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20年5月开始学习,8月初学完,10月初成功上岸第1份运营工作--产品运营,工作地点成都。
工作半年后,2021年4月跳槽,1周拿下心仪的内容运营offer,涨薪60%,工作地点深圳。
至此,完成了从成都到深圳、从在线教育到医疗健康、从产品运营到内容运营的3跨转变+涨薪!
可能很多人会好奇我这一路的经历,那就从我刚开始学习那会说起,一点点跟大家分享。
一·学习经历
我跟很多暖石的同学一样建筑行业出身,不过比起建筑行业转行运营的同学,我算是走了一些弯路。
我离开建筑行业后,一开始做的是销售。与暖石的结缘是在18年,当时在知乎通过小强学长的一篇文章知道了暖石,在暗中观察了两年后,在另外一位学长兵锅锅的推荐下,才加入暖石开始我的学习之旅。
所以看到这里,想要报名暖石的小伙伴们,可不要在犹豫了。毕竟我可是帮你们观察了两年😄,时间可就是金钱啊!
一开始加入暖石学习,我真的感觉整个人都充满干劲,仿佛回到了当年课堂上的自己。
因为裸辞,每天都有很多时间去刷课,打卡率很高,学习进度在班级也是前列。
学习孜孜不倦固然是好事,但是只注重学习速度,不注重学习质量是会给咱们带来一些隐患的。
我当时一门心思刷课,想要赶快转行,很多学习的活动都没有去参加。这让我踩了两个坑:
1·闷头学习,得不到学习反馈
一个人闷头学习,闭门造车,很难得到学习反馈。学习是需要反馈的,只有得到反馈才知道我们的学习质量如何。
如果说暖石的实操作业帮助我们理解消化知识点,那么一些暖石的活动则是在帮助我们掌握知识点,例如文案分析活动帮助我们掌握文案分析能力,知乎带货训练营锻炼我们的知乎运营能力,类似的活动暖石还有很多。
所以我建议各位同学,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多参加暖石举办的活动,多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避免一个人闭门造车。
2.追求进度,跳过实操
因为自己对于社群和抖音这两块缺少一定的兴趣,所以在学习的时候直接刷完课程,跳过实操,进行下一阶段的课程学习。
这个隐患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不会产生影响,只有在你进入求职阶段时才会有所体现。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的实操项目主要是公众号丶知乎丶小红书。我在面试阶段,遇上了自己心仪的公司,行业很看好公司也很认可。
但该公司目前不缺公众号运营和新媒体运营,需要的是社群运营和短视频运营。但因为自己缺少社群运营和短视频运营的技能和经验,白白错失机会,类似的情况我遇上过好几次。
因此我建议大家,在没有很明确自己的运营方向的时候,尽可能去完成所有的实操运营,了解各个平台的运营机制,积累运营经验,提升自己的综合运营能力。当机会来临时,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工作经历
8月初完成学习,9月底才开始面试,在10月初才完成入职。
中间拖了这么久,主要是因为自己的规划不明确和拖延症犯了。
所以建议同学,在一开始学习时就可以建立一个规划表,制定好学习时间和入职时间。避免进入学习后期,像我这样拖延症发作,白白浪费时间。
那我是在国庆过后,入职成都一家在线教育的公司担任产品运营的岗位。
工作半年后,我果断辞职,收获寥寥无几!
我复盘了自己半年里的工作,发现自己主要踩了两个大坑!
1.只做执行,不加以思考,没有运营思维
其实在工作中,做不出成果不可怕,怕的是没有用运营思维去做事。
比如,你做新媒体可能有的数据没达标,但你能跟领导说出来:
自己拿到目标后是如何拆解的?
拆解后做了哪些调研?
根据调研结果怎么开始输出内容?
输出后怎样用A/B测试找到更优的方案?
方案执行过程中收集到了哪些反馈?怎么分析数据?
根据反馈和数据分析做了哪些迭代优化?
最终把数据从xx做到了xx?
根据上述这些复盘,发现数据没达标是哪些原因?比如产品本身的问题、比如跨部门协作问题、比如指标本身定虚了等。
根据找到的主要问题,接下来有哪些优化方法?
