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暖石,源于一次偶然。这次偶然,改变了我之前毫无头绪找工作的状态。
之前有过五年市场营销工作经验,所以这次换工作,把目标锁定了互联网营销这块。一来,经过前几年的酝酿,即使我这个二三线城市,“互联网+”也是热得不要不要的;二来,有之前五年营销工作经验,也不是毫无经验,顶多算个半转行吧。
这么想着的我,被众HR打脸了。
我不过是应聘一个小小的文案,你问活动问数据问策划这是闹哪样?抬头就问之前做过什么活动,一听是传统行业脸上嫌弃遮都遮不住,我尴尬症都犯了啊!说说之前做个什么活动、效果怎样吧,可是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仅仅一个月的摧残,我就从自信满满变成了彻底懵逼。连一个文案都搞不定,我还能实现两年内成为市场经理的目标吗?我该怎么做呢?
那段时间,真的很迷茫。网上看了很多互联网营销网站、大V、公众号,可几乎都是一篇篇的文章。虽然文章很优质,但都是概念性的东西,并且不成体系。
很多时候,读了文章,感觉学到了什么,但想捋袖子大干一场,却发现自己还是和之前一个状态,既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也不知道该怎么达成两三年后的目标。除了面试中能和别人聊聊互联网营销的概念,我依然和之前一模一样,什么也做不到。
试过几次之后,我发现,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我应聘的并不是总监或经理等管理职务,就算说得再高大上,落到具体工作中什么也不会,也是照样悲剧的。就算靠着高大上的互联网营销概念勉强过了面试,在试用期被扫地出门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这时,我通过知乎接触到了暖石100。
那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时机。我在知乎上刷文案营销方面问题,看到了马涛老师的回答。一看这个回答还算有理有据,而且突出了文案的实际转化,我一下子被吸引,并通过链接跳到了暖石网站。
当时第一眼就看到了“互联网营销系统教育”这几个字,点击课程列表,从“年薪25万”到“一个月内入职”到微信、微博、数据分析、销售页等的实操,甚至包括一些推广渠道等等,都有涉及。
我兴奋起来了。对一个传统行业转行互联网营销的人来说,营销概念或许不是很重要,但这些互联网营销渠道的工具和营销方式,确实我正需要的呀。所以,当时马不停蹄地把所有试听课程都看完了。
课程界面很简洁,没有老师的大头晃来晃去,也没有广告,只有黑板模板的PPT和老师的讲解,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教室上班的氛围。而且,课程里没有和上课的无关内容,时间也卡得比较好。记得当时我把所有感兴趣的试听课程刷完之后,也不到一个小时。
对普通人而言,这样的惊喜,也许足够他立刻买单了。可作为一个资深龟毛强迫症患者,我依旧默默关掉了网页。然后,我重新拿起了知乎,将暖石两位老师(张君和马涛)的回答全都看了一遍,再次确定基本上都是高质量的回答,顺带看了看之前的一些侧面回答。
同时,我还加了暖石100的微信公众号,不仅对加关注领书的活动很有兴趣,还把领取到的书籍初看了一遍,证实推荐的书籍都和营销相关并作用。
并且,我还去了其他公开课平台,把暖石相关的公开课程全部都下载观看。这时,我再次确定了:暖石出品课程应该全是黑板模板加老师讲课的短、精、准风格,不会画风突变成XX大师演讲的鸡汤励志风格。
在以上过程中,我没有涉及任何暖石网站介绍的内容,包括营销社区。一来,我这人谨慎,不太信官方渠道的信息;二来,课程质量和对我有没有用,应该由我自己来判断,而不是几个轻飘飘的文字告诉我多久多久年薪多少。
当然,前一点的认知,在加入暖石后被深深打脸,深刻认识到“买的没有卖的精”(这点会在以后的帖子中陆续更新,如何叫做“买的没有卖的精的“,系统营销思维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但后一点,课程质量确实大大惊艳了我。
不仅仅是单节课程“短、精、准”的高质量,整个课程的体系设计也非常清晰明确。从零基础小白到年薪25万的市场总监,从思维上、从技能上,都有专门的课程予以教学。我想,这也是我成为暖石学员,了解到之前那点小聪明如何被人看破并引导消费之后,依旧深深滴爱着暖石的原因。
而我想,这也是张君老师一直提出的、营销思维的核心点。
在暖石整个营销思维的课程体系中,张君老师反复强调“用户反馈—内容制作—渠道投放—数据反馈—优化调整”这个完整的工作链条,但隐含在这个完整链条之下的核心却是:为自己的用户切实地产生价值。
对选择了暖石的学员而言,暖石课程是有用的。所有营销方针是为了从茫茫人海中筛选、吸引出这部分用户,并为他们创造价值,解决问题。也正因为有用,之前所有的营销方式都是对学员的帮助,能产生价值。因此,我们才能在即使知道之前种种都是安利的情况下,也依旧愉快地吃下了这记安利,而不仅仅是因为我们通情达理或者深深滴爱着暖石~
种种营销方式乃至工作链条都是术,而能确实产生价值便是“道”。能为用户解决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产生价值,也是营销中的王道。
而我也相信,这也是暖石团队真正的底气所在。所以,他们能忍受48小时备课的辛苦、1v1批改作业的麻烦、提问必答的费心费力,并敢于在课程中一而再再而三以自己为实例,剖析自己团队的所有营销方式。
感谢大家观看(*^__^*)作为一个暖石的新人,我非常感谢暖石为当初迷茫的我指出了努力前行的方向。之前因为一直做的市场工作,虽然有一些营销方面的思维,但毕竟只是下意识的行为,不成体系,也没法深化为本能。但是,暖石100把这些都用课程的形式一一教了我。
下一篇贴子,我将为大家介绍我踏入暖石学校之后,是如何发现自己当初谨慎的小心思是被睿智的暖石团队早就看穿并一步步实力打脸最后引导消费成功的。反正我自己是被自己深深囧到,最后只能用“买的没有卖的精”来聊以自慰(* ̄;( ̄ *)
到时候,大家可以看看一个谨慎的消费者是如何被成功安利,而这其中,成功的营销思维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我们真的不精。
暖石很早就定下了产品的规矩,即用99%的时间和精力服务付费用户,用1%的时间和精力来服务未付费用户,然后把我们给付费用户做的事情展现出去。