,不知道这样的思路是否正确
用户痛点是用户想要解决但是暂时没有解决的问题,直接问用户对你公众号是否感兴趣这样的问题并不合适。可以多关注一些在你这个定位下用户遇到的问题,以及用户从哪些渠道了解相关信息的内容,然后再在接下来的运营中,不断的假如用户对你公众号内容的反馈的问题。
逻辑都对,想学习的是怎么做用户调查?这一整章讲的都是问卷调查。。。那关于用户画像,怎么做呢?用什么工具?怎么量化?如果是上千个用户,用定型的数据根本呈现不出来吧
同学好,绘制用户画像,一方面需要收集用户的主观意向数据,多体现在问卷调查中,这也是为什么要教大家问卷调查相关知识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收集用户的客观行为数据,即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是查看内容过程中产生了哪些行为,对此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用户的关注点与需求,比如看用户在相关媒体平台下的评论都在讨论什么,看用户在产品页面哪部分内容停留时间最长,用户对哪些关键词的搜索最多,咨询量最大等,这些通过数据进行统计,就能描绘出体量较大的用户群画像了。但是首先要做的工作还是同学要先锁定在哪里去观察用户这些行为,如何向用户提出好的问题。
老师您好,想问一下当我了解用户的部分特征时,可否利用这些特征搜索大数据,进而推测拥有这些特征用户的其他喜好?
eg:我在竞品公众号内发现他为某酒类品牌做了广告,软文标题采用了《奶茶也要靠边站,现在流行这样喝!》我从标题奶茶关键词,推测这个广告的目标人群应该和爱喝/有消费奶茶习惯的人群一致,所以在36氪上搜索了奶茶用户群体的画像,发现了他们的喜好,例如年龄区间,城市,喜欢小清新,喜欢猫咪等等。
这样的数据是否有参考价值呢?我是否能从中逆推该竞品公众号的用户画像呢?
同学你好,【想问一下当我了解用户的部分特征时,可否利用这些特征搜索大数据,进而推测拥有这些特征用户的其他喜好?】 这个思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没有自己产品一手的用户数据的话,直接这样推理出来的结果可能会跟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在后面的课程中讲行业数据不能具体指导微观工作,举一个例子即可,拿在线教育做例子。大数据说,在线学习的人群,都是21-24岁,但是暖石100做的业务是教广场舞大妈跳舞,我们的人群就非常具体,就是50岁,已经退休的大妈。好,你跟我说举得这个例子太极端。那好,暖石100不教广场舞了,我们还教互联网营销,同样是21-24岁的人,谁说这个年龄段就一定对互联网营销感兴趣呢。具体到这个人群,需要我们了解,到底想学习互联网营销的人,是什么大学的专业背景,入职第一份工作到底做的什么工作,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到底为什么希望学习暖石100的课程,这些都是需要深挖原因的,不是一个所谓的大数据就能告诉你的。
同学的思路是可以的,在公众号筹备阶段,还没有用户的情况下,同学可以通过这样的调研去了解市面上的目标用户情况,等吸引来自己的第一批用户之后,再围绕自己的具体用户需求去进一步调整优化,没问题的。
老师好。5个调查目的是不是不同阶段应该有所注重呢?例如:
1)产品上线前:确定用户身份、用户需求(是为了清楚我的产品是为什么人群服务,获取精准的用户画像,从而更好地提炼卖点)
2)产品刚刚上线:确定用户身份、用户需求(验证目标用户和核心需求,为产品调整、营销内容、投放渠道收集依据)
3)完善、迭代产品:改进产品功能、优化市场和运营工作(不仅改善产品本身,也要调整营销内容和渠道)
老师看我这样理解是否有偏差。
1.产品上线前并不是为了提炼卖点,而是更好的了解用户问题,只有清晰的了解了用户问题,才能更好的服务用户
其他的部分理解的很到位了
别客气,同学有问题随时来问就好。
老师好!