在这个过程里,即使没成果,自己的能力也是有很大提升的,而且也会得到领导的认可。
但是如果一味只会去执行,自己不加以思考,再加上工作没成果。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质疑自己能力的误区。既不能得到公司的认可,自己的能力也不能得到提高。
2.岗位定位不清晰,工作内容经常调整
我入职时的岗位是产品运营,但实际工作后工作内容却跟产品运营毫不相干。
公司一会儿让我去运营新媒体,一会儿又让我去参与课程运营。
新媒体跟课程研发工作内容差距很大,这样跳跃着工作对我的心态产生了很大影响,让我根本没办法专精的做一件事情。
面对这种情况,我只能建议大家尽量避免这样的公司。
在面试前,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公司;在面试中,多去和面试官交流,去了解公司的运营现状。如果已经踩坑了,那一定要及时止损!及时止损!及时止损!
像我一样,耽搁半年的成长时间,完全是得不偿失!
三·跨城换工作经历
正如标题所说,我之前在成都从事在线教育的产品运营岗位,目前在深圳从事医疗健康的内容运营岗位。上个月22号到深圳,28号成功入职现在这家公司,不到一周的时间完成跨城跨行跨岗位。
跨城换工作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难在哪儿?难在内心的情绪,熟悉的城市让你留念,陌生的城市让你惶恐。
简单之处在于,你只要做好规划,克服内心的情绪,其实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接下来,我会从生活和面试两个方面,说说我的心得和收获!
1.生活
其实生活方面,我们主要担心的是住的问题,面试时要找地方住,找到工作后要租房子住。只要解决了住的问题,其他的生活问题就更好解决了。
面试时的住宿,大概有以下几种选择:
具体选择哪种方式,根据你个人情况来定。建议没确定好工作,不要租房子,不然可能会因为通勤时间错过一些合适的公司,或者忍受痛苦的通勤时间。
入职后租房的选择无非是城中村丶小区房丶公寓等,再收到offer之后,大家可以跟HR约定晚两天入职,给自己留出找房子的时间。
因为我租房的经验也不是很多,也提供不了太多的建议,大家可以多去知乎/豆瓣/B站看看经验分享。
2.面试
面试前
在大家决定好,要换城市工作之后,千万不要脑袋一热,辞职拖着行李就过去了。
我建议大家先确定好自己的目标行业和岗位方向之后,再去做准备。
想好之后,就可以去寻找公司了。根据岗位职责去修改简历,暖石教过就不用多说了。再通过招聘软件去勾搭HR,预约对方公司的面试。
以我为例,我在前往深圳之前,就已经拿到了六家公司的面试预约。
除了招聘软件之外,大家可以多去暖石的社区和公众号,看看有无相关城市的内推机会。我目前入职的公司,就是来自小健老师和暖石学姐的推荐,要学会合理运用身边的资源,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机会。
这里特别感谢一波小健老师,在我初次求职和二次求职的时候,都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拿到面试机会后,只需要安排好时间,做好面试准备,一家家面试即可。
面试进行时
面试前,了解公司所在的行业和公司情况,针对性的准备面试作品,面试问题准备,暖石的课程都有提到,我接下来就做一些补充。
主要补充一个我在行业调研方面的技巧,行业调研在我看来是面试时最重要的一个版块。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而行业调研可以让你清楚了解行业的背景丶发展现状丶未来趋势,同时向面试官证明你对行业的认知程度,是看好行业认可行业才来面试,而不是海投。
大家平时使用的第三方行业调研网站,如艾瑞咨询丶36氪等:
因此我这边推荐大家去看券商研报,平时没有理财的同学可能对这个词比较陌生。大家也不用去深入了解,只需要知道是证券公司对于行业和公司的研究报告即可。
由于证券公司有专门的研究员去研究某一行业,再加上远远超过普通个体的资金丶信息丶渠道等优势,券商发布的研报对于行业的认知更为深入。
我这边给大家分享一个专门查询券商研报的网站-萝卜投研!
大家进入网站,选择更多版块!
搜索框输入想要查询的行业,勾选更多的条件,就可以得到详细深入的行业研究报告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管是转行前,还是跨城换工作前。我和所有人都一样,都是十分恐惧,过程也是一度让人很煎熬,让人很焦虑。
并不是转行/跨城本身让人害怕,而是转行/跨城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人有点应接不暇,看不清的前方让人更是惶恐不安!
不过既然我们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把转行当成一件长期坚持的事情,把自己当成一个长期主义者。求职成功不是终点,而是开始新的起点!
祝大家学习工作顺利!谢谢!
半年时间,换城市,换行业,换岗位,还涨薪60%,已经非常厉害了,期待你接下来会有更好的收获!
