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上图吧,大家感受更直观些。
知乎链接:http://dwz.cn/2qPwgu
从2月到3月份,我在知乎共制作了3篇内容(不是上面这三篇),每篇内容分别对应一个监测链接。现在浪友们看到的3个数据同属《如何提高写产品文案的能力》里面的内容。看到这里,浪友们可能已经发现问题了,不是说属于同一条内容吗?怎么会有3个数据?那是因为,我在不同期间,对同一内容设置了不同的监测链接。目的是为了测试一下,哪个监测链接带来的效果更好。
再看下面这个内容带来的数据结果:
知乎链接: http://dwz.cn/32DeMV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那让人怜惜的4个赞了。先别着急可怜它,再仔细看看那4个赞给网站带来的流量。和大多数人一样,一开始我也有些意外,为什么一个如此少关注量的问题,反而带来的流量却这么高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苦恼了一段时间,直到第三条内容带来的数据,才帮我解开这个疑惑。
确切的讲,这篇内容应该在上两个问题之前。但它却是最后一个制作,也是付出精力最多的内容。事实上,这个内容对应的问题,就是自己提出的。所以,刚开始这个问题的回答和关注者都是0。在我写下这篇答案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启动它。于是,我将冷启动的渠道选择在了暖石微信群和朋友圈。第一天,陆续收到了十几二十个赞,这离不开暖石学友的支持,在这里和乃们道声谢!第二天按照同样的方法,在另一个文案群,畏畏缩缩的进行了第二次分享,生怕被群主拍死。经过几次分享,大概集结了3,40个点赞数,与三五条评论(是我的强制要求)。三两天后,这篇内容增加了40多个新读者的点赞数,并且多了一些新评论。就这样,慢慢从几十赞变成百来十赞,到现在的一百多赞,以及300+的收藏数,花了大概1个月时间(对比其它浪友的成绩,其实挺拿不出手的)。
但问题出就出在这个知乎数据最好看,但实际对网站转化效果最差的内容上。浪友们可能注意到这篇内容下的两个数据了。第一个监测链接为网站带来的流量和效果都不太理想,所以我改成了现在的监测链接,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于是,我将之前的内容与其进行了对比。对比发现,先前的关注度虽然不高,但无论是问题与答案,还是放置的监测链接,与暖石本身的特性都非常吻合,所以它将读者自然而然的引导到了网站。而反观这条最多人关注的内容,虽然答案与内容高度吻合,但整篇文案下来,结尾的广告植入做的并不是那么自然而然,再加上评论区不少暖石同学直白的支持,更让用户感觉不舒服。于是在这个环节,许多人止步了。剩下那批继续前进的人,其实很大部分不是广告人,而是对面试有需求的其它领域的人。当他们来到网站后,发现这更多的是一个营销教学网站时,感兴趣的稍作停留,不敢兴趣的直接离开了。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为什么这篇内容,给网站带来的流量和转化率都很低的最重要因素。
~~~~~~~~~~~~~~~~~~~~~~~~~~~~分割线~~~~~~~~~~~~~~~~~~~~~
PS:这次测试原本可以完成的更好,但一个很重要,关于互动机制的缺失导致了这次不太理想结果。如果加上一些互动机制,譬如回复【书籍】或【资料】,可获得XXX。能够多了一次与用户再交流的机会,这个机会能进一步拉进与读者的距离,为以后的转化多打些基础。
以上是这次测试的所有思路以及反思,希望看到这篇帖子的浪友们引以为戒,不要步我之后尘。谢谢浪友们愿意花时间听我唠叨,有问题,咱们多交流。最后借暖石的口号结尾,只学有用,人一定可以通过学习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