调查问卷是解决疑问的,如果我没有任何问题的话,是不是就不需要做用调查了
用户调查本质上是一个信息收集的方式,没有问题并不代表就不需要做用户调查了,了解用户画像,用户习惯,这个可能不算你的问题,但是持续的收集用户反馈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用户调查是要贯穿产品的始终。
痛点是什么
同学你好,痛点就是目标用户的需求下的状态。
比如减肥药的目标用户痛点就是,减肥总是失败、运动节食太难等等。
老师好!我想问关于确立调研目标的问题。我的初心是想做关于输出情绪的一种公众号,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因为自己在这方面有想法。最后想通过做饭的烟火气改变不好的影响。我有点纠结了,是应该先调研被原生家庭影响的人群,还是调研食品方面?
同学好,首先做定位需要考虑两点:1.在目标渠道有一定量的关注者,也就是有市场。 2.能稳定输出4~5篇文章。3.定位垂直。
同学说的视频和情绪两个定位,相关性不大,因此建议先着重一个定位来写。
文章如果先写原生家庭,最后突然转到食品,容易导致目标用户不一致,引来无效流量。
老师,从哪些渠道可以了解到用户的痛点?我的定位是优质国产老影视推荐,我可以提供的价值就是写影评+影单盘点推荐好电影,盘点电影资源观看链接,但是我不知道用户的痛点是什么,我怎样才可以了解到呢
去问那些看电影的人为什么要看电影,去问你身边那些看电影推荐类公众号的人,他们为什么要看这些公众号。
老师,在优化市场工作这个板块的分类——哪些内容是用户喜欢的,这个地方有疑问。
我的定位是国产优质老电影的影评+盘点,比较细分和垂直了。
根据周围的朋友的观影情况以及自己关注的几个大号的影视类公众号,他们推荐的都是美剧、综艺、近期上映的热门电影居多,所以国产老电影算是一个缺口。
我的疑问在于,我的目标范围很小,主要目的是需要了解用户是否对国产老电影感兴趣以及喜爱的电影类型是哪种,但是用户的喜爱范围就非常广了,所以在设计调查问卷的时候,需不需要再依据用户的口吻来调查他们对哪一个国家的电影更加偏爱,还是说我只问他们是否对于国产老电影感兴趣经过推荐后愿意观看就好了?
有缺口不代表着有机会,也可能代表着这个领域太小众,所以你根本看不到有人在推荐。初期调查不用那么细致,先做几期精致的内容再说。别人推荐美剧综艺,因为那些东西符合大部分受众的喜好,你推荐国产老电影,除非你推荐的角度特别刁钻,让人有兴趣读下去,否则,用户凭什么要放着精彩的美剧不看,去看你的老电影?
同学你好,并不矛盾,实操批改老师评价你现阶段的公众号定位已足够垂直和细分,强调的是因此带来的你目标用户群体的明晰,渠道的明晰,因此也能帮你快速获得精准的用户,定位选择这方面是过关的,但并不代表它一定是有很大市场,用户基础大的一个定位,需要你尽快去确定这个定位拿到市场上去获得反馈,我们现阶段讨论该定位最后能不能获取粉丝都是在臆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尽快验证,即使证实不能给你带来一个客观的用户数据,也能及时止损。
现阶段不建议你再细分,是因为现阶段这个程度已经足够,要加快实践上的验证。
老师 确定用户身份中 什么人能给产品带来好处这个我不太理解 可以解释一下吗
例如,暖石的大部分用户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这部分用户带来的收入最多,这部分就是能给产品带来好处的用户。剩下的,例如40岁以上的人群,虽然也有人会购买暖石的产品,但是很少,那么这部分用户就不大能给产品带来好处。
是的,这个问题我已经打了标签,我们会按照排期来迭代。
老师你好,电商会员运营里面,经常看到一些商家会做问卷调查,调研的目的会包含用户需求、产品使用、对店铺的优化建议等等。如何去判断一份问卷调查是合格或优秀的呢。
