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款以照片来记录儿童成长过程的APP,导入照片可以按照时间线来分类,还有就是能和孩子拍过照的影楼相关联,永久保存影楼拍的所有底片。
想传达的理念是:留住爱,传递爱
目标用户:0-7岁的孩子妈妈,这个是之前他们做过的调查,实际上,最近逛了几十个论坛,发现论坛和各个APP中大部分是0-3岁的妈妈,上幼儿园之后就很少了,新手妈妈的问题是最多的。
15号正式上线,这时候会和影楼合作,引流第一批用户进来。
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我有点不知道怎么下手,因为时间确实赶,和我搭档的同事也很着急,写了一份铺的超级大的策划案,进度也是非常的赶。
他定的策划包括这周五之前,QQ群拉够500位种子用户,现在只有165个人,还只是目标用户,压根不知道我们的APP,仅是以母婴交流为由拉来的妈妈们。
同时做微信群,他的目的是积攒目标用户,公众平台的内容可以通过微信群传播出去。但是我觉得QQ群和微信群同时做没必要,也没有那么多精力
整理了80多个不同城市的母婴论坛的渠道,要根据每一个渠道的特点写2-3篇软文,还要情节曲折,都是类似于这个图里这样的故事。他说要写200个左右的大纲,然后挑七八十个内容去投放。
我觉得1.时间太短,根本制作不出来那么多品质比较高的内容 2.这种故事写出来文化太屌丝了,我觉得和我们文化不符 3.最终是要植入公众平台的二维码,通过这个标题进来的人可能会引起争论,但是估计都不明白APP到底是干嘛的。
我看了很多母婴论坛,大部分人群在0-3岁,3岁以上基本就很少了,内容其实就是1.具体年龄段需要注意的某些事情 2.孩子成长的心理教育 3.少量的吐槽婆媳关系的
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妈妈们讨论的大体内容基本都是重复的,我是觉得做几篇不同类型精一点的内容出来,每个渠道投放同样的几篇内容,这样起码内容是精的,也可以在二维码加上监测,看到底哪篇效果更好。而不是单纯看评论这种指标
现在就是不知道我这种想法是不是合理的,15号就该上线了,QQ群拉新,以及内容制作该怎么设置时间节点是合理的。明天要开会了讨论了,我现在纠结要制作出怎样的时间点完成什么事情才能够说服老板,不知道10天时间需要做什么事。
PS:团队一共四个人,一个产品经理,一个app运营,剩下的所有事情都是我和我搭档的。我俩分工还非常的不明确。
“还有就是能和孩子拍过照的影楼相关联,永久保存影楼拍的所有底片。”——我靠这都谁想出来的产品点子,为什么非要跟影楼相关联呢?这个功能经过市场调研了么?你们的产品瞄准的用户到底是谁?他们有什么痛点?你们的产品到底有什么卖点?市场有多大?能否简单直接地接触到用户?能否在用户中形成二次传播?
——————
我感觉你们不是一个纯互联网团队在做事,否则不会有这么接地气的功能。建议你们先把自己手上已有的资源归纳一下,先小规模测试,哪怕有100个人试用都行,不要一上来就搞个大新闻,测试主要看这么几个地方:
先把产品打磨好,然后再去按照营销思维教的方法去做推广测试。
【整理了80多个不同城市的母婴论坛的渠道,要根据每一个渠道的特点写2-3篇软文,还要情节曲折,都是类似于这个图里这样的故事。他说要写200个左右的大纲,然后挑七八十个内容去投放】这趋势,是准备做一个中国最大的母婴论坛的节奏吗?
我脑洞一下,把80多个母婴论坛渠道特性综合一下优点,然后写出七八十个内容,有这体量,完全可以自己做母婴社区了,前期就把它当做一个“大的”微信公众号来做,专门输出母婴内容,也可以让别人投稿,然后把社区做好移动适配,植入到你们照片APP里,鼓励这些妈妈们把自己孩子拍的美照晒出来,既满足了妈妈们母爱跟虚荣心,还能UGC。用户多了之后就考虑把母婴相关的用品做起来了,再往后把婴儿早教也顺便做了,哇塞~一个中国最全的母婴垂直产品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