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深圳3周了,后天即将入职,短暂记录一下来深圳之后找工作的过程,也分享一点感悟。
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15年毕业,创业8个月失败,闭关3个月学暖石,来到深圳开始找工作,可以说,是个完完全全的职场新人。
来到深圳的第一周第二周,我都在修改简历和整理过去的项目及作品。第二周周末我开始在拉勾上投递简历,但大多石沉大海,于是海投了一圈,把自己认为不错的公司和岗位都投了一遍。
结果第三周就接到了6个面试邀请,一天面3个,差点累死我了。
一、面试准备
7月25号,我开始面试了。由于是海投,这些公司的产品我也没有太研究,面试的时候问到产品我基本是一脸懵逼,顿时开始后悔,觉得在浪费自己和对方的时间,罪过罪过。
完成3个面试,当天回去已经十一点多,收拾收拾12点了,明天还有三个面试,怎么办?
第二天10点约的面试,公司APP叫做 专头 ,是一个对接企业家与专家的平台,最近出了一个新产品,叫做人民打听,信息接力、人脉变现;创始团队(CEO、COO、CTO)都是腾讯8年以上的老企鹅,而且创过业,目前天使轮,上过CCTV,看起来团队的质量很高;加上是朋友给CEO推荐我去面试的,如果又草草面试,觉得不仅是罪过,还伤了朋友的情面。
于是我拿起手机打开专头APP,启动电脑打开PPT,一遍把玩产品一边做运营分析的PPT,还时不时被困倦推倒在床上,然后又爬起来,2个小时,我做了产品定位、竞品分析、产品逻辑优化建议、运营分析、运营策略建议,一共21页——本来还要写运营方案,但是已经两点多了,实在太困,看着PPT结构已经算完整,也就罢了。
二、面试开场
第二天起来已经8点了,住的地方距离面试地点很远,打了个Uber,总算按时到了公司。
到了之后,观察了环境,公司在腾讯新大厦隔壁,类似一个孵化器里面,环境很好,不到20人的办公室里有两只猫,还有个人在弹尤克里里——很自由的氛围;墙上的白板上写着运营策略,看得出,新产品上线的运营费了不少脑筋。
面试这个岗位,我其实是没有信心的。创业一年,对于市场的把握我又提升了不少,但是要说运营的规则和流程,坦白讲,我还是个新人。而且前一天我研究产品的时候,就发现CEO在App里写了,要找一个运营牛人全面负责新产品的运营,说实话,要不是朋友推荐、不得不来,放在平时,我投简历的勇气可能都没有。
正在这样想着,CEO来了。
CEO很和善,请我坐下,然后拿起我的简历让我讲讲自己的经历。
一个刚毕业1年的小子,简历上写的全是营销策划和一段失败的运营经验,很快我就无话可说了,看得出,CEO也不怎么感兴趣,他开始频繁的接电话。
三、交战
看到如此不被尊重,我有点生气,心里的求胜欲被激发了,于是我笑着说:
“XX推荐我的时候,我还打包了我的面试作品,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
这话只是为了引起他的注意,我打包的面试作品,是我一年前的文集,写的是商业创业,跟运营并不算挂钩,我知道,那些东西是无法征服他的,但我要征服他,就首先要让他把注意力收回来。
果然,他说,“看了一点,因为我时间比较紧”。
“正好,我带过来了”。我这样说着,鼠标却打开了我的PPT。
他开始稍稍认真听我说话了。
“哼,好戏在后面呢。”我心想。
我分析了我所观察到的目前产品的市场定位、策略、布局和运营现状——CEO已经把手机放下了。
接着我分析了新产品“人民打听”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想要达到运营目标,背后的机理是什么——CEO的手机又响了,他没有接。
最后,我讲了如何才能把新产品做好,运营的重点是什么?——翻到最后一页PPT,CEO问,还有吗?
“没有了”。
四、反败为胜
讲完PPT,我想说的话都说完了,此刻我已经忘了STAR法则、面试要领,就觉得像打完一场仗,需要放松一下。
没想到,CEO嗨了。
“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共享经济、自由职业的平台,这个事要慢,我们慢慢做,到最后挖石油……
“我们现在已经有好多资本主动在找我们,比如IDG呀,红杉呀,都是最顶级的基金……
“你不要去腾讯,那里的坑都是固定好的……
“好吧,我们谈点实在的,你要多少钱,我们现在花钱比较谨慎,不过你放心,融资到了就比较宽裕了……”
我当时其实已经有点迷离了,就听到最后一句话。
“9k”。
“我就不砍你价了,你什么时候能入职?”
五、鸣金收兵
CEO渐渐冷静下来:“你这么年轻,能思考得这么深,确实给了我个惊喜;甚至你还看出了XX的案例,那的确是我找人专门策划的——其实在你拿出PPT之前,你都没有打动我”。
我心里还是比较没有底:“我的工作经验很少,运营的规则流程都不知道……”
CEO反倒安慰起我来:“我看人很准,我觉得你有潜质,这个我擅长,我可以帮你完善”。
事已至此,我也不再推辞,决定加入。
临走,CEO说,“你之前打包的作品,我会全部好好看一遍”。
【找工作的感受】
1.不要害怕。因为之前失败的创业经历,我对找工作其实有恐惧,因为我知道创过业的人再入职场,不怎么顺利,4个月前我就往深圳投过一圈简历,全部石沉大海。但是人不能坐以待毙,我很害怕,但逼自己去出击,就发现还是有许多质量不错的公司邀请我面试的。
2.充足准备。我的简历改了很久,当然因为我有心里阴影,所以这次反反复复改了很久,把以前的所有能证明我的东西都拿出来了。但是面试我准备不足,除了这一个公司,别的几乎都是直接上,结果不很好。好在这个公司我很满意,所以也不遗憾。在面试现场,我发现我只说自己下了公司的App看过,面试官就会赞赏,如果做一份公司产品的分析、建议或者一次营销活动的策划,面试官还不得感动得马上给你发offer。
3.引导面试官。毕业1-3年,既然出来找工作了,你的经历就不会牛到无懈可击,面试官翻来覆去问,也没有什么意思。做PPT也好,做策划方案也好,到了面试现场,图文并茂才能引导面试官,到时候,他想问的都是你能答的问题,充实有内容。
4.判断团队质量很重要。牛逼的人干牛逼的事儿,牛逼的队友塑造牛逼的你。事实上,我有更多薪酬的offer,但是我感觉到同事跟我不是一类人,所以还是拒绝了。我们这个年纪,就是要追求高成长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祝福自己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能够克服困难,也祝福各位正在找工作的浪花都收获心仪的Offer!
生活变幻莫测,说不定,明天就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