同学你好,
判断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是否合格,最直观的一点就是看你设置问题时所想要得到的回答或者反馈,能否在获得一定数量的反馈后获得,这是发放问卷的目的,也是判断问卷是否合理的维度。
老师,我现在有个疑问,我的公众号定位是电影,我是针对年纪来做定位好呢,还是针对电影类型来做一个定位比较好,如果是按年纪来的话,其实喜欢电影的类型会很广,输入的内容会很杂,如果针对电影类型的话,方向会比较明确,垂直,希望老师指点一下
同学好,老师的建议是,从类型上定位会很明确,这样用户也很明确。
如果现在已经解决同学的问题,请同学在下方点击一下问题解决给老师一个反馈,如果同学还有问题,老师非常愿意和同学继续解决问题,直到问题彻底说清楚为止
老师我不太明白关于确定用户身份的解释,1、课程说什么人给产品带来最多好处,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哪些身份的人是最容易买我产品的人?在已经买我产品的人中问卷,问他们是什么职业什么年龄段等等,这是身份的调查吧。2、对处于萌芽发展期的产品,我怎么去调查这个身份?
同学好。
1.【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哪些身份的人是最容易买我产品的人?】可以这么理解的。
2.【在已经买我产品的人中问卷,问他们是什么职业什么年龄段等等,这是身份的调查吧】没错。
3.【对处于萌芽发展期的产品,我怎么去调查这个身份】一样的道理的,即使是发展期,也会有用户选择你的产品,这样就去调查这些已经选择同学产品的人。
如果现在已经解决同学的问题,请同学在下方点击一下问题解决给老师一个反馈,如果同学还有问题,老师非常愿意和同学继续解决问题,直到问题彻底说清楚为止
同学好。
1.同学说的没错,其实用户调查这件事情,是贯穿始终的,各个产品的发展阶段都需要做。
2.【如果在产品初期我处在暖石思维第二步收集信息做调研做调查问卷的话,调查用户身份是不是不太合适呢】这个不是不合适,而是如果用户还没有变成你的付费用户,这时候可以调查,但是调查的结果,是用户“认为的”,而不是用户真的做出行动的。比如你问用户,你会买我的产品吗,用户说买买买,产品上线了,没人买,用户知行不合一。这时候之所以我们调查付费用户,就是因为这些人真的为你做出行动了。
3.【因为我做一个产品或者运营公众号就是明确了我的用户人群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时候是不是就不需要做用户身份的调查了呢?】也是需要的,因为用户的身份,需求都有可能在变化,而我们要拥抱变化。比如,知乎一开始都是互联网人群,后来用户变广了,话题也变多了。
老师好,目前来说如果我自己已经对公众号有个清晰的定位(具体哪个类型的),这个时候我还需要做调查问卷调查用户画像吗?
是先做调查问卷看用户的喜好大多数集中在哪一方面?(但是每个人的喜好又不尽相同)还是等我写出一篇文章时再做调查看有哪些地方需要优化改进?
同学好,作为实操的公众号定位上,同学按照课程表的课程顺序去一步一步完成即可。由于公众号的成功运营需要至少两方面因素:1、自己有积累,可以持续输出,2、目标定位领域在市面上有热度,可以满足同学的引流需要;因此,同学在前期没有用户的情况下,可以先确定第一点,然后顺着这个方向再去通过市场调研去验证自己的方向是否有热度、目标用户都在关注什么话题、都活跃在哪些渠道等,这也是一种间接调查的方式。
等完成定位后,先把公众号运营起来,后面更具体的用户画像调研,可以在吸引了第一批用户之后,再针对自己的用户去做更细致的调研。接下来继续往后学习吧,实操中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作业中提出,老师会针对你的问题作出解答的,同学加油!