加精推荐点赞收藏4连完成。
有些人踏入互联网行业之后就像开了挂,拦都拦不住。
估计明年的这个时候,你应该可以有进一步的发展了。
我是2020年5月开始学习,8月初学完,10月初成功上岸第1份运营工作--产品运营,工作地点成都。
工作半年后,2021年4月跳槽,1周拿下心仪的内容运营offer,涨薪60%,工作地点深圳。
至此,完成了从成都到深圳、从在线教育到医疗健康、从产品运营到内容运营的3跨转变+涨薪!
可能很多人会好奇我这一路的经历,那就从我刚开始学习那会说起,一点点跟大家分享。
一·学习经历
我跟很多暖石的同学一样建筑行业出身,不过比起建筑行业转行运营的同学,我算是走了一些弯路。
我离开建筑行业后,一开始做的是销售。与暖石的结缘是在18年,当时在知乎通过小强学长的一篇文章知道了暖石,在暗中观察了两年后,在另外一位学长兵锅锅的推荐下,才加入暖石开始我的学习之旅。
所以看到这里,想要报名暖石的小伙伴们,可不要在犹豫了。毕竟我可是帮你们观察了两年😄,时间可就是金钱啊!
一开始加入暖石学习,我真的感觉整个人都充满干劲,仿佛回到了当年课堂上的自己。
因为裸辞,每天都有很多时间去刷课,打卡率很高,学习进度在班级也是前列。
学习孜孜不倦固然是好事,但是只注重学习速度,不注重学习质量是会给咱们带来一些隐患的。
我当时一门心思刷课,想要赶快转行,很多学习的活动都没有去参加。这让我踩了两个坑:
1·闷头学习,得不到学习反馈
一个人闷头学习,闭门造车,很难得到学习反馈。学习是需要反馈的,只有得到反馈才知道我们的学习质量如何。
如果说暖石的实操作业帮助我们理解消化知识点,那么一些暖石的活动则是在帮助我们掌握知识点,例如文案分析活动帮助我们掌握文案分析能力,知乎带货训练营锻炼我们的知乎运营能力,类似的活动暖石还有很多。
所以我建议各位同学,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多参加暖石举办的活动,多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避免一个人闭门造车。
2.追求进度,跳过实操
因为自己对于社群和抖音这两块缺少一定的兴趣,所以在学习的时候直接刷完课程,跳过实操,进行下一阶段的课程学习。
这个隐患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不会产生影响,只有在你进入求职阶段时才会有所体现。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的实操项目主要是公众号丶知乎丶小红书。我在面试阶段,遇上了自己心仪的公司,行业很看好公司也很认可。
但该公司目前不缺公众号运营和新媒体运营,需要的是社群运营和短视频运营。但因为自己缺少社群运营和短视频运营的技能和经验,白白错失机会,类似的情况我遇上过好几次。
因此我建议大家,在没有很明确自己的运营方向的时候,尽可能去完成所有的实操运营,了解各个平台的运营机制,积累运营经验,提升自己的综合运营能力。当机会来临时,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工作经历
8月初完成学习,9月底才开始面试,在10月初才完成入职。
中间拖了这么久,主要是因为自己的规划不明确和拖延症犯了。
所以建议同学,在一开始学习时就可以建立一个规划表,制定好学习时间和入职时间。避免进入学习后期,像我这样拖延症发作,白白浪费时间。
那我是在国庆过后,入职成都一家在线教育的公司担任产品运营的岗位。
工作半年后,我果断辞职,收获寥寥无几!
我复盘了自己半年里的工作,发现自己主要踩了两个大坑!
1.只做执行,不加以思考,没有运营思维
其实在工作中,做不出成果不可怕,怕的是没有用运营思维去做事。
比如,你做新媒体可能有的数据没达标,但你能跟领导说出来:
自己拿到目标后是如何拆解的?
拆解后做了哪些调研?
根据调研结果怎么开始输出内容?
输出后怎样用A/B测试找到更优的方案?
方案执行过程中收集到了哪些反馈?怎么分析数据?
根据反馈和数据分析做了哪些迭代优化?
最终把数据从xx做到了xx?
根据上述这些复盘,发现数据没达标是哪些原因?比如产品本身的问题、比如跨部门协作问题、比如指标本身定虚了等。
根据找到的主要问题,接下来有哪些优化方法?
