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问题。
目标群体:在校大学生/刚毕业的大学生群体。我之前是分期乐用户,注册内容很详细,需填写XX大学XX系甚至XX班级,否则不能注册。在校大学生群体不是没有经济来源,而是收入不固定或少。
广告内容:文案很赞,直击目标用户痛点,能迅速引起用户关注并且脑补,同时标明差价,用涛哥的话说无疑是对整体效果的临门一脚,最后用京东良好的配送口碑来营销自己,简约有力。
广告形式:没有问题,分期乐已过B轮融到1亿美金,考虑到企业自身资金、产品周期等问题,这样的投放更多是品牌曝光。
投放渠道:车厢条件就那样,算不上用户体验差,能看清就好,主要是品牌曝光顺便拿I6举个栗子,没必要太纠结。
关于目标用户:
分期乐:分期购物商城的目标用户是【大学生】,无需信用卡,凭学生证就可以在线办理分期,购买东西。
关于痛点:
虽然我不是大学生,但对于这地铁广告我是没有抵抗力的,因为它击中了我的需求。就别说是大学生了。
我曾经换手机的时候,就想用信用卡分期购买iPhone6 Plus,这样每个月只需还款几百块钱,经济压力会小些。
关于广告形式:
地铁广告没有【数据反馈】,就不知道该广告给网站或APP带来多少新用户,更不知道新用户当中又有多少人在网站或APP分期买了东西。
关于地铁广告位置:
不注重用户体验,广告贴得非常低。
我看这广告都是低着头看的,看得好累,脖子好酸(如果往上移动一下,体难会稍微好点)。
投放的渠道:地铁(文案内容字数有足够的阅读时间,如果配合拉手广告就更完美了)
用户群体:上班族(从分期乐的定位看,他们主要是针对学生群体的,在地铁上投放我个人觉得主要是针对那些刚刚毕业毕业不久的学生,没有太多钱,但是又想用高端设备的。)
广告的目的:通过分期乐在京东购买iphone 6s
文案:对于那些刚刚毕业的学生群体,『预期……』说出来很多屌丝的心声,包括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朋友。通过数字把意思表述的很清楚,日供7.7元,而且还可以享受400元的优惠,对于我个人来讲,如果我是他们定位的用户,我看完广告晚上回家会看看网上具体内容,很有可能会购买一台。
值得分析的问题
1、推广计划:让众多大学生了解分期乐,且留下很深的印象,便于他们回寝室后了解分期乐,且转化购买。
由于二维码放在右下角不怎么显眼的位置,猜测文案制作者并没有期望能有多少大学生能去扫描这个二维码。一方面:大学生比较虚荣,不太可能去扫描这么个让自己弯下腰且容易给别人留下“我没钱”的印象去扫描这个二维码。第二方面:这个二维码是一个app的下载二维码,大学生舍得花几十兆流量去下载吗,网速给力吗。
2、卖点:iPhone6S(高大上,牛逼,博眼球)
日供7.7(能接受,一顿饭钱嘛)
直降400(我靠还能便宜400)
京东供货,正品保障(京东牛逼啊,全国人民都知道,专业买电器,电子类产品,放心啊)
痛点:想买又买不起的6S等等各类高大上产品,看见别人用,只有羡慕,幻想啊。(大学生虚荣心较强,女孩子整日在寝室逛淘宝,男孩子喜欢装逼。6S又有谁不喜欢呢。可是大家都拿着生活费哪里买得起。)
卖点和痛点对应
3、渠道:地铁,大学生必然是地铁的常客
文案有效阅读时间,一站至少两分钟以上吧,足够大学生脑补自嗨了。
能获取到分期乐上面有适合我经济状况,且能买到手的正版iPhone6S。
4、修饰:朝思暮想,这与大学生爱幻想的大脑太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