不知道这样是否给同学一些启发,是否可以解决同学的问题。如果帮助同学解决问题了,也请同学在下方点击一个解决,让老师知道同学的反馈哦。
老师,产品的运营方式是指什么
同学你好,产品的运营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实现产品拉新、活跃、留存、转化等一系列目标所采取的运营方式,这里的“方式”既指拆分成的不同工作岗位,比如用户运营、社群运营、产品运营等,也指采取的相应措施,比如为了拉新举办的活动等。
如果没有其他疑问,请同学点击下方问题解决,给老师一个反馈。
老师您好,课程中举例的一直是调查付费用户,但是我们刚刚开始做公众好,没有粉丝基础,一个初期产品和成熟的产品,我觉得两种类型做调查差距挺大的呀,老师能给我强调下新手做新号的吗
同学你好,在公众号运营初期和产品上线初期,做调研的思路是一样的。
拿公众号来举例子,一句话总结就是通过调研确定,你的公众号是什么,要为谁,解决什么问题,剩下的就是通过执行去验证你的调研结果,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
如何去做调研,及如何执行、优化,会贯穿到整个课程的学习中去,同学现在摸不着头脑也是正常的,建议跟着课程表走,用心做实操去体会。
做用户调查,第一步就需要确定目的,明确调查目的,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您在课堂上讲的,什么类型的用户可以为产品带来好处,能具体举个例子说明么,有点模糊这个概念
比如暖石需要看哪类用户给产品带来更多的转化。针对付费用户就是了解用户为什么付费,他在看到什么内容的时候决定要付费的,那这个就要强化这部分用户关注的部分;而针对未付费用户,了解哪些他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果这类问题比较集中,那这个就是可以作为改进产品的依据,增加内容解决这部分用户的问题。
老师,你在下面回答的问题中,说找没有关注的潜在用户,在我们公众号发展初期,如何去找潜在用户?
潜在目标用户是指可能成为你的用户的人,这部分人可能聚集在哪里,活跃在哪里,他们聚集、活跃的渠道,就是你可以去找到他们的地方。
老师,如何理解用户调查是要解决用户的问题,而不单单是调查?比如我是帮客户做引流的渠道,调查客户为什么注册没有付费,没有付费的原因如果是担心引流的转化效果,那设置什么类型的问卷来解决问题呢?
用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我的产品,而不是仅仅为了问用户问题而调查。了解用户没有付费要了解用户为什么没有付费,可以尝试了解用户是觉得产品不满意,还是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从而通过对用户的了解优化我们的产品
老师,产品运营和用户运营以及产品三个工作,哪个的学习和发挥空间更大呢?
这个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因为没有标准化答案,这几个岗位,任何一个岗位做好了,都会有足够的学习和发挥空间。所以这个问题,是因人而异的。就像你不能说,现在微信公众号火,你自己的生意做公号就一定好。
从两个角度看
1.仍然可以去尝试面试,算是积累一次面试经验,看看自己会出现哪些问题,这也是不错的经历
2.我仍然建议你把知识学扎实,再去更好的面试
老师您好,我准备做一个旅行类的公众号,那么在开号的初期我该怎么去确认调查目的呢?并且也在初期也不会有付费的用户,所以面对刚开设号要发内容时我有点找不到方向。以下是我遇到的难点:
1.因为旅行类的公号很难框定某一类用户,热爱旅行的人?好像太杂太笼统,在旅游渠道蚂蜂窝上存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收入的人,所以目前我很难找到用户画像
2.做旅行公众号的内容方面大多为某一类地点,分享美食等自身经历,那么我该如何才能找到用户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制作内容呢?