在这个过程里,即使没成果,自己的能力也是有很大提升的,而且也会得到领导的认可。
但是如果一味只会去执行,自己不加以思考,再加上工作没成果。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质疑自己能力的误区。既不能得到公司的认可,自己的能力也不能得到提高。
2.岗位定位不清晰,工作内容经常调整
我入职时的岗位是产品运营,但实际工作后工作内容却跟产品运营毫不相干。
公司一会儿让我去运营新媒体,一会儿又让我去参与课程运营。
新媒体跟课程研发工作内容差距很大,这样跳跃着工作对我的心态产生了很大影响,让我根本没办法专精的做一件事情。
面对这种情况,我只能建议大家尽量避免这样的公司。
在面试前,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公司;在面试中,多去和面试官交流,去了解公司的运营现状。如果已经踩坑了,那一定要及时止损!及时止损!及时止损!
像我一样,耽搁半年的成长时间,完全是得不偿失!
三·跨城换工作经历
正如标题所说,我之前在成都从事在线教育的产品运营岗位,目前在深圳从事医疗健康的内容运营岗位。上个月22号到深圳,28号成功入职现在这家公司,不到一周的时间完成跨城跨行跨岗位。
跨城换工作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难在哪儿?难在内心的情绪,熟悉的城市让你留念,陌生的城市让你惶恐。
简单之处在于,你只要做好规划,克服内心的情绪,其实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接下来,我会从生活和面试两个方面,说说我的心得和收获!
1.生活
其实生活方面,我们主要担心的是住的问题,面试时要找地方住,找到工作后要租房子住。只要解决了住的问题,其他的生活问题就更好解决了。
面试时的住宿,大概有以下几种选择:
具体选择哪种方式,根据你个人情况来定。建议没确定好工作,不要租房子,不然可能会因为通勤时间错过一些合适的公司,或者忍受痛苦的通勤时间。
入职后租房的选择无非是城中村丶小区房丶公寓等,再收到offer之后,大家可以跟HR约定晚两天入职,给自己留出找房子的时间。
因为我租房的经验也不是很多,也提供不了太多的建议,大家可以多去知乎/豆瓣/B站看看经验分享。
2.面试
面试前
在大家决定好,要换城市工作之后,千万不要脑袋一热,辞职拖着行李就过去了。
我建议大家先确定好自己的目标行业和岗位方向之后,再去做准备。
想好之后,就可以去寻找公司了。根据岗位职责去修改简历,暖石教过就不用多说了。再通过招聘软件去勾搭HR,预约对方公司的面试。
以我为例,我在前往深圳之前,就已经拿到了六家公司的面试预约。
除了招聘软件之外,大家可以多去暖石的社区和公众号,看看有无相关城市的内推机会。我目前入职的公司,就是来自小健老师和暖石学姐的推荐,要学会合理运用身边的资源,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机会。
这里特别感谢一波小健老师,在我初次求职和二次求职的时候,都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拿到面试机会后,只需要安排好时间,做好面试准备,一家家面试即可。
面试进行时
面试前,了解公司所在的行业和公司情况,针对性的准备面试作品,面试问题准备,暖石的课程都有提到,我接下来就做一些补充。
主要补充一个我在行业调研方面的技巧,行业调研在我看来是面试时最重要的一个版块。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而行业调研可以让你清楚了解行业的背景丶发展现状丶未来趋势,同时向面试官证明你对行业的认知程度,是看好行业认可行业才来面试,而不是海投。
大家平时使用的第三方行业调研网站,如艾瑞咨询丶36氪等:
因此我这边推荐大家去看券商研报,平时没有理财的同学可能对这个词比较陌生。大家也不用去深入了解,只需要知道是证券公司对于行业和公司的研究报告即可。
由于证券公司有专门的研究员去研究某一行业,再加上远远超过普通个体的资金丶信息丶渠道等优势,券商发布的研报对于行业的认知更为深入。
我这边给大家分享一个专门查询券商研报的网站-萝卜投研!
大家进入网站,选择更多版块!
搜索框输入想要查询的行业,勾选更多的条件,就可以得到详细深入的行业研究报告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管是转行前,还是跨城换工作前。我和所有人都一样,都是十分恐惧,过程也是一度让人很煎熬,让人很焦虑。
并不是转行/跨城本身让人害怕,而是转行/跨城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人有点应接不暇,看不清的前方让人更是惶恐不安!
不过既然我们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把转行当成一件长期坚持的事情,把自己当成一个长期主义者。求职成功不是终点,而是开始新的起点!
祝大家学习工作顺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