老师我可能问的有点多但我现在比较没有方向感,希望能得到些许指点。谢谢老师
同学好,同学说的这些问题确实是旅行公众号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所以这个定位的公众号其实很难运营下去,它对号主个人的旅游经验丰富程度、对旅游人士的了解程度有非常高的要求,因为如果没有亲自见识过那些地方,没有非常了解旅游地的亮点,就很难写出吸引用户的文章,这是肯定的,而旅游的目标用户不是没有针对性的需求,而是他们的需求就是比较分散的,因为他们本来这次去了一个地方后下一次就想去另一个地方,不定向,从收入角度还好框定一点,比如说哪些景点的花费大概在哪个价位,适合白领一族等等,但是依旧需要你对各类景点都有所了解才行,因此很多旅游号往往不是一篇两篇就找到了目标用户,而是积累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景点文章才拥有了用户,因为用户可以挑选了。所以同学选旅游的话,还是需要客观对待这些难点,慎重考虑一下。
什么人给产品带来最多好处?这句话有点拗口,搞不懂什么意思,容易产生歧义,是这两方面的意思吗?1、产品什么方面怎样给用户带来最多的好处 2、哪些用户的建议给产品最多的改进空间?
同学好,这里举一个例子,购买暖石会员的人,我们需要知道这些同学的身份画像,调查到最需要暖石产品的用户身份,就知道到底哪些同学是核心用户,最能给暖石带来经济利益。【哪些用户的建议给产品最多的改进空间?】这个并不准确,因为很多时候让你改进产品的可能是未付费用户。
举个例子,比如暖石需要看哪类用户给产品带来更多的转化。针对付费用户就是了解用户为什么付费,他在看到什么内容的时候决定要付费的,那这个就要强化这部分用户关注的部分;而针对未付费用户,了解哪些他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果这类问题比较集中,那这个就是可以作为改进产品的依据,增加内容解决这部分用户的问题。
老师,确定 用户身份;产品目标用户是谁:是什么人给产品带来最多好处?还是产品给什么 人带来更多好处?你视频的意思?
我们说的更多的是后者,因为我们产品首先要关注用户,解决用户的需求
目前有的工作岗位,岗位名称是“产品运营”就是同学提到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就是收集用户的产品反馈,整理反馈,为产品修改提供依据。
如果工作仅限于收集信息,那么岗位就是产品运营;如果也涉及到根据反馈画产品图、做功能设计等等,就是产品工作了
这件事情,不管对于电商平台来说,还是网站、APP都是一样的
别客气,有问题随时来问
老师您好,我目前刚走到公众号定位这里,根据您的课程,我大概理一下第一份调查问卷的调查目的,您看是否合理;
主要目的:了解潜在用户画像,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分解如下
用户身份:是谁,是否与我预判的用户画像相同,这里提出一些我预判的用户特点;
用户需求:痛点,是否感兴趣我公众号输出的相关内容,是否有关注其他类似的公众号等,判断一下我公众号预期的定位能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产品功能设置:关于内容形式,可接受的阅读时长等进行提问,为后期输出做准备
第一份调查问卷主要是想了解我对潜在用户的预判是否准确,所以问题会以我个人的推测为主,比如用户的年龄、职业、皮肤状态、对这类知识是否有兴趣等,以此在前期调整一些个人定位的细节,后面开始输出后,再调整问题,不知道这样的思路是否正确
用户痛点是用户想要解决但是暂时没有解决的问题,直接问用户对你公众号是否感兴趣这样的问题并不合适。可以多关注一些在你这个定位下用户遇到的问题,以及用户从哪些渠道了解相关信息的内容,然后再在接下来的运营中,不断的假如用户对你公众号内容的反馈的问题。
逻辑都对,想学习的是怎么做用户调查?这一整章讲的都是问卷调查。。。那关于用户画像,怎么做呢?用什么工具?怎么量化?如果是上千个用户,用定型的数据根本呈现不出来吧
同学好,绘制用户画像,一方面需要收集用户的主观意向数据,多体现在问卷调查中,这也是为什么要教大家问卷调查相关知识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收集用户的客观行为数据,即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是查看内容过程中产生了哪些行为,对此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用户的关注点与需求,比如看用户在相关媒体平台下的评论都在讨论什么,看用户在产品页面哪部分内容停留时间最长,用户对哪些关键词的搜索最多,咨询量最大等,这些通过数据进行统计,就能描绘出体量较大的用户群画像了。但是首先要做的工作还是同学要先锁定在哪里去观察用户这些行为,如何向用户提出好的问题。
老师您好,想问一下当我了解用户的部分特征时,可否利用这些特征搜索大数据,进而推测拥有这些特征用户的其他喜好?
eg:我在竞品公众号内发现他为某酒类品牌做了广告,软文标题采用了《奶茶也要靠边站,现在流行这样喝!》我从标题奶茶关键词,推测这个广告的目标人群应该和爱喝/有消费奶茶习惯的人群一致,所以在36氪上搜索了奶茶用户群体的画像,发现了他们的喜好,例如年龄区间,城市,喜欢小清新,喜欢猫咪等等。
这样的数据是否有参考价值呢?我是否能从中逆推该竞品公众号的用户画像呢?
同学你好,【想问一下当我了解用户的部分特征时,可否利用这些特征搜索大数据,进而推测拥有这些特征用户的其他喜好?】 这个思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没有自己产品一手的用户数据的话,直接这样推理出来的结果可能会跟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在后面的课程中讲行业数据不能具体指导微观工作,举一个例子即可,拿在线教育做例子。大数据说,在线学习的人群,都是21-24岁,但是暖石100做的业务是教广场舞大妈跳舞,我们的人群就非常具体,就是50岁,已经退休的大妈。好,你跟我说举得这个例子太极端。那好,暖石100不教广场舞了,我们还教互联网营销,同样是21-24岁的人,谁说这个年龄段就一定对互联网营销感兴趣呢。具体到这个人群,需要我们了解,到底想学习互联网营销的人,是什么大学的专业背景,入职第一份工作到底做的什么工作,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到底为什么希望学习暖石100的课程,这些都是需要深挖原因的,不是一个所谓的大数据就能告诉你的。
同学的思路是可以的,在公众号筹备阶段,还没有用户的情况下,同学可以通过这样的调研去了解市面上的目标用户情况,等吸引来自己的第一批用户之后,再围绕自己的具体用户需求去进一步调整优化,没问题的。
老师好。5个调查目的是不是不同阶段应该有所注重呢?例如:
1)产品上线前:确定用户身份、用户需求(是为了清楚我的产品是为什么人群服务,获取精准的用户画像,从而更好地提炼卖点)
2)产品刚刚上线:确定用户身份、用户需求(验证目标用户和核心需求,为产品调整、营销内容、投放渠道收集依据)
3)完善、迭代产品:改进产品功能、优化市场和运营工作(不仅改善产品本身,也要调整营销内容和渠道)
老师看我这样理解是否有偏差。
1.产品上线前并不是为了提炼卖点,而是更好的了解用户问题,只有清晰的了解了用户问题,才能更好的服务用户
其他的部分理解的很到位了
别客气,同学有问题随时来问就好。
老师好!
调查问卷是解决疑问的,如果我没有任何问题的话,是不是就不需要做用调查了
用户调查本质上是一个信息收集的方式,没有问题并不代表就不需要做用户调查了,了解用户画像,用户习惯,这个可能不算你的问题,但是持续的收集用户反馈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用户调查是要贯穿产品的始终。
老师好!我想问关于确立调研目标的问题。我的初心是想做关于输出情绪的一种公众号,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因为自己在这方面有想法。最后想通过做饭的烟火气改变不好的影响。我有点纠结了,是应该先调研被原生家庭影响的人群,还是调研食品方面?
同学好,首先做定位需要考虑两点:1.在目标渠道有一定量的关注者,也就是有市场。 2.能稳定输出4~5篇文章。3.定位垂直。
同学说的视频和情绪两个定位,相关性不大,因此建议先着重一个定位来写。
文章如果先写原生家庭,最后突然转到食品,容易导致目标用户不一致,引来无效流量。
老师,从哪些渠道可以了解到用户的痛点?我的定位是优质国产老影视推荐,我可以提供的价值就是写影评+影单盘点推荐好电影,盘点电影资源观看链接,但是我不知道用户的痛点是什么,我怎样才可以了解到呢
去问那些看电影的人为什么要看电影,去问你身边那些看电影推荐类公众号的人,他们为什么要看这些公众号。
老师,在优化市场工作这个板块的分类——哪些内容是用户喜欢的,这个地方有疑问。
我的定位是国产优质老电影的影评+盘点,比较细分和垂直了。
根据周围的朋友的观影情况以及自己关注的几个大号的影视类公众号,他们推荐的都是美剧、综艺、近期上映的热门电影居多,所以国产老电影算是一个缺口。
我的疑问在于,我的目标范围很小,主要目的是需要了解用户是否对国产老电影感兴趣以及喜爱的电影类型是哪种,但是用户的喜爱范围就非常广了,所以在设计调查问卷的时候,需不需要再依据用户的口吻来调查他们对哪一个国家的电影更加偏爱,还是说我只问他们是否对于国产老电影感兴趣经过推荐后愿意观看就好了?
有缺口不代表着有机会,也可能代表着这个领域太小众,所以你根本看不到有人在推荐。初期调查不用那么细致,先做几期精致的内容再说。别人推荐美剧综艺,因为那些东西符合大部分受众的喜好,你推荐国产老电影,除非你推荐的角度特别刁钻,让人有兴趣读下去,否则,用户凭什么要放着精彩的美剧不看,去看你的老电影?
同学你好,并不矛盾,实操批改老师评价你现阶段的公众号定位已足够垂直和细分,强调的是因此带来的你目标用户群体的明晰,渠道的明晰,因此也能帮你快速获得精准的用户,定位选择这方面是过关的,但并不代表它一定是有很大市场,用户基础大的一个定位,需要你尽快去确定这个定位拿到市场上去获得反馈,我们现阶段讨论该定位最后能不能获取粉丝都是在臆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尽快验证,即使证实不能给你带来一个客观的用户数据,也能及时止损。
现阶段不建议你再细分,是因为现阶段这个程度已经足够,要加快实践上的验证。
老师 确定用户身份中 什么人能给产品带来好处这个我不太理解 可以解释一下吗
例如,暖石的大部分用户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这部分用户带来的收入最多,这部分就是能给产品带来好处的用户。剩下的,例如40岁以上的人群,虽然也有人会购买暖石的产品,但是很少,那么这部分用户就不大能给产品带来好处。
是的,这个问题我已经打了标签,我们会按照排期来迭代。
老师你好,电商会员运营里面,经常看到一些商家会做问卷调查,调研的目的会包含用户需求、产品使用、对店铺的优化建议等等。如何去判断一份问卷调查是合格或优秀的呢。
同学你好,
判断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是否合格,最直观的一点就是看你设置问题时所想要得到的回答或者反馈,能否在获得一定数量的反馈后获得,这是发放问卷的目的,也是判断问卷是否合理的维度。
老师,我现在有个疑问,我的公众号定位是电影,我是针对年纪来做定位好呢,还是针对电影类型来做一个定位比较好,如果是按年纪来的话,其实喜欢电影的类型会很广,输入的内容会很杂,如果针对电影类型的话,方向会比较明确,垂直,希望老师指点一下
同学好,老师的建议是,从类型上定位会很明确,这样用户也很明确。
如果现在已经解决同学的问题,请同学在下方点击一下问题解决给老师一个反馈,如果同学还有问题,老师非常愿意和同学继续解决问题,直到问题彻底说清楚为止
老师我不太明白关于确定用户身份的解释,1、课程说什么人给产品带来最多好处,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哪些身份的人是最容易买我产品的人?在已经买我产品的人中问卷,问他们是什么职业什么年龄段等等,这是身份的调查吧。2、对处于萌芽发展期的产品,我怎么去调查这个身份?
同学好。
1.【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哪些身份的人是最容易买我产品的人?】可以这么理解的。
2.【在已经买我产品的人中问卷,问他们是什么职业什么年龄段等等,这是身份的调查吧】没错。
3.【对处于萌芽发展期的产品,我怎么去调查这个身份】一样的道理的,即使是发展期,也会有用户选择你的产品,这样就去调查这些已经选择同学产品的人。
如果现在已经解决同学的问题,请同学在下方点击一下问题解决给老师一个反馈,如果同学还有问题,老师非常愿意和同学继续解决问题,直到问题彻底说清楚为止
同学好。
1.同学说的没错,其实用户调查这件事情,是贯穿始终的,各个产品的发展阶段都需要做。
2.【如果在产品初期我处在暖石思维第二步收集信息做调研做调查问卷的话,调查用户身份是不是不太合适呢】这个不是不合适,而是如果用户还没有变成你的付费用户,这时候可以调查,但是调查的结果,是用户“认为的”,而不是用户真的做出行动的。比如你问用户,你会买我的产品吗,用户说买买买,产品上线了,没人买,用户知行不合一。这时候之所以我们调查付费用户,就是因为这些人真的为你做出行动了。
3.【因为我做一个产品或者运营公众号就是明确了我的用户人群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时候是不是就不需要做用户身份的调查了呢?】也是需要的,因为用户的身份,需求都有可能在变化,而我们要拥抱变化。比如,知乎一开始都是互联网人群,后来用户变广了,话题也变多了。
老师好,目前来说如果我自己已经对公众号有个清晰的定位(具体哪个类型的),这个时候我还需要做调查问卷调查用户画像吗?
是先做调查问卷看用户的喜好大多数集中在哪一方面?(但是每个人的喜好又不尽相同)还是等我写出一篇文章时再做调查看有哪些地方需要优化改进?
同学好,作为实操的公众号定位上,同学按照课程表的课程顺序去一步一步完成即可。由于公众号的成功运营需要至少两方面因素:1、自己有积累,可以持续输出,2、目标定位领域在市面上有热度,可以满足同学的引流需要;因此,同学在前期没有用户的情况下,可以先确定第一点,然后顺着这个方向再去通过市场调研去验证自己的方向是否有热度、目标用户都在关注什么话题、都活跃在哪些渠道等,这也是一种间接调查的方式。
等完成定位后,先把公众号运营起来,后面更具体的用户画像调研,可以在吸引了第一批用户之后,再针对自己的用户去做更细致的调研。接下来继续往后学习吧,实操中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作业中提出,老师会针对你的问题作出解答的,同学加油!
不知道这样是否给同学一些启发,是否可以解决同学的问题。如果帮助同学解决问题了,也请同学在下方点击一个解决,让老师知道同学的反馈哦。
老师,产品的运营方式是指什么
同学你好,产品的运营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实现产品拉新、活跃、留存、转化等一系列目标所采取的运营方式,这里的“方式”既指拆分成的不同工作岗位,比如用户运营、社群运营、产品运营等,也指采取的相应措施,比如为了拉新举办的活动等。
如果没有其他疑问,请同学点击下方问题解决,给老师一个反馈。
老师您好,课程中举例的一直是调查付费用户,但是我们刚刚开始做公众好,没有粉丝基础,一个初期产品和成熟的产品,我觉得两种类型做调查差距挺大的呀,老师能给我强调下新手做新号的吗
同学你好,在公众号运营初期和产品上线初期,做调研的思路是一样的。
拿公众号来举例子,一句话总结就是通过调研确定,你的公众号是什么,要为谁,解决什么问题,剩下的就是通过执行去验证你的调研结果,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
如何去做调研,及如何执行、优化,会贯穿到整个课程的学习中去,同学现在摸不着头脑也是正常的,建议跟着课程表走,用心做实操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